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成從未出現過的文化面貌。本書基於原始文學史料的考掘,講述抗戰爆發後的香港如何成為抗戰文藝的「據點」以及當中的意義。本書具文學史角度,分述不同流派、不同藝術取向的作家,介紹其主要作品,追溯文學觀念的淵源和發展,如國防文學、抗戰文學在香港的討論,也考掘、整理作家的經歷,所論及之人物、刊物和作品,包括新文學範圍內之主要體裁即新詩、小說、散文、戲劇、評論,也包括舊體文學、兒童文學和電影。
本書論及的作家,既包括南來作家如戴望舒、徐遲、陳殘雲、茅盾、夏衍、葉靈鳳、柳亞子等,也包括本土成長的文藝青年如李育中、望雲(張吻冰)、鷗外鷗、侶倫、舒巷城、劉火子、古卓崙等。在「板蕩」的歲月中,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抒情記憶」。
本書論及的作家,既包括南來作家如戴望舒、徐遲、陳殘雲、茅盾、夏衍、葉靈鳳、柳亞子等,也包括本土成長的文藝青年如李育中、望雲(張吻冰)、鷗外鷗、侶倫、舒巷城、劉火子、古卓崙等。在「板蕩」的歲月中,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抒情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