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中西平等對話的第三路向上,告別多來的本質主義與獨斷主義,既為“文本中心”的文本自足·自立·自洽的客觀性大力挖潛,也為“讀者中心”的分爭接受放量,疏浚接受中相對自由?隨機?主觀的“通道”。在充分闡釋詩歌接受的“這一個”屬性、特點、難點、要點、影響因子、特殊取徑、有效性、經典化、“誤區”(包括誤讀、細讀)等問題基礎上,嘗試提出詩歌文本的形式規範與詩歌接受的“啞鈴”模型,以及以感動為主導的“四動”接受細化圖式,藉此在文本客觀性與接受主觀性的長期齟齬中進行“協商”,撩開問題的迷霧,探詢好詩的接受標準、接受尺度與品級序列。這對於當下詩歌界規矩失範、尺度顛倒、質量下滑,有著重要的現實糾偏意義,對於詩歌的創作、閱讀、鑒賞、闡釋、批評、評估,將起著較大的推進作用與參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