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 | 拾書所

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

$ 360 元 原價 400
從西方殖民地到動盪的民族國家 從多元地域到東協經濟共同體

通盤理解東南亞的最佳入門書,終於問世



日本亞馬遜史地類排行榜No.1 「清晰易懂,一氣呵成」讀者一致好讀推薦



→ 三種角度,專文介紹

吳象元│《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資深編輯

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張 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 專業人士,多元推薦

宋鎮照│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經所特聘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

林韋地│季風帶文化董事

胡金倫│聯經出版總編輯

張慧慈│作家,著有《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

陳夏民│出版人,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黃宗鼎│獨立評論@天下「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者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



西方列強、印度、中國一帶一路,外來勢力如何影響東南亞?

排華暴動、羅興亞人衝突、伊斯蘭教激進派,族群的多元性如何牽動地緣政治?

戰後東南亞各國的獨裁統治,跟經濟開發主義之間如何取捨?

ASEAN如何形成?東協十國未來如何統合?亞洲共同體真能實現?



這個在赤道上歧異曖昧的地域,地理環境或歷史發展都跟臺灣極其相似,繁複而顛沛動盪。如今東協成立,躍昇全球第三大市場,坐擁 6 億 4 千萬人的巨大經濟潛力;與東南亞共生共存的台灣,必得正視此一趨勢,站在高度同質的基礎上尋求兩地合作。



作者是日本知名區域研究權威,研究東南亞發展逾三十年。本書以「什麼是東南亞」為核心意識,以獨特的人文俯瞰視角切入近代歷史脈動,歸納政經關鍵特色,遙指東協未來趨勢。唯有先掌握地域整體特質,才能順利進入各國脈絡;要理解什麼是東南亞,就從「存異求同」的概念開始──在保存各自多元性的前提下尋求統一(Bhinneka Tunggal Ika)。







目錄

推薦序 為何要從日本觀點讀東南亞史/吳象元

推薦序 存異求同下的東南亞華人/林開忠

推薦序 摸索一個描述東南亞的方法/張正



前言

序 章 東南亞的土著國家

第一章 歐洲的殖民(16~19 世紀)

第二章 日本的占領統治(1941~1945 年)

第三章 獨立與混亂(1945~1964 年)

第四章 開發主義國家與民主化(1960 年代後半~1990 年代)

第五章 經濟開發與發展(1960 年代後半~2000 年代)

第六章 地域機構 ASEAN 的理想與現實

終 章 何謂「東南亞」



結語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