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車旋入門(GETTING STARTED IN WOODTURNING)【如何用一個上下午親手製作你的時尚木作小品】 | 拾書所

木車旋入門(GETTING STARTED IN WOODTURNING)【如何用一個上下午親手製作你的時尚木作小品】

$ 632 元 原價 680
■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木車旋作品三個要件來建構:
木材、車床與工具、技法。

第一部份「讀.木頭」單元中敘述了木紋理走向與木料強度的關聯性,讓讀者知道應該採用什麼木紋理方向,才能發揮應有的構造強度;進而藉此說明木車旋的車削原理與作業類別。單元中也闡述了弦切材與徑切材對於作品完成後的外觀與變形量的相關性。更直接以簡單的破壞性測試,實證了木紋理走向對木工膠黏結的影響,讓大家在作品的設計上,能提前考量、避免發生錯誤。

第二部份「懂.木車旋」單元中介紹了車床各部位與工具。對於入門者車刀的購買種類與尺寸,提出了清楚的建議;與操作相關的個人防護穿戴、測量工具、黏結與表面處理材料、帶鋸使用安全也做出了扼要的說明。

第三部份的實作Project,以木紋理不同的製作方向分成「軸車削作業」與「面車削作業」,向讀者介紹各種車削、刮削用刀技法;這也是完成作品最重要的技術。

軸車削作業,如戒指架、燭台等,由於木料擺設方向所產生的旋轉力臂較小,一般來說較為安全,筆者規劃在Project的前半部建議入門者先學習。9個軸車削Project中,前四個以打胚刀、軸刀、截斷刀的運用為主;後面5個則以車旋專家於軸車削中最喜愛使用的斜口車刀介紹為主。

面車削作業由於木料固定方向形成的旋轉半徑較大,會產生較大的旋轉力臂,筆者規劃在後半部Project,建議大家熟悉了軸車削的運用後,再進入面車削的學習。面車削作業以碗刀與刮刀的運用為主,「碗、盤、甕、罐、筒、盆、碟、缽」等,在木車旋上都可以用相同的面車削技巧完成。面車削的Project我們基本上是依據這幾個型態來設計,並搭配一些開孔、卡盤換裝與其他工具上運用的巧思。

刀具使用技法的導入,於Project的設計上依據難易的不同,循序漸進地讓入門者熟悉,是「帶課程式的Project寫作方式」。19個Project的建構,是在「車刀技法由簡單到深入」基礎上,立體式地編排。

■ 重要安全提示與聲明

本書主要目的為提倡木車旋的交流與參考,內容經過作者實際操作演練,並於書中反覆提醒安全的操作行為。即便如此,木頭的構造與節理千變萬化,木工機器、個人技巧純熟度與操作的行為也存在著多種變數;讀者在從事木工作業時,一定要穿戴正確的防護措施,請教相關有經驗者指導;對於不熟悉的機器,千萬不可自行啟動操作。作者與出版社不對任何書中所提及的木工操作產生的意外、危害、損失負擔相關的責任。

■ 序

木作,是一種質感,是一種生活,是一種品位,是一種時尚。

我喜歡在大街小巷穿梭,看看生活雜貨店裡與日常相關的小物,也喜歡翻閱手機裡琳琅滿目的手作訂閱號照片。由於對木作傢俱的觸感與紋理變化的著迷,加上本身營建專案管理與軟裝配置的涉獵,從2015年開始,便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開展了我的木工學習之旅。

台灣的文創與手作在多年前已經開始蓬勃發展,長年來待在上海從事專案管理工作的我,有幸地見證了這二三年來大陸興起的創客與木工的熱潮,我的木工學習生涯也因此就在上海與杭州二個城市之間穿梭,踏入一個新的領域中探索木工手作的樂趣;藉由不斷的上課學習與實作,逐漸培養興趣並熱愛個人木工手作。更進一步地,訂閱了國外相關木工書籍閱讀鑽研;經由實作來實踐書本上的技法,創造出不少自己的作品。

木車旋(Woodturning)是個人在木工技法裡最主要的愛好,生活中的大小物品,都可以藉由這門技術增添不少樂趣。比如說文具的磁力木蛋、療癒系的指尖陀螺、蜂蜜棒、筷子、飯碗、果盤,都可以在二至四個小時內完成。而大件作品如珠寶盒、衣架、椅凳都可以讓我們發揮創意,自己設計並且製作。很可惜的是,除了翻譯書籍外,兩岸都沒有相關的中文著述,也因而觸發了我想要撰寫這本書的動機。我希望藉由自己親身的投入與領會,將木車旋的心得,以簡單的方式呈現讀者;本書中呈現出來的多數已是結果論,而不是再去鑽研艱深的歷史論述。

在木車旋入門中,筆者會針對木材基本知識與使用工具做出介紹,後續再演示19個實作案例。書中案例的設計與排序由淺至深,每一個Project都會與工具的引入或技法的運用有關,循序漸進地讓讀者學習到木車旋工具的使用,立體式地建構起這本書的架構。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有了本書的木車旋基礎技巧,讀者個人製作延伸性的木工作品將能得心應手。

日後筆者將深入著述進階篇,介紹磨刀的方法、偏軸、雙軸、多軸車削的木車旋技巧與案例,並有多個椅凳的Project供參考。我希望每個作品都能帶有時尚與生活化的元素,將這些製作技巧直接形成搭配作品的時尚木工(Fashion Woodworking)系列書籍呈現給大家。

每個人都可以賦予木頭一個新的生命,發揮你的想像力與製造力,盡情地享受手作的溫度與心靈的對話,對很多人來說,甚至是成就感。期待你我不只是現代社會的「新」手藝人,也可以是自己的時尚手藝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