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地上的怪胎: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探究(簡體書) | 拾書所

華夏大地上的怪胎: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探究(簡體書)

$ 449 元 原價 516
本書所述“偽軍”,指日本在1931-1945年侵華戰爭期間,通過扶植的偽政府將漢奸及國民黨投敵武裝組成的軍隊。“偽軍”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採取“以華制華、分而治之”政策的產物,在當地日本佔領軍監控下成立,聽命於日軍並受其嚴密控制,為日軍的侵華戰爭服務。
日本帝國主義從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投降,先後在我國扶植了許多偽政府組織。主要有:以溥儀為首的“滿洲(帝)國”,以殷汝耕為首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以王克敏、王揖唐等為首的“華北臨時政府”,以德穆楚克棟魯普為首的“蒙疆聯盟自治政府”,以梁鴻志等人為首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和以汪精衛為首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等。後來,“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併入“華北臨時政府”,“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併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40年3月,在日軍的導演下,又將華北與南京兩個偽組織合併。此後,“華北臨時政府”改稱“華北政務委員會”,名義上雖屬南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但實際上是獨立的。以上各個偽組織都組建有大批“偽軍”,其中以汪精衛偽政府最多,實力也最大。各偽政府的“偽軍”由於所處地區不同,其編制形式、組織情況、數量和戰鬥力亦有很大差別。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為日寇充當炮灰的“偽軍”數逾百萬,人數之多,猶如過江之鯽。
目前關於偽軍的圖書資料,單獨、零散研究的不少,如汪精衛偽軍等,但將全國的偽軍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還不多。本書約25萬字,共分五部分。分別為:一、偽“滿洲(帝)國”軍隊;二、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軍隊;三、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軍隊;四、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軍隊;五、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隊; 每一部分都包括偽軍的建軍、編制、主要罪行或作戰行動、結局或最後的去向等內容。力求通過對偽軍從產生到消亡過程的介紹,使讀者產生思考:是什麼因素促使如此之多的中國人為自己的敵人服務呢?進而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國民黨執政統治有所瞭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