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者 | 拾書所

同情者

$ 331 元 原價 420

2016 年普立茲小說獎得獎作,轟動英語文壇的耀眼新星
入圍全球 16 項圖書獎、奪下 10 座文學桂冠,超過 20 家歐美主流媒體年度最佳圖書
媲美杜思妥也夫斯基《雙重人格》、左拉《人面獸心》、史蒂文生《化身博士》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如何面臨內心交戰、國家民族與身分認同的撕裂拉扯,震撼人心
近 25 萬字篇幅的深刻書寫,從戰火中看見人性、自荒謬裡得到救贖

普立茲小說獎、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最佳新人小說、美國圖書館協會安德魯.卡內基優秀小説獎、戴頓文學和平獎、麥克阿瑟獎、美籍亞太文學獎、亞美研究協會最佳圖書獎、加州書獎小說新人獎、小説中心小説新人獎、法國最佳外國小說獎 ──十項獲獎

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筆會/賓厄姆小說新人獎、美國獨立書商協會選書獎、洛杉磯時報書獎、梅迪奇圖書俱樂部獎 ──六項入圍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堪薩斯城星、奧蘭多每週、衛報、每日野獸、圖書館期刊、柯克斯評論、出版人周刊、書單、國家郵報 ──年度最佳圖書

比爾.蓋茲2017年閱讀書單五本書之一

透過一名「雙心人」(同時擁有越南與美國這兩個國家的思維及視角)扭曲的、自白式的口吻,講述一個層次豐富的移民故事。 ──普立茲獎評委會

如同越南,台灣在近代史上也曾因戰爭、分裂與占據,對人造成巨大傷害。人民與文學如何去面對這樣的過去呢?這是我在這本小說中試圖探討的問題。 ──阮越清寫給台灣讀者的話


我是一名間諜,一名沉睡者,一介幽靈,一名雙面人。

1975年4月,西貢陷入動亂。在某處別墅裡,一名將軍喝著威士忌,在他信任的軍官幫助下列出一份名單,決定誰能搭上離開這個國家的最後一班飛機。將軍和他的同胞在洛杉磯展開新生活,卻渾然不知在他們之中,那位軍官正暗中觀察著他們,並將一切報告給越共。

《同情者》講述的正是這位軍官的故事:他的法國父親從小就不在身邊,由貧窮的越南母親扶養長大,接著到美國求學,然後返回越南為共產黨事業奮鬥。作者阮越清筆下的驚人故事,帶我們探索雙面間諜複雜的內心世界:他心中的遠大理想,必須在背叛身邊親密夥伴的狀況下才能完成。

這部作品是一首氣勢磅礡、描寫愛與背叛的史詩,全書呈現驚悚小說的步調與懸疑性,以尖刻的手法探索認同問題、體察在兩個不同世界生活的難處,同時也是個關於愛與友誼、感人至深的故事。

王聰威(小說家)
阿潑(作家)
臥斧(文字工作者)
紀大偉(美國UCLA文學博士、《同志文學史》作者)
胡培菱(外文書評人)
高翊峰(小說家、編劇)
陳又津(小說家)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負責人)
張國立(作家)
黃宗鼎(獨立評論在天下「東南亞風輕使館」專欄作家)
駱以軍(作家)
謝哲青(作家)
──齊聲推薦

越南胡志明市師範大學文學語言研究系教師 阮荷安
──專文解說


【寫給台灣讀者】

如同越南,台灣在近代史上也曾因戰爭、分裂與占據,對人造成巨大傷害。人民與文學如何去面對這樣的過去呢?這是我在這本小說中試圖探討的問題。
《同情者》是一部關於越戰的小說,但更廣泛地來說,書中談論的是關於戰爭與回憶、人性與不人道,以及人民藉偉大理想之名對彼此、對自己的殘害。
這些主題是共通的,因為戰爭是共通的,試圖去記住與遺忘的努力也是共通的。但願對台灣讀者而言,本書至少具有部分特殊意義,因為這些主題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的台灣與越南所共有的。

阮越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