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在未寫《八識規矩頌》之前,翻譯了《瑜伽師地論》,闡釋心識運轉,以及瑜伽師修行證果的過程。可是,這本論著100卷實在太複雜了,許多人讀不懂,於是玄奘大師就將它濃縮成《八識規矩頌》,剖析凡夫的修行次第,直到成佛的過程。所以,《八識規矩頌》可說是唯識學的精要。如果說《百法明門論》是唯識學的入門書,那麼《八識規矩頌》可說是一本修行手冊。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可以通用,有時卻各有含義。三字通用是指能夠分別與識別。三字各有不同含義時,心,是集和起的功能,指第八識;意,是思量的功能,指第七識;識是了別的功能,指第六識。《八識規矩頌》是探討八識的境、行、果,也就是如何轉識成智,從凡夫到佛果一路的修行境況。
第二章 前五識頌
本章深入探討前五識,也就是我們的表層意識,因為它最容易理解。第一頌指出前五識和外境的關係。前五識一接觸外境就會產生三境、三量和三性。境是對境,包括性境、獨影境、帶質境;量是衡量對境,包括現量、比量、非量;性可分為三種:善性、惡性、無記性。
前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只有在二地才有,二地是指五趣雜居地和離生喜樂地。來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眼、耳、身三識就不再起作用。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即五個?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和六個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三個,及二十個隨煩惱中的兩個中隨煩惱和八個大隨煩惱。
第二頌文指出前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條件,首先必須要有淨色根,其中,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八個緣,鼻、舌、身三識生起需要七個緣才能產生作用。鼻、舌、身三識一定要根和境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而眼識和耳識則要有空間(距離)。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分別何者為根,何者為識。
第三頌文指出修行過程以及修行後的果。修行到初地的結果就是證得我空,所得到的智慧是後得智,已不再執著相分為實有,但還沒有證得真如智。要等到第八識完全清淨了,前五識才跟著清淨,此時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分身,廣度十方眾生。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六識是我們的思想中心,也是修行的下手處。第一頌文是講第六識的行相,第六識有三性、三量、三境。在三界輪迴時,如果我們肯用心,很容易就會覺察到第六識,以及和它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第六識猶如心猿意馬,我們因而煩惱不斷。
第二頌文中指出第六識在性、界、受三種法中變動不羈。五十一個心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可以通用,有時卻各有含義。三字通用是指能夠分別與識別。三字各有不同含義時,心,是集和起的功能,指第八識;意,是思量的功能,指第七識;識是了別的功能,指第六識。《八識規矩頌》是探討八識的境、行、果,也就是如何轉識成智,從凡夫到佛果一路的修行境況。
第二章 前五識頌
本章深入探討前五識,也就是我們的表層意識,因為它最容易理解。第一頌指出前五識和外境的關係。前五識一接觸外境就會產生三境、三量和三性。境是對境,包括性境、獨影境、帶質境;量是衡量對境,包括現量、比量、非量;性可分為三種:善性、惡性、無記性。
前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只有在二地才有,二地是指五趣雜居地和離生喜樂地。來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眼、耳、身三識就不再起作用。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即五個?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和六個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三個,及二十個隨煩惱中的兩個中隨煩惱和八個大隨煩惱。
第二頌文指出前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條件,首先必須要有淨色根,其中,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八個緣,鼻、舌、身三識生起需要七個緣才能產生作用。鼻、舌、身三識一定要根和境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而眼識和耳識則要有空間(距離)。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分別何者為根,何者為識。
第三頌文指出修行過程以及修行後的果。修行到初地的結果就是證得我空,所得到的智慧是後得智,已不再執著相分為實有,但還沒有證得真如智。要等到第八識完全清淨了,前五識才跟著清淨,此時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分身,廣度十方眾生。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六識是我們的思想中心,也是修行的下手處。第一頌文是講第六識的行相,第六識有三性、三量、三境。在三界輪迴時,如果我們肯用心,很容易就會覺察到第六識,以及和它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第六識猶如心猿意馬,我們因而煩惱不斷。
第二頌文中指出第六識在性、界、受三種法中變動不羈。五十一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