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通識教育與音樂欣賞時,常發現兩種狀況:一是表演者會抱怨、批評台下觀眾「聆聽水準不夠」、「素質待加強」云云,卻不積極想辦法引導他們;如此的表演者,其實可能虧負了自己具備的特別才能,以及與他人分享的「天責」。另一則是在「忙、盲、茫」的社會中,不少人常以簡單一句「聽不懂啦!」來搪塞自己的腦袋,寧花錢吃大餐或去夜市,卻拒絕品味古典音樂的妙趣,或者,看輕了自己的腦力與潛力,而不敢與之有更親密的接觸,實在可惜!
因此,很希望讀到此書的人,或許是愛樂者、通識課學生,或許是音樂科系中傾向演奏,卻又多一些好奇於相關演奏實踐背景的人,能不再邊做其他事,邊「順便」聽音樂,或者,在聽到音樂的第一時間,就輕易下定論「喜歡」、「不喜歡」。相反地,可藉由閱讀此書,增添另一種欣賞古典音樂的模式:先花些心思去理解背後的理趣,再去聆聽,也就是英文的「listen to」,而非只是「hear」。
因此,很希望讀到此書的人,或許是愛樂者、通識課學生,或許是音樂科系中傾向演奏,卻又多一些好奇於相關演奏實踐背景的人,能不再邊做其他事,邊「順便」聽音樂,或者,在聽到音樂的第一時間,就輕易下定論「喜歡」、「不喜歡」。相反地,可藉由閱讀此書,增添另一種欣賞古典音樂的模式:先花些心思去理解背後的理趣,再去聆聽,也就是英文的「listen to」,而非只是「h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