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 | 拾書所

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

$ 387 元 原價 490



囊括你我鍾愛的一切。這不是萬有理論。這是太陽科學。
不是燃燒,並非火球。更別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太陽距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核心有一千五百萬度,它的活動更是宰制了全太陽系的命運——自形成之初,地球複雜生命體的出現,到恆星壽命的盛大終結。太陽不只發射耀眼光線,更是一種隱形奇觀的起源:太陽風,由磁場挾帶的電離粒子,以每秒數百公里的高速擴張,像一層透明的球體,壟罩到冥王星軌道之外數倍的距離——太陽的勢力圈,無遠弗屆。而太陽的影響則近在眼前,地球生物幸運受地球磁場與大氣的保護,能倖免於太陽拋出的高能輻射的侵襲。但人類若想如伊隆.馬斯克與史蒂芬.霍金的遠見般,踏出地球的舒適圈,擴張成跨行星文明:無論是重返月球、移民火星,或到小行星帶採礦,就得先摸清太陽善變的脾氣──「太空天氣」,才能規劃平安旅程。

老祖先看待太陽的眼光是直覺、詩意且天真的。但近代物理的突飛猛進,解答了天文學家長久以來觀測到的現象,往日的困惑疑難也漸露曙光。我們對太陽這顆「單純的大火球」也徹底改觀,變得科學且精準,原來太陽深具「內涵」更兼具神祕之美。本書《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作者葛琳,就是致力運用先進的太空科技(和一些匠心獨運的老科技)來一層層揭開太陽之謎的一名天文物理學家。或是如他們比較愛自稱的:太陽科學家。
 
集結整個科學界之力,我們如今明白了太陽核心如何進行核融合(這人類夢寐以求、試圖在地球上模倣的潔淨能源),但在那兒產生的光子卻命運坎坷,要在煉獄一般的稠密內部,歷經十七萬年的隨機衝撞才能逃脫;太陽的磁場更是最嘆為觀止的研究題材,強大、多變又複雜。神出鬼沒的太陽黑子、擾亂彗星尾巴的太陽風,甚至太陽系中最大的爆炸:太陽閃焰與日冕物質拋射,磁場都是幕後的元兇。就在人類越來越理解太陽的過程中,太陽仍不時發出突襲的怪招,更加令人迷惑卻也感到無比新奇。
 
雖然在充滿奇觀的廣袤宇宙中,客觀上太陽是顆各項條件中庸的恆星。但值得強調的是,也正是因為如此,複雜的生命現象、以至於能理解太陽自身的高等智慧才得以在地球上出現。人類的無盡好奇心,終究讓太陽獨一無二了起來!圍繞太陽科學,本書精心帶領讀者循序漸進、激盪腦力,一覽這顆恆星的美麗與狂野、浩瀚與簡潔。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