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根壯1932年出生於大木世家,業界敬稱「壯司」,不僅精通傳統大木技術,更擅長設計擘劃,兼司小木、鑿花,且深諳傳統建築尺白寸白原理,可謂為全才的營造司傳。其作品承繼澎湖傳統建築的空間及形式特色,且能與時俱進,隨時代工法與材料的演進,從傳統木結構過渡到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見證了澎湖地區廟宇建築的發展。2010年經「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審議會議」決議,列冊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之大木作技術保存者。
為讓壯司來不及傳下的技術,可以透過文字永傳後世,「大木作技術一葉根壯生命史紀錄計畫」於2015年4月展開,計畫主持人張宇彤為澎湖人,自1990年起即進行壯司史料的相關記錄,其與共同主持人林世超近年更著力於司傳技藝的解析與工具的研究,並透過培訓課程讓司傅的技藝得以承傳。此成果報告書透過相關史料、訪談及霣地勘查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於2015年11月獲得大致成果,不僅建構出壯司學藝、傳習過程的生命史,對於其技術特色、歷年作品、手繪圖稿、寸白薄、篙尺及木作工具等也得到詳盡分析。
本書《宮廟巧藝一跨越傳統的葉根壯大木作技術》即是在此報告書的基礎下改編而成,全書主要有五個章節:
第一章「生命篇一功夫人的養成」:進行壯司簡介,分述其師承系譜與習藝、傳習過程、施作經歷及作品。
第二章「設計篇一跨越傳統與現代」:認識壯司的匠藝特色、欣賞其大木技藝之美,並依主殿規模分類探討其由傳統大木技藝到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寺廟設計技術內涵。
第三章「擘劃篇一尺寸規劃與落篙技術」:寺廟建造是地方大事,關係著村落居民未來生活的禍福興衰,因此建物尺寸的規劃必須合吉字而定之。傳統大木司傳會將規劃所得的吉利尺寸,都標示在篙尺上,稱為「落篙」,如同現代工程的設計圖。透過建築尺寸的規劃、篙尺的運用,可了解壯司身為一大木司傳在營造工作上的經驗與智慧。
第四章「工具篇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透過壯司的手繪圖稿以及木作工具,有助於進一步深入了解壯司的大木技藝精髓。
第五章「賞析篇一見證壯司好手藝」:澎湖近年來紛紛拆掉老廟蓋新廟,1970年以前的壯司作品幾乎拆除重建,僅餘尖山村顯濟殿、馬公光明里靈光殿二間現存狀況最佳。而1990年左右及以後的作品,多是尺度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柱梁結構寺廟,如龍門村的安良廟、觀音宮等,本單元即以此四座廟宇為例,說明壯司之技藝特色及形式與技術的轉變。
本書雖以寺廟營建為爬梳架構,但壯司執業初期也有民宅作品,因此特別在書末增加「民宅篇一寺廟營建之外」,收錄起厝的營造程序、儀式與禁忌,以完整呈現壯司的大木技藝與其知識體系。
為讓壯司來不及傳下的技術,可以透過文字永傳後世,「大木作技術一葉根壯生命史紀錄計畫」於2015年4月展開,計畫主持人張宇彤為澎湖人,自1990年起即進行壯司史料的相關記錄,其與共同主持人林世超近年更著力於司傳技藝的解析與工具的研究,並透過培訓課程讓司傅的技藝得以承傳。此成果報告書透過相關史料、訪談及霣地勘查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於2015年11月獲得大致成果,不僅建構出壯司學藝、傳習過程的生命史,對於其技術特色、歷年作品、手繪圖稿、寸白薄、篙尺及木作工具等也得到詳盡分析。
本書《宮廟巧藝一跨越傳統的葉根壯大木作技術》即是在此報告書的基礎下改編而成,全書主要有五個章節:
第一章「生命篇一功夫人的養成」:進行壯司簡介,分述其師承系譜與習藝、傳習過程、施作經歷及作品。
第二章「設計篇一跨越傳統與現代」:認識壯司的匠藝特色、欣賞其大木技藝之美,並依主殿規模分類探討其由傳統大木技藝到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寺廟設計技術內涵。
第三章「擘劃篇一尺寸規劃與落篙技術」:寺廟建造是地方大事,關係著村落居民未來生活的禍福興衰,因此建物尺寸的規劃必須合吉字而定之。傳統大木司傳會將規劃所得的吉利尺寸,都標示在篙尺上,稱為「落篙」,如同現代工程的設計圖。透過建築尺寸的規劃、篙尺的運用,可了解壯司身為一大木司傳在營造工作上的經驗與智慧。
第四章「工具篇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透過壯司的手繪圖稿以及木作工具,有助於進一步深入了解壯司的大木技藝精髓。
第五章「賞析篇一見證壯司好手藝」:澎湖近年來紛紛拆掉老廟蓋新廟,1970年以前的壯司作品幾乎拆除重建,僅餘尖山村顯濟殿、馬公光明里靈光殿二間現存狀況最佳。而1990年左右及以後的作品,多是尺度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柱梁結構寺廟,如龍門村的安良廟、觀音宮等,本單元即以此四座廟宇為例,說明壯司之技藝特色及形式與技術的轉變。
本書雖以寺廟營建為爬梳架構,但壯司執業初期也有民宅作品,因此特別在書末增加「民宅篇一寺廟營建之外」,收錄起厝的營造程序、儀式與禁忌,以完整呈現壯司的大木技藝與其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