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東亞舟師祕本:耶魯航海圖研究 | 拾書所

明清東亞舟師祕本:耶魯航海圖研究

$ 540 元 原價 600

最完整的明清帆船「山形水勢圖」原貌
首度正式出版面市
 
本書解讀典藏於美國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明清時期山形水勢圖:《耶魯航海圖》。山形水勢圖為中國帆船舟師據以辨識方位、確認航道的實用工具,多為祕本,不輕易示人,因此留存下來的無幾,此亦彰顯了《耶魯航海圖》的彌足珍貴。
《耶魯航海圖》共123幅,約完成於明清時期,本來屬於商船「二王船」的航海祕本。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英人軍艦在新加坡扣押一艘中國通商帆船,搜出此批航海圖,之後輾轉館藏於耶魯大學。史料沉寂多年後,1974年才被學者李弘祺發現並開啟探索研究之路。本書為《耶魯航海圖》首度正式出版面市,並經作者鄭永常全面性重新梳理、判讀,甚具意義。
 
 
披露古航海圖史料X解讀舟師傳說祕本
探索明清海商航業路線X勾勒東亞海域貿易網絡
 
航海圖中標示海域上的島嶼和山地名,作為望山之用,並記載針路和水文深淺。繪圖線條簡潔粗獷,突顯易辨識處;敘述文字口語俚俗而多舟師專業行話,一一指明沙、礁、島、水流與方位等。看似簡單,卻隱藏豐富的航海資訊。
作者一一校讀圖中文字,考釋地理名詞,闡述海圖蘊含的訊息,借助GPS定位諸山與島嶼現今相應位置。同時梳理出《耶魯航海圖》中的「二王船」,是以越南南部的赤坎(今潘郎Phan Rang)為基地,共分三條航線:第一條航線行駛於赤坎至金門;第二條航線行駛於赤坎至柬埔寨和暹羅;第三條航線行駛於福建至遼東,另有二條支線往渤海灣。
書中並概述古代帆船的形制與航海術語,探究明清時期東亞海域實況,以對海圖有深刻的背景理解。更進一步,藉此海圖與航線,勾勒出明代中葉以降,中國海商移民東亞各港口後各自發展航海事業,所形成的中國帆船東亞海域貿易網絡圖。
 
本書特色
【專業性】詳實敘說早期航海圖知識與內涵。
【珍貴性】完整呈現中國古代帆船海圖原貌。
【啟發性】重申海洋文化的奧祕與歷史意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