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 | 拾書所

凝望

$ 351 元 原價 390
《凝望》一書,橫跨兩岸,縱長百年。作者用文字赤裸裸的呈現她的憂傷與企盼,上天仍然偷走了她的親情。到底要用多少淚才能喚回一點情?故事從哪裡䦕始?說清楚了多少?拼湊齊全了大時代的家族滄桑嗎?晩輩又願意隨她的脈搏而躍動嗎?

秋已深,作者心裡猶有個不醒的夢,站在生命的窗口凝望,因為愛。那些用情感記憶的歲月
任雨打風吹
浪淘塵沙
時刻都在心頭
我站在1949與1983的岔口凝望
期待下一次重逢是多少深情摯愛寫成了《凝望》一書。緜亙四代,長及百年。其中有多少骨肉分離,暗夜裡壓抑的哭聲和創傷的痛知多少?陳家慶幸有維賢這樣的好女兒,細細尋訪,遍及海峽兩岸,又以彩筆寫下家族故事的離合悲歡。愛,終究溫柔的撫慰了曾經有過的生命傷痕,留下的都是祝福。──琹涵


我親愛的二姑媽/陳功洛

有一種東西,沒有質量、沒有重量,既無法度量,亦無法分析,卻能在時間與空間 中旅行。它使人驚奇,又讓人哀嘆,那就是「情感」。二姑媽的人生是各種情感的層層 堆疊。

我親愛的二姑媽,我看著妳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擦拭、收藏、再分享。情感是海潮, 用令人難以覺察的方式,默默形塑了我們心中的海岸,藍色的波、銀色的月。親愛的二姑媽,聽見了嗎?那是交織對生命、至親真誠的跫音。

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情勢急轉直下,長江以南戰雲密布,烽煙四起,人心不安。在四 川空軍學校擔任教職的爺爺帶著奶奶,隨軍撤退來台,接著南泉戰役爆發,二姑媽在台灣出生。第二年,重慶督郵街的「抗戰勝利記功碑」就被更名為「抗戰勝利記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重慶易手了。

三年後,父親出生。自幼常聽二姑媽與父親說著生動自然卻難以學習的家鄉話,也常提起爺爺以前住在名為石龍場底石壩的地方。我幾次認真地以放大鏡檢視地圖,找到了四川省,卻僅看到重慶成都,遍尋不著標記有底石壩之處,年幼歲月故鄉難尋,故鄉躲在疑惑裡。二姑媽與父親,姐弟倆神往爺爺奶奶的故鄉,對兵荒馬亂之際,爺爺來不及帶離而滯留老家的大伯、大姑媽,還有其他眾親,很是惦念。最美故鄉土,最親故鄉人。即便政治氛圍冷峻的戒嚴時期,兩岸人民交流凍結,也壓抑不了心中的渴望,人為的一切政治阻隔與制度障礙,無論以何為名,終究只能阻擋肉身的接觸,既斬斷不了血緣連結,也消弭不了思念的鄉愁。

分隔五十七年,二○○五年秋天,二姑媽帶著我飛抵成都,在當地地陪楊先生協助下,先尋找奶奶的故土,亟欲探訪舅公的芳蹤。找了六天,也盼了六天,沒有結果,只得黯然離開,重燃希望,朝重慶的合川奔赴。

石龍場已易名香龍鎮,底石壩在很深很深的山裡,我永遠記得當時,二姑媽和我坐在地陪破舊的小車裡,她凝望遠方,心情像山路般顛簸起伏。終於有一個深刻的目的地,朝爺爺生長、父親身歿前魂牽夢縈之處挺進。

香龍鎮仍是崎嶇難至之處,「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話不假。當地耆老甚少外流, 甫一尋訪,爺爺少小相識之故舊紛紛爭相走告,大伯聞訊趕至,年幼時聽二姑媽與父親描述,爺爺離家時,大伯正值年少,兩岸分治,光陰荏苒,今已是兩鬢斑白的遲暮之年。

大伯初見這位自台灣來的妹妹激動萬分,二姑媽亦是淚眼婆娑,我聽著他們將爺爺隨軍校撤離後,本已失落的兩地往事逐一串起。原來,解放軍入川後,發動清算,眾親都被列為有「台屬」的人員,不允許在政府機關任職,教育也受限,前途發展當然受阻。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香龍鎮山高水遠,政府號令有時鞭長莫及,幾波政治動盪都尚稱平和,眾親在黃桷樹神庇佑下得以保身。

爺爺在兩岸開放前就已過世,父親因為胃疾亦在九○年代初往生,二姑媽,一個嫁出去的女兒,有著苦難後的練達堅毅,如她在《這麼一個花香黃昏》中寫道:

年過三十五以後,人生的各種滋味入心間,從失落無奈轉生出對世事的欣賞讚美, 讓人越看越順眼,覺得這個世界美好的東西越來越多。

將照顧奶奶與家族的使命一肩擔起,完成了爺爺與父親的遺願,因戰亂而中斷半世紀的血脈得以重新聯繫,也向我這後輩展現了面對命運,身體力行的不屈意志。

二姑媽一生飽受經濟困頓、失婚摧殘、子女離散,諸多即便只經歷其一,亦足令人從此不振的難關,終究沒能屈撓二姑媽的心志。爺爺奶奶是她心靈的堡壘,那段艱困的歲月,依靠奶奶那只墨綠色的寶石戒指,傳承自爺爺的閱讀寫作習慣,她簡直如思鄉溯游的鮭魚般,追蹤家鄉的氣味,奮進、蟄伏、奮進,在每一處激流,在每一個深渦,在每一堵危瀑。那裡面有淚、有光、有疼,有太多不得不犧牲和割捨的錐心,然而二姑媽卻能在《繁花夢露》和《珠寶盒》中說:

「千古人生,我們都只能切入一瞬。」
「生命再韻華,終歸寂滅,往事淡出記憶,何嘗不是智慧?」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能悟得如電如露的幻相人生。

世上每一種情感都獨特而珍稀,過往歲月,層層累積了我們的人生。二姑媽的筆,紀錄了生命情感的刻度與重量,寫對爺爺的孺慕之思,對奶奶的深情懷念,雖是落日,亦見長煙裊裊。《凝望》一書,橫跨兩岸,縱長數十載,細膩真摯,令人動容,願讀者能共賞生命的驚喜、哀愁與平靜,並在各自的人生中擁抱屬於自己的燦爛!


§自序§ 凝望 因為愛

出了《最美的一季春》後,我像榨乾汁液般,明顯的瘦削萎頓下來,再也承受不起回憶的痛楚,書寫家族因此擱筆。然而記憶裡裝載太多的憂歡悲喜,不時浮現上來,在腦海撞擊的聲音別人聽不見,我心卻歷歷。

二○一二、二○一四,小小龍女和德宇相繼誕生,家族增添新成員;二○一五、二○一六,大陸的姪兒分別由重慶貴陽來台灣探視我,兩岸親人大融合,家族圖繪益見豐富瑰麗。

感動之際鼓起餘勇,將《這麼一個花香黃昏》中部分篇章,及這些年散見於報刊的家族文稿,並結合了《最美的一季春》,彙編成《凝望》,於是幾近完整的家族拼圖因緣成熟,終能以嶄新的面貌和讀者見面。

一九八五年第一次重返高雄旗山農校,探訪爸爸教書,我童年居住過的日式宿舍。尋根之路從此展開,冥冥中感悟到,不親自走一趟父母流亡的地圖,無法卸下我今生宿命的任務。

於是從兩條路線啟程:

北斗→高雄旗山農校→屏東東港空軍防空學校→花蓮吉安空軍防空學校
台中↔成都↔重慶

那些年,憑著記憶中兒時父母言談的描述,在兩岸的城市鄉鎮間往返溯游,縫合世代,織構親情,父母凝望終生的返鄉路代他們完成了,贏得成都的叔娘讚我一聲「女英雄」。

一切只是開了個頭,許多答案仍有待後輩去探索。

華髮之年,夕陽映照在滿是皺褶的臉上,有一股驅力不斷在體內膨脹翻滾,北窗下凝思沉吟,振筆疾書,將所想所知所行在人間留下墨痕,讓後代子孫知曉,陳家有個老姑婆,獨飲生命苦汁為家族,尤其是在台灣的這支血脈,留下可供緬懷的事蹟。

對陳家,我「不容青史盡成灰」,片片段段的文字,就算撏撦不周詳,也竭力做到「留取丹心照汗青」。

功洛有支好筆,大學時期即完成一部十三萬字的小說《糞金龜與冥王星》,寫中輟生的故事。文字透露對生命態度的拉扯糾結和無奈,軟弱幽微卻又堅強巨大。是個早慧的孩子。陳家文學種子必有另一季春暖花開。

總有一天我長長的親情會繫不住記憶,請務必將家族書傳遞下去。

一九八三一場婚變,我和兒女都成了祭品,風暴中屈辱的爬起來佯裝堅強,其實到現在都還沒站穩。

我用寫作呼喊疼痛,兄妹倆含恨吞淚,步步走遠,我只能凝望,眼眸深處盡是哀憐, 生命中曾有的燦爛華麗,皆付蒼茫。

到底要用多少淚,才能喚回一點情?不得不信人與人之間是有緣份的,有些人緣淺情短,有的人緣深意長。不論深淺長短,都有無限不捨與牽掛。

藍波和荷花,沒有人想了解母親的來歷,一個外省第二代的女子,是怎麼嫁給台灣郎的?更無意溯源,去弄懂他們的外公外婆是如何來到台灣這塊土地的,我卻一廂情願的敘述上個世代的故事。不說怕他們不知道;說多了怕他們煩躁;說少了連個輪廓都交代不清。

故事從哪裡開始?自己弄懂了多少?拼湊齊全了大時代的家族滄桑嗎?他們又願意傾聽,隨著我的脈搏躍動嗎?

文字那麼赤裸裸的呈現我的憂傷與企盼,上天還是偷走了我的親情,終信東風喚不回!

值得慶幸的是,上天終究是悲憫我的,給了我三個可愛的孫子女,以及弟妹和小龍女兩家人的愛,常殷勤問候,回來抱抱我,讓我知道有人在乎我。就這一絲亮光,已足照亮餘生。

秋已深,心裡仍有個不醒的夢,站在生命的窗口凝望,因為愛。你說,終有一天我要飛向藍天
化作春日最後的美麗,完成飄零的宿命

我說,隨風走去四方吧
深情,就花葉連枝歸落土
絕情,且散做花絮漫天飛舞
我生了根,願生生世世守候

作者傾力集結這些年來散見於報刊專欄的文稿,及融匯前作《這麼一個花香黃昏》、《最美的一季春》精華,彙編成這部家族回憶紀錄。

全書共分五章,〈深情回眸〉,記述青春過往,更鐫刻出對父親的無限緬懷;〈相看如夢〉,惜福惜緣,與母親相守,凡參與過的,都是歡喜;〈蜀道歸來〉,千里尋親,重逢過後,自在圓滿的境界,便不再遙不可及;〈細雨燈花〉,細說那些令人莞爾、溫馨、感懷的母子歲月;〈人間晚晴〉,祖孫三代情,總結對家族的愛和夢。

作者盼將所想所知所行,在人間留下墨痕,縫合世代,織構親情,得以完成凝望終生的天倫夢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