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展現客家文化活潑面貌的好作品!
從山城轉學到小鎮的客家男孩郭志明,一下子成了「少數族群」,更因為能說流利的客語,被主任指定要參加客語演講比賽!經過一連串滑稽好笑的事件後,郭志明不但發現自己是「混血客家人」,還觀察到身旁有「隱形客家人」,也更了解「客家人」自稱「客」的原因……
作者以客家族群不同的語言為經,「四海為家」的特性為緯,將客家的歷史融於其中。透過故事主角的經歷,讓孩子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並學習尊重他人文化,更以參加演說比賽為引,間接讓孩子理解要勇於面對任何挑戰。我們不只能從故事裡看見客家人、原住民和閩南人的文化特色與歷史脈絡,藉由主角逐步認識客家文化的歷程,亦是鼓勵讀者勇於尋根,不僅是追尋與延續自己的文化,更是一種了解自我的方式。
延伸思考
一、客家在哪裡?(認識臺灣本島各地的客家族群分布)
Q1:從地圖來看,客家人最多的前五名縣市是哪些?
A1:桃園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北市、新竹縣。
Q2:為什麼除了進入客家庄(比如苗栗或是美濃),平時很少聽到客家話,或見到客家人的身影呢?
A2:以往客家人為了生存,只好不再說客家話,而選擇較多人使用的語言進行溝通,尤其在工商業發達和人口越多的都市,越容易讓客家人「隱身」起來。不過,近年來客家文化逐漸受到重視,希望有朝一日這些「隱形客家人」都能逐一「現身」。
二、臺灣主要的五種客家腔調,知多少?(認識臺灣客家族群腔調的不同)
Q1:從地圖來看,可以知道故事中的李主任、郭志明以及林志宏的阿嬤,各自屬於哪種客家腔調嗎?
A1:故事中的李主任及小主角郭志明,他們所講的客家話,是屬於臺中市東勢地區的「大埔腔」。至於小個子林志宏的阿嬤,因為來自屏東,她所說的客家話腔調應該就是「四縣腔」。
Q2:「大埔腔」和「四縣腔」各有什麼特色?
A2:和四縣腔比起來,大埔腔偏「重音」和「短音」。舉個例子來說,四縣腔說桌子、扇子時,會說成「桌仔」、「扇仔」,但大埔腔只說「桌」、「扇」。少了尾音,聽起來是不是「又重又短」?相反的,有了尾音的幫忙,四縣腔就顯得輕柔多了。
三、「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代表著客家人什麼樣的精神?(認識臺灣客家人的性格)
「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是客家人常貼的對聯。從這兩句話裡,就可以看出客家人在意什麼事。
第一句「一等人忠臣孝子」,意思是指客家人認為,對國家、民族盡忠,並對長輩盡孝,才是第一等人。
因為這樣的觀念,只要有危害國家、民族安危的動亂出現,客家人總會組織起義勇軍隊,保衛家鄉,抵禦外侮。
比如清朝康熙年間的朱一貴事件,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或是一百多年前反對割讓臺灣予日本的乙未戰爭,都有許多客家子弟參與其中。
為了祭拜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客家先民,客家人於是有了特殊的「義民廟」祭拜活動。這是其他族群所沒有的。
至於「兩件事讀書耕田」,是指客家人重視讀書及認真工作。
因重視讀書,客家庄會祭拜「文昌帝君」,也會將用完的紙張,集合到專門燒字紙的「惜字亭」中焚燒。另外因為整個客家族群都勤奮工作,所以一般人對客家的印象也是節儉樸實。
四、客家油桐花(認識臺灣客家人的象徵)
每年四、五月期間,臺灣中、北部山區常可見到油桐花開。
油桐花容易生長,只要種子掉在土裡,就可生根、發芽。當然也有人刻意栽種,因它的樹身可做木屐、火柴棒,種子榨出的油可做成油漆、防水油。臺灣有許多客家族群聚集在山邊,所以常可在客家庄,或是附近山林見到油桐樹。
早期油桐樹可以為客家庄帶來一些收入,現在則有政府單位廣布訊息,大家已將油桐花視為臺灣客家人的象徵。
油桐花瓣是白的,花開的時間很短,常是山風一拂,一朵朵潔淨的油桐花就這麼離枝墜下,所以油桐花開的季節,常可見到潔白如雪的花朵鋪滿整條山林小徑。
早年客家先民在山林奮鬥,披荊斬棘為的只是能填飽肚子,因此少有閒情逸致欣賞花開美景。近年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家桐花祭」,除了形成一股新的觀光休閒風潮外,也讓客家桐花有了新的經濟價值。
五、消失的客家人(認識臺灣客家族群的社會化)
會說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少了,臺灣客家人的人數正快速減少中。
為什麼呢?
臺灣最常用的語言除了國語外,還有閩南語。為了方便溝通,客家人必須學會其他族群的語言,這讓他們容易被同化;另外,也有「混跡」在其他族群中的客家人,擔心會被排斥,於是隱藏自己客家身分(就像故事中所說的『隱形客家人』);甚至有新一代的客家人,因環境影響,只學得閩南語,而不會說客家話。客家人稱閩南人為「福佬人」,這些遺忘自己母語,只說閩南語的客家後代,就被稱為「福佬客」。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讓客家人越來越少了。客家的子孫只要不學客家話,自此以後他們就脫離客家族群,幾乎難再回來了……
在臺灣,不僅僅是原住民文化,客家話以及其文化的流失,也是相當快速且嚴重的。
六、客家山城──臺中市東勢區(認識大埔腔的聚集地)
故事中的郭志明,他們原本和阿公、阿嬤共同居住的小山城是臺中市東勢區。
東勢區前有大甲溪,後有中央山脈,與臨近的新社、石岡、卓蘭,是大埔腔客家人的聚集地,全臺灣只有這裡才聽得到大埔腔客家話。大埔腔客家話聽起來比較沒那麼柔、那麼輕,給人感覺比較「凶」,有人說聽他們對談時像在吵架。
東勢除了有客家人外,還有閩南人、原住民及外省人。東勢地區在清朝時,原本就屬於原住民的居住地,所以這裡有原住民;另外,東勢還是中部橫貫公路的起點,當時開挖中橫時,來了很多外省的阿兵哥協助,所以鎮上也有外省人。
不過,經數十年融合,現在東勢鎮上已經很難聽到外省腔的國語及原住民語,反而是來自菲律賓、印尼的工作者或外籍配偶,成了鎮上的新群族。
除此之外,鎮上也有像是故事中所提到的挪威籍及韓國籍牧師,以及從其他國家來,在鎮上教英語的外國人。這些族群人數很少,但和鎮民互動後,也發揮了些許的影響力。
哈客小挑戰
1.問問爸媽的朋友,他們是不是客家人?說不定那些平日都和你講國語或閩南語的叔叔、伯伯或阿姨們,其實都是客家人呢!(任務等級:4級,最高級數為10級,完成此任務者,請在心中給自己愛的鼓勵1次)
2.觀察班上的同學是否也有客家人,有機會可以向同學練習說個一兩句客家話。(任務等級:7級,最高級數為10級,完成此任務者,身旁的夥伴會為你鼓掌歡呼)
知識小BOX
1.油桐花的花季:花季約在每年的三到六月,花季期間,新竹、苗栗一帶山區經常可見滿山的雪白,因此有「六月雪」的美名。
2.油桐花的淵源:苗栗以北的山區,於日據時期引進,並廣泛栽植,因此形成許多油桐樹群集的聚落,像是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庄;早年許多客家人以油桐樹為經濟作物,所以油桐樹與客家人的淵源深厚。
我是客家人 文/鄭丞鈞
好客知識網
人物簡介
郭志明
本身是客家籍的小朋友,會說一口流利的客語。由山城轉學到小鎮後,一下子成為班上的「少數民族」。也因此被主任指派當客語小老師,並要求他參加客語演講比賽。
妹妹
古靈精怪的小女生,鬼點子多,口齒伶俐,一時興起胡謅的惡作劇說法,差點讓郭志明懷疑起自己的身世。
瓦歷斯
泰雅族的小朋友,膚色黝黑,身材高大。個性覥靦、不擅言詞,但因為是班上唯一的原住民,被主任指派參加母語演講比賽。
林志宏
個子小,在家都以閩南話和家人對談,但在阿嬤的堅持之下,學校的母語課竟然選了客語。
郭奶奶
具有客家人刻苦耐勞、認真打拚的精神,即使是公休日,只要有客人上門,還是會偷偷拉起鐵門做生意。
郭爺爺
勤勞樸實的客家人,住在山城裡。多年來經營五金行,因為生意往來的緣故,結交了不少原住民朋友,也會說一口流利的原住民語。
主任
客家籍,同時兼任學校的客語老師,非常熱衷推廣客家文化,一心期盼學校的孩子能在校際客語演講比賽中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