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淡江建築系50屆學生畢業設計作品與老師訪談。
■ 本書特色
半半畢刊要從半半翻起,從中間翻閱的特殊裝幀貫徹了半半精神。密密麻麻的宣言中藏著熠熠發光的銀字,無聲地宣告這是屬於五十屆的時刻。鮮黃色小書記載著我們各自的位置,你朝思暮想的作品在左半本還是右半本呢?
希臘哲學家齊諾:「一隻箭要射到一個目標,它必需先飛過前一半的距離,但要飛完前一半又需先飛過前四分之一的距離……。因此這種一半又一半的過程是永無止盡的。於是他說,這隻箭就永遠無法離弓了。」我們亦在這一半的距離中,而這一半又是哪個一半中的一半?我們不知道,但能夠確定的是 – 我們在前進,企圖抵達那個目標。
「建築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_ _ _。」
16位畢設指導老師闊談在多年實務經驗與教學過程中,所找尋到的那「一半」。
「畢業設計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_ _ _。」
49位創作者歷經五年建築教育,最終以各自的畢業設計真摯地闡述那「一半」。
畢設作品與老師訪談在書中交錯對話著,如同最後一年師生之間精采的碰撞與激盪。
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又前進了一半的距離。
■ 推薦序一
這本作品集是淡江大學建築系第五十屆畢業生的作品集子,他們從一年級進入淡江,就享受著淡江大學建築系五十周年的祝賀與榮耀。連續辦了好幾年的 50 周年慶祝活動,終於可以透過這本作品集出版後,終於有個句點。
對淡江建築系而言,五十年是一個長日子, 對第五十屆的這一班同學而言,五年是一個不算短的日子,他們最終以一年的時間完成畢業設計,證明他們可以取得進入真正建築生涯的門票,開啟他們進入建築人生的坦途。 這本集子總共收集的 48 個作品,他們能夠完成,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必須感謝帶領他們的 16 位指導老師。
淡江近年來嘗試以一位老師帶二到四位同學做畢業設計,可以讓每個作品可以有充分的思考及深入的設計,完全是這些老師的功勞。
希望這本作品即能夠記錄淡江大學建築系五十年及第五十屆畢業生的轉捩點。
系主任 米復國
2018 年 05 月
■ 推薦序二
一半是作品,另一半是人
大家看到畢業設計展呈現的只是作品,這只是一半而已。另一半,是創作的人。
先説一下作品。淡江畢業設計的傳統一向是多元與創新,每年,年輕的學生透過各種工具,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學生創作過程有老師指導,但是在思維觀念上,學生不是老師的複製品,否則也許是用越來越老舊的模子,套印出越來越模糊的作品。
指導的過程中,老師太多的干預會讓學生受限制;完全放任,可能會有作品低品質、不知所云的災難。到底要用多少力氣,就看教學群老師的拿捏。對於創作結果的要求有個大原則 : 可以新、可以怪,就是不能停滯不前。作品必須要勝過三個人,一是勝過自己( 自己最好的表現 ),二是勝過老師 ( 老師的想當年 ),三是勝過評圖者 ( 評圖者今年看過的其他作品 ),才算得上是一件好作品。
至於人的那一半,以淡江的師資群以及學生的設計文化,要做出好作品,不會太難。難的部分是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建立自我,找到自我;對於創作好設計的過程,建構一種深刻的體認。這種體認,是每個經歷畢業設計的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某一天,要有所覺悟的。
好作品是畢業設計的目標,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能培養出一位好的建築人。唯有如此,學生畢業以後能夠做出更好的作品,這個作品,不再只限於建築設計的作品了,畢竟,淡江建築系的多元發展,正是要回應這個社會對於專業的期待。
期待這群年輕人畢業以後進入職場與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能夠使他周邊的事物變得更好,終究有一天能夠改變社會。
淡江班導師 鄭晃二
2018 年 05 月
■ 序
[宣言:半半 BangBang]
希臘哲學家齊諾:
「一隻箭要射到一個目標,它必需先飛過前一半的距離,但要飛完前一半又需先飛過前四分之一的距離,要飛完前四分之一又需先飛過前八分之一的距離等等。
因此這種一半又一半的過程是永無止盡的。於是他說,這隻箭就永遠無法離弓了。」
我們亦在這一半的距離中,而這一半又是哪個一半中的一半?二分之一的一半?四分之一的一半?八分之一的一半?我們不知道,但能夠確定的是 – 我們在前進,企圖抵達那個目標。
「一半的睡眠、一半的清醒;
一半的咖啡、一半的水;
一半空氣、一半的菸。」
凌晨時分,腦袋沉沉的。
拿起剛買的咖啡抿了一口,嘗到一半咖啡的苦澀中有一半牛奶的香醇、一半的香醇中又是一半剛醒時口腔裡的乾澀。左手拿著咖啡右手拿著菸,深吸一口氣,吸進一半的空氣與一半的菸、一半的菸內是一半的雨水潮味、一半的潮中又是一半的噴膠氣息。
漸漸恢復一半的清醒,清醒在一半的迷茫中。
我在淡江建築系館。
「比例、角度、透明度。」
1/50的圖,我們看到細部;進入1/50的圖之前需要先進入1/100的圖,我們看到空間;進入1/100的圖之前需要先進入1/200的圖,我們看到配置;進入1/200的圖之前需要先進入1/500的圖,我們看到都市。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找尋各自的建築。
一個三角形要成為一個圓形,它需要將各個線段折成一半,形成一個六邊形;再將六邊形個個線段折成一半,形成一個十二邊形;再將十二邊形個個線段折成一半,形成一個二十四邊形。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找尋各自的語彙。
若想要完全私密的空間,則需要完全不透明度的介面;若想要溫煦陽光的進入,則需要半透明的介面;若想要直接與外界接觸,則需要完全透明的介面。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找尋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在淡江建築系。
假設所有的物件由有限個極小,看不見的小部分所組成。在這假定之下,要把一個圓分成相等的兩半是不可能的,因為圓心必需屬於其中一半,但這就與兩半相等的條件相違背。
因此,
「建築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不建築。」
「畢業設計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_ _ _。」
「畢業展覽就是一半的我們與一半的你們。」
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又前進了一半的距離。
■ 本書特色
半半畢刊要從半半翻起,從中間翻閱的特殊裝幀貫徹了半半精神。密密麻麻的宣言中藏著熠熠發光的銀字,無聲地宣告這是屬於五十屆的時刻。鮮黃色小書記載著我們各自的位置,你朝思暮想的作品在左半本還是右半本呢?
希臘哲學家齊諾:「一隻箭要射到一個目標,它必需先飛過前一半的距離,但要飛完前一半又需先飛過前四分之一的距離……。因此這種一半又一半的過程是永無止盡的。於是他說,這隻箭就永遠無法離弓了。」我們亦在這一半的距離中,而這一半又是哪個一半中的一半?我們不知道,但能夠確定的是 – 我們在前進,企圖抵達那個目標。
「建築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_ _ _。」
16位畢設指導老師闊談在多年實務經驗與教學過程中,所找尋到的那「一半」。
「畢業設計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_ _ _。」
49位創作者歷經五年建築教育,最終以各自的畢業設計真摯地闡述那「一半」。
畢設作品與老師訪談在書中交錯對話著,如同最後一年師生之間精采的碰撞與激盪。
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又前進了一半的距離。
■ 推薦序一
這本作品集是淡江大學建築系第五十屆畢業生的作品集子,他們從一年級進入淡江,就享受著淡江大學建築系五十周年的祝賀與榮耀。連續辦了好幾年的 50 周年慶祝活動,終於可以透過這本作品集出版後,終於有個句點。
對淡江建築系而言,五十年是一個長日子, 對第五十屆的這一班同學而言,五年是一個不算短的日子,他們最終以一年的時間完成畢業設計,證明他們可以取得進入真正建築生涯的門票,開啟他們進入建築人生的坦途。 這本集子總共收集的 48 個作品,他們能夠完成,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必須感謝帶領他們的 16 位指導老師。
淡江近年來嘗試以一位老師帶二到四位同學做畢業設計,可以讓每個作品可以有充分的思考及深入的設計,完全是這些老師的功勞。
希望這本作品即能夠記錄淡江大學建築系五十年及第五十屆畢業生的轉捩點。
系主任 米復國
2018 年 05 月
■ 推薦序二
一半是作品,另一半是人
大家看到畢業設計展呈現的只是作品,這只是一半而已。另一半,是創作的人。
先説一下作品。淡江畢業設計的傳統一向是多元與創新,每年,年輕的學生透過各種工具,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學生創作過程有老師指導,但是在思維觀念上,學生不是老師的複製品,否則也許是用越來越老舊的模子,套印出越來越模糊的作品。
指導的過程中,老師太多的干預會讓學生受限制;完全放任,可能會有作品低品質、不知所云的災難。到底要用多少力氣,就看教學群老師的拿捏。對於創作結果的要求有個大原則 : 可以新、可以怪,就是不能停滯不前。作品必須要勝過三個人,一是勝過自己( 自己最好的表現 ),二是勝過老師 ( 老師的想當年 ),三是勝過評圖者 ( 評圖者今年看過的其他作品 ),才算得上是一件好作品。
至於人的那一半,以淡江的師資群以及學生的設計文化,要做出好作品,不會太難。難的部分是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建立自我,找到自我;對於創作好設計的過程,建構一種深刻的體認。這種體認,是每個經歷畢業設計的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某一天,要有所覺悟的。
好作品是畢業設計的目標,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能培養出一位好的建築人。唯有如此,學生畢業以後能夠做出更好的作品,這個作品,不再只限於建築設計的作品了,畢竟,淡江建築系的多元發展,正是要回應這個社會對於專業的期待。
期待這群年輕人畢業以後進入職場與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能夠使他周邊的事物變得更好,終究有一天能夠改變社會。
淡江班導師 鄭晃二
2018 年 05 月
■ 序
[宣言:半半 BangBang]
希臘哲學家齊諾:
「一隻箭要射到一個目標,它必需先飛過前一半的距離,但要飛完前一半又需先飛過前四分之一的距離,要飛完前四分之一又需先飛過前八分之一的距離等等。
因此這種一半又一半的過程是永無止盡的。於是他說,這隻箭就永遠無法離弓了。」
我們亦在這一半的距離中,而這一半又是哪個一半中的一半?二分之一的一半?四分之一的一半?八分之一的一半?我們不知道,但能夠確定的是 – 我們在前進,企圖抵達那個目標。
「一半的睡眠、一半的清醒;
一半的咖啡、一半的水;
一半空氣、一半的菸。」
凌晨時分,腦袋沉沉的。
拿起剛買的咖啡抿了一口,嘗到一半咖啡的苦澀中有一半牛奶的香醇、一半的香醇中又是一半剛醒時口腔裡的乾澀。左手拿著咖啡右手拿著菸,深吸一口氣,吸進一半的空氣與一半的菸、一半的菸內是一半的雨水潮味、一半的潮中又是一半的噴膠氣息。
漸漸恢復一半的清醒,清醒在一半的迷茫中。
我在淡江建築系館。
「比例、角度、透明度。」
1/50的圖,我們看到細部;進入1/50的圖之前需要先進入1/100的圖,我們看到空間;進入1/100的圖之前需要先進入1/200的圖,我們看到配置;進入1/200的圖之前需要先進入1/500的圖,我們看到都市。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找尋各自的建築。
一個三角形要成為一個圓形,它需要將各個線段折成一半,形成一個六邊形;再將六邊形個個線段折成一半,形成一個十二邊形;再將十二邊形個個線段折成一半,形成一個二十四邊形。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找尋各自的語彙。
若想要完全私密的空間,則需要完全不透明度的介面;若想要溫煦陽光的進入,則需要半透明的介面;若想要直接與外界接觸,則需要完全透明的介面。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找尋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在淡江建築系。
假設所有的物件由有限個極小,看不見的小部分所組成。在這假定之下,要把一個圓分成相等的兩半是不可能的,因為圓心必需屬於其中一半,但這就與兩半相等的條件相違背。
因此,
「建築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不建築。」
「畢業設計就是一半的建築與一半的_ _ _。」
「畢業展覽就是一半的我們與一半的你們。」
這種過程是永無止盡的,但在這之中我們又前進了一半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