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 | 拾書所

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

$ 432 元 原價 480
◎從比較性的學術觀點,一窺當代台灣建築從日治到戰後時期的建構與演變
◎圖文並茂!超過350幅案例圖像解說,在城市與建築樣貌中感受歷史的深度
◎論述精彩!指標性經典建築研究碩果,剖析統治嫁接意識和轉化在地特色的內涵
◎每章均有豐富註釋與書末附錄關鍵字索引,便於讀者深入研究及快速查找
在本書之前,我曾在2013年出版的《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民族》中,自負地認為要承襲臺灣建築史研究的前輩,如日本學者藤島亥治郎、田中大作,以及臺灣學者李乾朗等人的臺灣建築史寫作大綱。換言之,在論述臺灣建築史時,藉由臺灣原住民族的基層文化、閩粵移民的漢族文化、西方殖民文化與日本殖民文化的四重性,來思考並建構臺灣的建築文化。

導入臺灣的建築文化或許有先來後到的順序,但是以這樣並列四種異民族的建築特性,視其在臺灣留下相同或相異文化面向的基本研究作為解析臺灣建築史的觀點,可以說是再自然不過了。正因如此,不論主觀的喜惡,即使在殖民政府撤離臺灣五、六十年後,仍然無法超脫上述日人所建構的臺灣建築史異文化的四重性框架。這是緊緊依附在戰後臺灣建築史工作者身上,揮之不去且難以擺脫的宿命。

在本書計畫之初,原本亦是遵循上述並置文化四重性的觀點,企圖論述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所建構的建築文化。但在真正撰寫完成之後,卻形成了以清朝臺灣都市空間在日治時期的延續、在臺灣出現的帝國建築與帝國大學校園,與戰後「明清宮殿建築復興樣式」的討論等三個核心課題來鋪陳著書的內容。

其主要原因是在寫作的過程當中,發現要論述臺灣的建築史時,其旁側或是外在,總是存在一股巨大的、強勢的,或是被認為是先進的他者文化,雖然對於建構臺灣建築文化都深具影響力,但同時,亦如一道高牆聳立在面前,嚴重阻礙了尋找臺灣主體性的工作。因為這樣的相似性,所以本書將戰後臺灣建築界的主流課題,也就是中國建築的現代化問題,同時也是「明清宮殿建築復興樣式」在臺灣發展的歷史,一併放入面對與思考,並將書名的副標題定為統合兩者的「他者與臺灣」。

經過這樣的調整後,發現前書《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民族》其實是在找尋與確認臺灣建築史的根源,亦即古代中國南方與原住民族所分布的範圍,包括東南亞、南太平洋在內的南島語族。此本《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則是陳述臺灣在找尋建築主體性的發展路程,宛如處在日本與中國的兩個大國所設定的迷宮之中,使得這個歷程,格外辛苦。

事實上,當《他者與臺灣》撰寫完稿之後,突然發現已經不再在意所謂的臺灣建築文化的並列四重性問題,內心湧現的強烈慾望,是企圖去尋找臺灣的主體性,或是強烈地祈望臺灣的主體性能夠毅然存在於這樣嚴苛的環境之中。或許接下來的臺灣建築史寫作目標,要定在找尋臺灣主體性之旅,將更有意義。

《他者與臺灣》的著書計畫之所以能夠完成,要感謝國立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特別是後者扮演著助產士的角色,因為有了具體的出版計畫,讓本書在編輯過程中的各個階段能夠順利進行。若不是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了臨門一腳的協助,本書將會延宕時日,不知何時才能付梓問世。再者,幸賴藤森照信、岸田省吾、王大閎、傅朝卿、堀込憲二、黃俊銘、王俊雄、徐明松、黃士娟、郭文亮、凌宗魁、袁藝峰、王茂同等諸位先生,以及南天書局、東京大學博物館、東京大學圖書館與內田祥三家族等無償提供許多精采的圖片,讓本書內容更為完整,在此謹致上我最深刻的敬意與謝意。
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做為銜接傳統與現代,投入「空間母語建築書系」策劃出版,試圖從:
「空間足跡」探索當代建築承接傳統的變革,
「空間留聲機」梳理歷史長流的經典建築,以及
「空間寰宇」放眼世界建築的空間母語,
三個建築向度演繹臺灣建築的縱深。

本書《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為「空間留聲機」系列的第一本書。作者黃蘭翔教授從比較性觀點切入臺灣建築的脈絡表現,探討自日治至戰後時期,異文化匯集在這塊土地的多重交會與拉鋸,進而以具反省力的學術論述,鋪陳出有助於更深度認識臺灣建築身分的未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