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之“歷代論語注疏叢編”系列的一種。
宋翔鳳(1777―1860)是清代常州今文學派代表人物。其著作頗豐,有《論語鄭氏注》、《四書纂言》、《四書史釋地辨證》、《五經要義》等。另有讀書筆記《過庭錄》十六卷。
宋翔鳳所著《論語說義》十卷,每卷依次解說《論語》的兩篇,卷首標明所說《論語》兩篇的篇目,對篇中他認為有價值的內容進行疏解闡釋。其核心是以公羊學思想來釋讀《論語》,以“素王說”為中心,闡發孔子存於《論語》中的微言大義。
《論語說義》現存兩個版本:(一)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浮溪精舍叢書》刻本,現藏國家圖書館。(二)清光緒十四年(1888)南菁書院刻王先謙所輯《皇清經解續編》本。兩個版本文字差異甚微,相較而言,《皇清經解續編》本校刻更精。
本書稿是以《皇清經解續編》本為底本,以《浮溪精舍叢書》本為校本整理校釋而成。
宋翔鳳(1777―1860)是清代常州今文學派代表人物。其著作頗豐,有《論語鄭氏注》、《四書纂言》、《四書史釋地辨證》、《五經要義》等。另有讀書筆記《過庭錄》十六卷。
宋翔鳳所著《論語說義》十卷,每卷依次解說《論語》的兩篇,卷首標明所說《論語》兩篇的篇目,對篇中他認為有價值的內容進行疏解闡釋。其核心是以公羊學思想來釋讀《論語》,以“素王說”為中心,闡發孔子存於《論語》中的微言大義。
《論語說義》現存兩個版本:(一)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浮溪精舍叢書》刻本,現藏國家圖書館。(二)清光緒十四年(1888)南菁書院刻王先謙所輯《皇清經解續編》本。兩個版本文字差異甚微,相較而言,《皇清經解續編》本校刻更精。
本書稿是以《皇清經解續編》本為底本,以《浮溪精舍叢書》本為校本整理校釋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