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 拾書所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 269 元 原價 340
別把「憂鬱」當「失智」,錯過黃金治療期
在台灣,每5個老年人就約有1人罹患憂鬱症,
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審訂推薦

會老是自然,但憂鬱不該是應然。
倘若一個人因老化,而無法愛變得如此的自己,
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就成了老年憂鬱的好發族群。

老年憂鬱因症狀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視或誤解,
讓我們開始認識它、發現它,幫助身邊的長者穿越情緒黑潮,
這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關懷推薦
詹鼎正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朱為民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陳亭秀 永平身心診所所長
葉雅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郭慈安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人、企管顧問
張曉卉 康健雜誌總編輯

你身邊的老人家,也有這樣的狀況與問題嗎?
食欲不振、睡眠斷斷續續、不想出門、覺得身體這疼那痛
→上了年紀都會這樣吧,這也沒辦法……
記性越來越差,有時突然恍神,還會懷疑別人想陷害他
→不會是失智了吧?這該怎麼辦?
在以為只是老化、或擔心已經失智之前,
我們或許該考慮另一種可能性――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的主要成因,是大腦退化的〈生理因素〉和老年人承受失落體驗的〈心理因素〉交相作用所致。而潛在的危機是,老年憂鬱症的特有症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失智症的認知障礙、或只是自然的老化現象,如果忽視不理、或偏離了治療方向,老人家就可能長期承受身心煎熬,甚至真的發展成失智症。

老年精神科專業醫師和田秀樹,詳盡說明老年憂鬱症的身心病因和判別症狀,並將其和失智、譫妄等常見的老年認知障礙進行解說比較,同時提供主要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知識。在「老老照護」漸已成形的台灣社會,對於老年憂鬱症患者,以及擔負照顧責任的配偶伴侶或中壯年子女,本書都希望給予必要的支持與指引,為打造更友善的醫療、照顧和生活品質而努力。

【關於老年憂鬱症,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老年人不只會失智,也會憂鬱,只要開始老化,人人都是憂鬱預備軍
◎老年憂鬱常以身體不適的症狀呈現,也會有妄想、記憶衰退等認知障礙
◎同樣是健忘,老年憂鬱症和阿茲海默症的差別在於「病識感」
◎老年憂鬱症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成為失智症的前兆
◎老年憂鬱症對患者和照顧者的身心考驗,比失智症更為嚴苛……

【預防老年憂鬱症的必備基礎知識】
◎現在的老年人都比想像中年輕,不要輕易將憂鬱症狀概括成老化現象
◎「忍耐」會使人老化,無論幾歲都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
◎人際往來、照顧孫子、玩通訊軟體……創造讓長者找到生活目標的環境
◎放下二分法思考和滿分主義,訓練自己容許灰色地帶的存在
◎散步、運動、曬太陽――有意識地養成增加血清素的生活習慣
◎享用美食,可預防情緒老化;保養臟器,對容貌和大腦都有助益
◎收集醫療資訊做好準備,找到「心靈的家庭醫師」……


本書特色
◎台灣少見的【老年憂鬱症】醫療保健專書
老年醫療書籍多聚焦於失智症或抗老化防治,本書則為理想的入門讀本,呼籲大眾對於老化造成的幽微心理衝擊,有更正確的認知、更敏銳的察覺。
◎理性專業的解析中兼具人性化的照護思考
作者論理清楚明確、文筆平易近人,除針對老年憂鬱症的防治完整說明,也適時表達對高齡者身心照護的務實觀點和醫者關懷。
◎對於老年醫療與老人心理,我們都需要重新認知
時代進步延緩了身心老化,我們對老人的認知卻仍框限於刻板印象。即使已步入人生最後階段,老年人仍應享有肯定自我的生活權利與尊嚴,本書給予的提醒,讓我們在面對老化、與長者相處、擔負照顧工作時,都能以更貼近高齡者實際需求的角度來思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