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版畫是徽州文化藝術發展的產物,是在徽州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上,由徽州畫家、刻工、印刷人員及書坊主持人共同努力, 經過較長期的實踐,創研出來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徽派版畫起源於中唐,成長於宋元時期,明代初年初具規模而漸至成熟,期間湧 現了大批精品名作,成長了大批著名畫家和刻工。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徽州刻工不少人走出本土,去金陵、武林、吳興以至北京等地 謀求發展。同時也把徽派雕刻書、畫的風格帶到各地,並成為那裏刊刻書畫業的中堅力量,影響一方
明天啟七年,徽派版畫家胡日從與刻工、印工合作,採用餖版套色印刷了「十竹齋畫譜」,把竹、蘭、梅、石等畫印出了色彩與濃淡、乾濕的變化,幾乎達到了可以亂真的地步,崇禎十七年,採用餖版與拱花的技術,把白雲、流水等畫的線條,凸顯出來,使彩色畫面增加了立體感,由於文人畫家參予了版畫創作、國畫理論技法及表現形式被運用於版畫,版畫出現了同國畫合流的傾向,這是徽派版畫給中國傳統版畫藝術帶來了革新,也是徽派版畫本身所有的時代特徵。
書籍重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印刷技術的進步,從鉛與火的時代到現在光與電的時代的變遷,徽派版畫原創期作為交流的用途已經退出舞台,但徽派版畫精工的技藝、精美的藝術性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了下來,既具有史料價值,又具有極高的藝術品味和欣賞性。通過對這一藝術種類的研究和探求,可以更好地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也是本書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