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季刊第52期(106/12) | 拾書所

台灣勞工季刊第52期(106/12)

$ 158 元 原價 180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學家開始使用各自的新名詞描述當下時期的經濟成長,而「新經濟」(New Economy )則是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亦成為目前國際產業經濟新顯學。「新經濟」乃指以創新性知識,在知識經濟社會居於主導地位,創意產業得以成為骨幹主力產業的智慧化經濟形態。
 進入「新經濟時代」,未來全球產業經濟主軸動能,主要是數位經濟應用延伸的物聯網經濟、智慧化經濟、人工智慧(AI)民生經濟、共享經濟或庶民經濟。新經濟典範成為已開發經濟體積極擴張的領頭羊,面臨「新經濟時代」來臨,臺灣急起直追,加速產業創新與結構轉型做為當前要務,以知識經濟為主,找出臺灣產業的新模式及新方向。
 本期《台灣勞工季刊》以「新經濟與新科技的影響與因應」為題,討論我國新經濟與新科技發展趨勢。在「樂說頭條」單元,從《數位經濟發展趨勢及其對臺灣影響》,針對數位經濟的趨勢及意涵加以分析,並進一步針對共享經濟、數據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其對臺灣的影響加以探討,最後提出因應策略。並且也借鏡歐美、日本等其他各國創新變革之經驗,及對勞動關係和勞動市場的影響與因應。
 「活用法規」就近期最重要的法規做進一步說明,包括「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修正説明」,避免勞工因不熟悉裁決制度及法律規定,而未能達到實質爭取權益之目的。以及「修正勞工保險職業病項目,增進勞工權益保障」,適時保障勞工權益,勞動部將持續檢討修正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項目。
 「勞工心聲」搭配本期主題,進行「創客基地」開發及共拿經濟、平臺經濟等模式成功案例深度報導,分別是「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權自強執行長,分享善用雲端工具領導團隊創下高績效的經營管理心法,以及創立臺灣第一個全民機車快遞APP貨運物流平臺-「GOGOVAN高高科技有限公司」許文忠總經理,分享大時代之下創新經濟的經營之道。
 此外,本次「動態瞭望」中,特別針對國外AI相關應用進行專題報導介紹,例如無人超市、無人車等,感受AI技術走向實用化對於生活,及其對於勞動市場之影響。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