像海洋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 | 拾書所

像海洋一樣思考:島嶼,不是世界的中心,是航向遠方的起點

$ 449 元 原價 499

大國角力之下,台灣如何找到長遠且平安的路?

從海洋看台灣,你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寫給台灣的啟發之作
打造小國思維,在歷史交匯處重新出發:印度、瑞士、德國、冰島、瑞典
160張珍貴圖片,重回歷史現場

我們是小國小民,更是好國好民,
當前台灣需要的,不是透過大國或強權的角度看世界,
而是從「小國」的立場,思考如何與世界交流,讓自己更壯實。
繼台灣第一本德國轉型正義專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之後,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以鑽研世界史30餘年的視野,與讀者一同思考和探討「台灣的命運」。教授認為健康開闊的台灣意識並非內向性的國族思維,也不是沉浸在歷史悲情。而是以「台灣主體性」為思考的起點,跳脫相互取暖的同質性,翦除威權政治留下來的遺緒。她在書中援引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實例,帶領讀者理解與世界「互為主體性」的重要性,鼓勵勇敢與國際社會連結,開朗面向海洋:

 脫殖後的印度:企圖打造同質性高的國家,卻得收拾更多殘局。
「中立」的瑞士:世上沒有依循「正常模式」發展的國家。
放棄國族主義的瑞典:重新定義歷史,回到「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點。
從破產陰影中重新站起的冰島:用開放性的「跨國主義」切實反省種族偏見。
走過狂飆學運的西德:尋找可以透過公共對話、重建社會信任的道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