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最前線:全球8個靠新創企業、觀光食文化,和里山永續打開新路的實驗基地 | 拾書所

地方創生最前線:全球8個靠新創企業、觀光食文化,和里山永續打開新路的實驗基地

$ 288 元 原價 320
●在地方創生的範疇中,少見介紹了歐亞全球實例、而不限於日本案例之內容
●訪查範圍遍佈瑞士、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蘇格蘭、芬蘭及台灣
●在邊陲地區尋找最尖端事例!針對上述地區詳細探訪調查並與主腦、導覽人等對話,擘畫出包括新創事業基地、嶄新觀光模式,和森林資源永續利用的里山模式等三大主軸
●發掘鄉村郊區等地方的軟實力,善用當地特色、以及利用危機產生轉機,發展出文化產業與成功商業模式
●記錄了以地方文化和人本精神為基底,幫助資源稀少的邊陲地區找到新出路的人物、團體和政府的地方振興作法
●即使相對於城市中心商業區,邊陲地方也不是守舊落魄的代名詞,而是新型態的文化實驗場

郊區鄉村不是破敗消滅的無未來地域,
而是文化發展實驗的最先端舞台!
美食、建築、藝術……看看歐洲各地和台灣如何開始驚詫的「地方創生」。

當城鄉差距、人口老化、全球化消滅地方特色的狀態日益嚴重,各國的郊區鄉村似乎都開始面臨荒廢危機。不過,正因為人口較少、凝聚力強,以及地價便宜、自然資源豐富等等原因,「地方」其實正是適合發展特色文化的所在。正因立地並不繁華,地方團體必須對所在地域及資源有更深刻的了解、或者是跳脫傳統模式嘗試新型做法,才能順利維持生存。於是,造成的結果出人意料──邊陲地方不見得是守舊與步調緩慢的代名詞;相反的,許多新型態的試驗都得以在地方團體裡實施和孕育。
有奧地利西部的鄉村,僅靠一兩棟木造建築就每年吸引無數觀光客;也有義大利的村落,在發展觀光時選擇把旅館的機能拆開分散在全村當中,讓旅人吃飯借宿時都會深入當地而大受好評;而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舊街區,年輕建築師與人類學家攜手用「一樓計畫」把社群帶入原本空蕩蕩的店面、營造出活絡的人際互動;在台灣,也有台中中區和綠光計劃等以文創基地和創意市集重新活化老舊建築的案例。這些相對於都市商業中心的「邊境」地區,以熱中投入的人們為首,發展出可以長久營運的運作模式,為自己掙回一席之地。
作者群均擁有建築或城鄉規劃背景,足跡遍及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蘇格蘭、芬蘭、台灣等地,親身查訪地方組織,與當地人士討論詢問後寫成調查分析報告,在日本國內也堪稱是第一本彙集歐洲地方創生經驗的書籍。台灣近年也漸漸掀起地方創生的風潮,不僅政府倡導,回流鄉間居住工作的人們也日漸增多。在較為常見的日本事例之外,本書的歐洲經驗可補足更多視角。

推薦人
【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蘇睿弼 審訂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