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修鍊.重現:臺灣宗教遺產保存修復特展 | 拾書所

遇見.修鍊.重現:臺灣宗教遺產保存修復特展

$ 352 元 原價 400

宗教具有傳播與跨國界的特性,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更提供宗教與民間信仰多樣性的發展環境;佛教、道教之外,還有傳自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以及新住民的宗教信仰,所創造出的建築與文物等各種有形與無形宗教文化資產,豐富而多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管全國文化資產重任,所屬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專門研究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與修復技術,具體落實保存工作;有鑒數量龐大的宗教文化資產所需的調查與修復協助越來越多,因而策劃本展,先以「眾神殿堂」、「移動行宮」、「法相莊嚴」、「神明繡衣」、「光明化域」、「覺路宏開」、「絕妙說法」等7個主題,帶領觀眾認識建築、神轎與遶境、神像、神衣,以及彩繪壁畫與匾額、經典文獻等常見宗教文化資產的價值、修復故事與知識,最後則以「天上人間」來說明宗教信仰的影響及為臺灣打造國際亮點的潛力。

保護工作應回歸文化本懷。文化資產是由人在與自然和社會互動之下,基於生活或是信仰所創造而生,所以保存修復前應先認識蘊含其中的價值與內涵,才能讓其繼續扮演跨越時空、承接未來,呈現所蘊藏真善美的時代理念。展覽中以幾個文化資產遭竊後,因緣「遇見」與歸還的故事,來啟發世人重視原址保存的場所精神,加強做好調查與登錄來預防偷盜與破壞,並以科學的「修鍊」技術進行保存修復,再透過展覽與教育來「重現」其價值。

隨著科學發展,文化資產保護成了一門新興的行業,但也面臨許多挑戰,唯有以正確觀念與方法才能成就「弘法利物 傳藝慧命」志業。感謝佛陀紀念館提供場地合辦並與來自十方的各館一起出借展品,共成教化十方的美事,藉此展覽希望將星雲大師所開示「三好、四給」的觀念運用在文化資產,廣開文保歡喜法門,大家以「好觀念」、「好方法」、「好技術」,一起「給文物做調查」、「給文物做修復」、「給文物做維護」、「給文物做推廣」,共同打開修護的寶典,讓宗教遺珍得以被保存、傳承及弘揚。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