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蕩崑崙關 | 拾書所

決蕩崑崙關

$ 306 元 原價 340
本書特色
1. 對於戰史的記述,從大戰略層次到野戰戰略層次、戰術層次,一直到戰鬥之細節,乃至武器裝備等,都有詳實的描述,是一部全方位記載的戰史專論。
2. 參考我方與日方之文獻史料撰寫而成,平衡記述,且就史論史,客觀不偏頗。
3. 從軍事觀點檢視整場戰役的過程,規避一般歷史著作中對於戰史研究上所可能產生的盲點,深入淺出,更能夠切中歷史關鍵因素。

出版序
本書為老戰友工作室2010年出版之《鐵血崑崙關》,在經過了校勘錯誤以及對於若干內容進行刪減增補之後,所推出之全新版本。民國二十八年十二月至二十九年元月上旬的桂南會戰崑崙關作戰,為抗戰以來之首次,國軍在主動攻勢作為中,對著一個倚仗有利地形,有著重兵防守的堅固據點實施攻擊,並能擊敗敵人,攻佔要地,並給予敵人極大之殺傷的罕見戰例。此後除了民國三十三年於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曾對騰衝、松山、龍陵等據點實施攻擊,在經過長時間的圍攻後,始取得殲敵制勝的戰果,可算抗戰國軍之類似戰例。其中松山之役,日軍第五十六師團一一三聯隊所部,在松山險要地形構築要塞式堅固據點死守。國軍第八軍經過美援軍械之充實,以十倍以上之優勢兵力,對松山日敵展開長期之圍攻,始在三餘月之苦戰後攻克之,全殲日本守軍,惟國軍傷亡甚是慘重。相對之下,民國二十八年的崑崙關之役,國軍第五軍對日軍第二十一旅團的圍攻,能夠在短短的兩個星期重創日軍,並迫使其放棄崑崙關九塘陣地,向後撤退,造成抗戰國軍首次之攻堅制敵的輝煌戰果。兩相對照之下,則越顯得崑崙關大捷的難能可貴。固然松山之役遠征軍將士用命,捨生忘死,同樣光耀日月,但桂南會戰第五軍所創造的崑崙關大捷,確實更顯示其非凡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國的對日八年抗戰,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史上少有的歷史事件。一個總體社會經濟結構相對落後,大而無當的國家,與一個擁有現代化軍備的工業先進國家,進行總體之武力戰爭,竟能長久堅持,以其孱弱的國力勉強支撐,儘管屢次失敗而不屈服,最終換得了全面的勝利,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然而在抗戰勝利數十年後政治大環境的整體變遷,這段中華民國輝煌的歷史卻在海峽兩岸受到扭曲、忽略甚至埋沒。現今的中國大陸,做為抗戰主體的中華民國,在其官方政治手段的強力干涉制壓下,竟在他們詮釋的抗戰歷史中失去了蹤影,彷彿不曾存在過一般。而在台灣,綠色光譜的政黨民眾,在去中政策與意識的操作下,竟完全避提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的歷史,以致八年抗戰已少為年輕世代所熟知。在這兩種政治力量的夾擊之下,如何讓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史實原貌公諸於世,則需要更多有識之士的推廣與支持。今日《決蕩崑崙關》的付梓成書,希望能夠喚起更多後起之輩,投身於中華民國抗戰史料的研究行列,盡力傳播以中華民國史觀為本的抗日戰史。因為就歷史事實而言,這段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明明確確發生於中華民國時期,更是由中華民國合法政權國民政府領導下所進行,並取得最後的勝利。不容青史盡成灰,這是吾人責無旁貸的使命。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