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六抽小櫃》作者睽違七年又一感動之作!!
這些物經由工匠之手,歷經歲月掏洗,形制雋永依舊;
百年來被人疼惜使用、摩娑而保存至今,
能夠有它們陪自己慢慢地老去,這是生命中最幸福的事。
王傑 知名畫家
吳卡密 舊香居店主
周奕成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
胡淑雯 作家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
葉家宏 鳥飛古物店店主
駱以軍 作家………………真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個空間,不是百年古厝,
亦非陰暗窄仄將老物堆疊難以拾出器物的販仔庫藏,
是被民具雜器所圍繞而生活,取之用之,
既日常又靈光滿室的魔幻之地。
六個年頭過去,幾乎難以想像還能再納入其他老靈魂的空間,竟又多出數十件家私且適切地各安其位:從日本時代的台灣,橫跨至同時空另一端的法國、美國與英國,從三人座戲院椅、玻璃煤油燈、檜木醫生椅、牙科椅、剉冰機等,到難覓價高或絕跡的各式老燈(像是夾燈、立燈、車庫立燈、烤漆廠工作燈、探照燈)、鯨魚尾工作椅、立柱式轉盤電話、書籍裝幀機……果然,空間是軟的。
繼《祖父的六抽小櫃》以說書講古方式,道出民藝器物百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軌跡,續作《發光的房間》特意收錄與同時代造形簡單雋永的歐美老燈;因為過去台灣人生活裡最輕忽燈,祖輩時代大抵只有牛奶燈與盤燈,然而燈與照明卻是一個愈來愈被室內裝潢重視的部分,從近年來復古工業風咖啡館的興盛可見一番。是以本書第一部即介紹造形簡單雋永,僅由圓、直線、弧等幾何形狀組成的各種老燈,第二、三部則是介紹台灣和西方混搭的民藝,全書內容剛好夾在後工業與台灣民藝的兩個區塊交集處,懷舊卻也實用,描繪了器物之用與美的結合,細數各式形、質、色,也是一本對老東西有感情之人與民藝雜器相遇的歷程與故事。
──
我無比希望能從牠的眼裡穿透時光,
回到百年之前的那個市集裡。
那是一個陽光好澄澈的早晨喲!小魚或許會這麼說。
那個人從遠方走來,手裡提著剛買的新鮮蔬果,停在有小魚瓷盤的攤子前,雙眼定定地與小魚交會。攤子上的東西不多,有水潤的胭脂紅蝦子盤,可能還有許多粗釉燒製的陶碗、豬油甕與醬菜缸。那人想像了小魚出現在家裡餐桌上的景緻,很快地掏出幾枚銅錢買下小魚。
當時,我想像,如果窺視的覘孔可以由這只小魚盤往外推軌而出,那麼不遠處可能安放著家裡的某一座仔店櫥,店主人正由板凳起身,拉開玻璃櫃門想取出一盒日本進口的仁丹。視線再往外推出一圈,一個醫生從他坐著的醫生椅中站起來,提起沉手的皮製醫生包確認裡面的止瀉神藥正露丸,準備出診。幾分鐘後,一只咧嘴露牙的劍獅從高懸於醫生館門口的角度,看到醫生騎著腳踏車飛快離開家門;同一時間,在更遠處的媽祖廟裡,家裡的兩憨番木雕安靜地俯視著一群群虔誠祝禱的男女,這是他倆的日常風景;在台灣中部的著名巨宅裡,一個少女躺在八腳眠床上,由肖楠木製的窗櫺往外看。請雙眼盡量睜大一點,如果可能的話,在同時間的美國,O.C. White在不同的工廠裡一盞一盞地被點亮,光暈圈籠著生產線上的勞工;在最起初的跨國旅行中,厚重無比的皮製行李箱一只只地被裝入蒸氣推動的巨型輪船中往來於各大洲。
這些在人間誕生逾百年的物,遠在我們出生之前許久便生存於世,與我們的先人相處,日日陪伴,然後歷經時間的考驗摧折,當年使用它們的人如今都已不在人世,然而它們倖存下來,「只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主人亡故之後物四散飛去,或棄絕,或焚毀,或拆散折損為木料廢鐵,不再有疼惜者的庇護,世界飛灰煙滅不復存在。
人世崩頽已歷數十劫,但我們毫不知情。一座木櫃、一只瓷盤、一張長凳、醫生椅或露齒微笑的劍獅,從滅絕中僥倖存活下來,從此躲在無有陽光的某一豬圈裡,窩藏在被遺忘的老屋一角,或是改頭換面,屈辱而殘破地被胡亂糟蹋。
沒有人疼惜,亦不再有人傷心。
在時間的不同疊層裡蟄居,在世間一隅靜好地跟著某人一過數十載,這些人與物的因緣總是如此慎重,貼近生命本身。像是以隱跡墨水寫就的風俗史,或者,更像是無人書寫的游俠列傳,江湖相忘。
時光逝去,而且還將不斷逝去,如果沒有深深銘刻著不同人世軌跡的這些老物,過去的人事也就永遠死去了。
只有物記得我們,它們因沾染塵世的人煙而有靈魂。(摘自作者序)
這些物經由工匠之手,歷經歲月掏洗,形制雋永依舊;
百年來被人疼惜使用、摩娑而保存至今,
能夠有它們陪自己慢慢地老去,這是生命中最幸福的事。
王傑 知名畫家
吳卡密 舊香居店主
周奕成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
胡淑雯 作家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
葉家宏 鳥飛古物店店主
駱以軍 作家………………真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個空間,不是百年古厝,
亦非陰暗窄仄將老物堆疊難以拾出器物的販仔庫藏,
是被民具雜器所圍繞而生活,取之用之,
既日常又靈光滿室的魔幻之地。
六個年頭過去,幾乎難以想像還能再納入其他老靈魂的空間,竟又多出數十件家私且適切地各安其位:從日本時代的台灣,橫跨至同時空另一端的法國、美國與英國,從三人座戲院椅、玻璃煤油燈、檜木醫生椅、牙科椅、剉冰機等,到難覓價高或絕跡的各式老燈(像是夾燈、立燈、車庫立燈、烤漆廠工作燈、探照燈)、鯨魚尾工作椅、立柱式轉盤電話、書籍裝幀機……果然,空間是軟的。
繼《祖父的六抽小櫃》以說書講古方式,道出民藝器物百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軌跡,續作《發光的房間》特意收錄與同時代造形簡單雋永的歐美老燈;因為過去台灣人生活裡最輕忽燈,祖輩時代大抵只有牛奶燈與盤燈,然而燈與照明卻是一個愈來愈被室內裝潢重視的部分,從近年來復古工業風咖啡館的興盛可見一番。是以本書第一部即介紹造形簡單雋永,僅由圓、直線、弧等幾何形狀組成的各種老燈,第二、三部則是介紹台灣和西方混搭的民藝,全書內容剛好夾在後工業與台灣民藝的兩個區塊交集處,懷舊卻也實用,描繪了器物之用與美的結合,細數各式形、質、色,也是一本對老東西有感情之人與民藝雜器相遇的歷程與故事。
──
我無比希望能從牠的眼裡穿透時光,
回到百年之前的那個市集裡。
那是一個陽光好澄澈的早晨喲!小魚或許會這麼說。
那個人從遠方走來,手裡提著剛買的新鮮蔬果,停在有小魚瓷盤的攤子前,雙眼定定地與小魚交會。攤子上的東西不多,有水潤的胭脂紅蝦子盤,可能還有許多粗釉燒製的陶碗、豬油甕與醬菜缸。那人想像了小魚出現在家裡餐桌上的景緻,很快地掏出幾枚銅錢買下小魚。
當時,我想像,如果窺視的覘孔可以由這只小魚盤往外推軌而出,那麼不遠處可能安放著家裡的某一座仔店櫥,店主人正由板凳起身,拉開玻璃櫃門想取出一盒日本進口的仁丹。視線再往外推出一圈,一個醫生從他坐著的醫生椅中站起來,提起沉手的皮製醫生包確認裡面的止瀉神藥正露丸,準備出診。幾分鐘後,一只咧嘴露牙的劍獅從高懸於醫生館門口的角度,看到醫生騎著腳踏車飛快離開家門;同一時間,在更遠處的媽祖廟裡,家裡的兩憨番木雕安靜地俯視著一群群虔誠祝禱的男女,這是他倆的日常風景;在台灣中部的著名巨宅裡,一個少女躺在八腳眠床上,由肖楠木製的窗櫺往外看。請雙眼盡量睜大一點,如果可能的話,在同時間的美國,O.C. White在不同的工廠裡一盞一盞地被點亮,光暈圈籠著生產線上的勞工;在最起初的跨國旅行中,厚重無比的皮製行李箱一只只地被裝入蒸氣推動的巨型輪船中往來於各大洲。
這些在人間誕生逾百年的物,遠在我們出生之前許久便生存於世,與我們的先人相處,日日陪伴,然後歷經時間的考驗摧折,當年使用它們的人如今都已不在人世,然而它們倖存下來,「只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主人亡故之後物四散飛去,或棄絕,或焚毀,或拆散折損為木料廢鐵,不再有疼惜者的庇護,世界飛灰煙滅不復存在。
人世崩頽已歷數十劫,但我們毫不知情。一座木櫃、一只瓷盤、一張長凳、醫生椅或露齒微笑的劍獅,從滅絕中僥倖存活下來,從此躲在無有陽光的某一豬圈裡,窩藏在被遺忘的老屋一角,或是改頭換面,屈辱而殘破地被胡亂糟蹋。
沒有人疼惜,亦不再有人傷心。
在時間的不同疊層裡蟄居,在世間一隅靜好地跟著某人一過數十載,這些人與物的因緣總是如此慎重,貼近生命本身。像是以隱跡墨水寫就的風俗史,或者,更像是無人書寫的游俠列傳,江湖相忘。
時光逝去,而且還將不斷逝去,如果沒有深深銘刻著不同人世軌跡的這些老物,過去的人事也就永遠死去了。
只有物記得我們,它們因沾染塵世的人煙而有靈魂。(摘自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