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收錄111首截句小詩,搭配攝影師鐘永和的霧淞雪景,與詩人林煥彰親筆手繪的「魚非魚」插圖,展現創作的隨心所欲。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這本小詩集,計收錄111首,書名就取為《林煥彰截句──截句111,不純為截句》。「111」是永遠的開始,詩人認為「我永遠在探索」。
小詩是林煥彰常常在寫的一種形式的作品,他把近十年來寫的、合乎「截句詩」四行以內的做了一次整理。對他而言「截句詩」是:
截句,不純為截句;三四行而已。
顛三倒四,隨心所欲;三四行而已。
少少寫心事,不寫也可以;小詩也。【自序】截句111,不純為截句/林煥彰
小詩是我常常在寫的一種形式的作品,這本小詩集,不在自己計劃出版之列。年初自己設定想編輯出版一套自選集的事,因此耽擱了!因為詩人好友白靈催生的動力超強,他要我也編一本參加他和蕭蕭提倡的「截句詩」創作行列,我只有遵命把近十年來寫的、合乎「截句詩」四行以內的部分東西整理出來,湊成這本薄薄的小詩集,計111首,書名就取為《林煥彰截句──截句111,不純為截句》。
白靈和蕭蕭都是我所尊敬、敬佩的著名詩人和詩學評論家;從他們年輕開始,直至現在,我沒有改變我對他們的成就和敬重的看法,只有增加。
白靈和蕭蕭自去年提倡「截句詩」創作後,我沒表示跟進,也沒反對,原因是本來我也喜歡寫小詩,從年輕開始;但我所鍾愛的小詩,比「截句詩」多了二行;我提倡六行小詩(含以內),從2003年元旦起,在泰國、印尼我執編的兩個《世界日報》副刊開闢「刊頭詩365」專欄,公開徵稿,天天見報;並從2006年7月1日起,在曼谷先成立「小詩磨坊」,後來也希望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地區跟進,每年出版一本同仁作品合輯《小詩磨坊》專集,可惜新馬兩個國家地區的同仁都只各出版一輯就停了,只有泰國迄今仍如期年年七月推出,由我主編的《小詩磨坊.泰華卷》詩集;同仁也由原先的「7+1」八位,增加到十三位;今年已出版第十二輯。
小詩,多小才算小?未有定論,也不必定下規範,自己喜歡,認真寫就是了!
近年,我常接受朋友委託,為他們指定題材寫詩;寫作這類作品,我常會自我設定,以小詩為主,尤其是系列的組詩,感覺小詩比較適合做規範性的思考寫作,寫來較能得心應手,一首接一首,不僅不影響延誤交卷期限,也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種成就感,而且不會影響自我要求詩的最低標準出現;我整理這些東西,恰好算是符合了白靈和蕭蕭要推廣的「截句詩」四行形式,在這裡我就可以拿出現成的東西來交卷,如「輯一」《霧淞.語花》16首,是應邀為著名攝影家鐘永和先生「吉林霧淞」攝影作品展而寫;吉林、松花江是我沒有去過的地方,霧淞是什麼景象,我也沒有機會見過,完全是憑著照片上的畫面給我的感覺,寫我個人當下的心境;而名家攝影作品,畢竟是有它成功的藝術魅力,能喚起我的特殊感受悟性。這卷作品,雖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和平時一般寫作思維習慣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但我都還覺得滿順手,很開心有了不同的寫作經驗,可當作自我訓練的另一種創作方式。
至於「輯二」2007至2014的作品,28首;「輯三」2015和2016的作品,18首;「輯四」2017,16首,以及「輯五」2018,33首,是從我平時寫作的部分小詩(六行以內)中挑出來的;基本上,其形式我是沒有受到所謂「截句」的概念影響,自然也就無所謂「截句」的規範,只是我長久以來寫小詩習慣了,直覺因為內容需要,寫當下所該寫的由內容來決定行數和形式,自然而然就有了這些現成的東西。
以上是我對自己寫小詩的緣由做出了這些交代,希望自己也算是白靈、蕭蕭積極提倡、推動「截句詩」創作者的同行之一;在此有機會被列入這一波「截句」詩集大翻轉出版之際,誠懇祝賀「截句詩」在華文詩壇上繼續大放光彩,成為小詩的主流之一。
(2018.08.07/10:48研究苑)
────
【截句詩系第二輯總序】「截句」/李瑞騰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之初,我曾經寫過一本《水晶簾捲──絕句精華賞析》,挑選的絕句有七十餘首,注釋加賞析,前面並有一篇導言〈四行的內心世界〉,談絕句的基本構成:形象性、音樂性、意象性;論其四行的內心世界:感性的美之觀照、知性的批評行為。
三十餘年後,讀著臺灣詩學季刊社力推的「截句」,不免想起昔日閱讀和注析絕句的往事;重讀那篇導言,覺得二者在詩藝內涵上實有相通之處。但今之「截句」,非古之「截句」(截律之半),而是用其名的一種現代新文類。
探討「截句」作為一種文類的名與實,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就其生成而言,「截句」從一首較長的詩中截取數句,通常是四行以內;後來詩人創作「截句」,寫成四行以內,其表現美學正如古之絕句。這等於說,今之「截句」有二種:一是「截」的,二是創作的。但不管如何,二者的篇幅皆短小,即四行以內,句絕而意不絕。
說來也是一件大事,去年臺灣詩學季刊社總共出版了13本個人截句詩集,並有一本新加坡卡夫的《截句選讀》、一本白靈編的《臺灣詩學截句選300首》;今年也將出版23本,有幾本華文地區的截句選,如《新華截句選》、《馬華截句選》、《菲華截句選》、《越華截句選》、《緬華截句選》等,另外有卡夫的《截句選讀二》、香港青年學者余境熹的《截竹為筒作笛吹:截句詩「誤讀」》、白靈又編了《魚跳:2018臉書截句300首》等,截句影響的版圖比前一年又拓展了不少。
同時,我們將在今年年底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合辦「現代截句詩學研討會」,深化此一文類。如同古之絕句,截句語近而情遙,極適合今天的網路新媒體,我們相信會有更多人投身到這個園地來耕耘。
這本小詩集,計收錄111首,書名就取為《林煥彰截句──截句111,不純為截句》。「111」是永遠的開始,詩人認為「我永遠在探索」。
小詩是林煥彰常常在寫的一種形式的作品,他把近十年來寫的、合乎「截句詩」四行以內的做了一次整理。對他而言「截句詩」是:
截句,不純為截句;三四行而已。
顛三倒四,隨心所欲;三四行而已。
少少寫心事,不寫也可以;小詩也。【自序】截句111,不純為截句/林煥彰
小詩是我常常在寫的一種形式的作品,這本小詩集,不在自己計劃出版之列。年初自己設定想編輯出版一套自選集的事,因此耽擱了!因為詩人好友白靈催生的動力超強,他要我也編一本參加他和蕭蕭提倡的「截句詩」創作行列,我只有遵命把近十年來寫的、合乎「截句詩」四行以內的部分東西整理出來,湊成這本薄薄的小詩集,計111首,書名就取為《林煥彰截句──截句111,不純為截句》。
白靈和蕭蕭都是我所尊敬、敬佩的著名詩人和詩學評論家;從他們年輕開始,直至現在,我沒有改變我對他們的成就和敬重的看法,只有增加。
白靈和蕭蕭自去年提倡「截句詩」創作後,我沒表示跟進,也沒反對,原因是本來我也喜歡寫小詩,從年輕開始;但我所鍾愛的小詩,比「截句詩」多了二行;我提倡六行小詩(含以內),從2003年元旦起,在泰國、印尼我執編的兩個《世界日報》副刊開闢「刊頭詩365」專欄,公開徵稿,天天見報;並從2006年7月1日起,在曼谷先成立「小詩磨坊」,後來也希望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地區跟進,每年出版一本同仁作品合輯《小詩磨坊》專集,可惜新馬兩個國家地區的同仁都只各出版一輯就停了,只有泰國迄今仍如期年年七月推出,由我主編的《小詩磨坊.泰華卷》詩集;同仁也由原先的「7+1」八位,增加到十三位;今年已出版第十二輯。
小詩,多小才算小?未有定論,也不必定下規範,自己喜歡,認真寫就是了!
近年,我常接受朋友委託,為他們指定題材寫詩;寫作這類作品,我常會自我設定,以小詩為主,尤其是系列的組詩,感覺小詩比較適合做規範性的思考寫作,寫來較能得心應手,一首接一首,不僅不影響延誤交卷期限,也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種成就感,而且不會影響自我要求詩的最低標準出現;我整理這些東西,恰好算是符合了白靈和蕭蕭要推廣的「截句詩」四行形式,在這裡我就可以拿出現成的東西來交卷,如「輯一」《霧淞.語花》16首,是應邀為著名攝影家鐘永和先生「吉林霧淞」攝影作品展而寫;吉林、松花江是我沒有去過的地方,霧淞是什麼景象,我也沒有機會見過,完全是憑著照片上的畫面給我的感覺,寫我個人當下的心境;而名家攝影作品,畢竟是有它成功的藝術魅力,能喚起我的特殊感受悟性。這卷作品,雖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和平時一般寫作思維習慣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但我都還覺得滿順手,很開心有了不同的寫作經驗,可當作自我訓練的另一種創作方式。
至於「輯二」2007至2014的作品,28首;「輯三」2015和2016的作品,18首;「輯四」2017,16首,以及「輯五」2018,33首,是從我平時寫作的部分小詩(六行以內)中挑出來的;基本上,其形式我是沒有受到所謂「截句」的概念影響,自然也就無所謂「截句」的規範,只是我長久以來寫小詩習慣了,直覺因為內容需要,寫當下所該寫的由內容來決定行數和形式,自然而然就有了這些現成的東西。
以上是我對自己寫小詩的緣由做出了這些交代,希望自己也算是白靈、蕭蕭積極提倡、推動「截句詩」創作者的同行之一;在此有機會被列入這一波「截句」詩集大翻轉出版之際,誠懇祝賀「截句詩」在華文詩壇上繼續大放光彩,成為小詩的主流之一。
(2018.08.07/10:48研究苑)
────
【截句詩系第二輯總序】「截句」/李瑞騰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之初,我曾經寫過一本《水晶簾捲──絕句精華賞析》,挑選的絕句有七十餘首,注釋加賞析,前面並有一篇導言〈四行的內心世界〉,談絕句的基本構成:形象性、音樂性、意象性;論其四行的內心世界:感性的美之觀照、知性的批評行為。
三十餘年後,讀著臺灣詩學季刊社力推的「截句」,不免想起昔日閱讀和注析絕句的往事;重讀那篇導言,覺得二者在詩藝內涵上實有相通之處。但今之「截句」,非古之「截句」(截律之半),而是用其名的一種現代新文類。
探討「截句」作為一種文類的名與實,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就其生成而言,「截句」從一首較長的詩中截取數句,通常是四行以內;後來詩人創作「截句」,寫成四行以內,其表現美學正如古之絕句。這等於說,今之「截句」有二種:一是「截」的,二是創作的。但不管如何,二者的篇幅皆短小,即四行以內,句絕而意不絕。
說來也是一件大事,去年臺灣詩學季刊社總共出版了13本個人截句詩集,並有一本新加坡卡夫的《截句選讀》、一本白靈編的《臺灣詩學截句選300首》;今年也將出版23本,有幾本華文地區的截句選,如《新華截句選》、《馬華截句選》、《菲華截句選》、《越華截句選》、《緬華截句選》等,另外有卡夫的《截句選讀二》、香港青年學者余境熹的《截竹為筒作笛吹:截句詩「誤讀」》、白靈又編了《魚跳:2018臉書截句300首》等,截句影響的版圖比前一年又拓展了不少。
同時,我們將在今年年底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合辦「現代截句詩學研討會」,深化此一文類。如同古之絕句,截句語近而情遙,極適合今天的網路新媒體,我們相信會有更多人投身到這個園地來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