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花第75期:叛逆者 | 拾書所

字花第75期:叛逆者

$ 270 元 原價 300

繼「目擊者」後,改版《字花》聚焦第二種人間處境:叛逆。

叛逆離不開行動,其實也離不開體制和權力,兩年前由民間走進議會的朱凱迪,對抗爭方式的轉變有甚麼新體會?他在專訪中,從個人的抗爭前史暢談到如何打破叛逆本身的框限,在在透射出艱難時局下對個體與集體、叛逆與順服的獨特思路。要知道,叛逆也有「譜」,馬傑偉為大家整理社會異類的文化想像,其中叛逆的光譜最為浮動,背後可能只是反映著鞏固主流的儀式。詩必須另闢蹊徑,奚密細讀顧城和夏宇的兩首詩,反抗的氣質體現了先鋒的精神。游靜和崔舜華,前者以詩寫出破框之難,後者深入獨行的拉扯,無疑提醒了內省作為長久抗世的方法。從空間著眼,在高度資本化的城市叛出自己的空間有多大可能?小西道出困境,也總結了一些重要的實踐經驗。俞若玫與李屏瑤精采的短篇,對世道的營造既魔幻又赤裸,各自觸碰了叛逆者系譜的兩端。至於文晶瑩和黃永生的藝術創作,則以破格的批判形式,彰顯了反叛也可以是一種餽贈。

今期Book B,重點推介潘國靈對黃碧雲名篇〈失城〉的續寫,二十年後,巴赫大提琴無伴奏仍然獨奏著,詹克明的女兒、陳路遠和伊雲思的命運又怎樣?謝曉虹特約撰文,解讀西西的多聲道新作《織巢》,同樣不能錯過。

誰闖進了「法則的叢林」?今次「起格」徵稿,四位作者從不同角度挑戰成見,重設規則。畫家林建才,則從董啟章《安卓珍妮》看到模擬的可能,別出心裁地手繪鏡像。專欄部分還有崑南從星相角度,剖析林燕妮生前的死亡陰影。三個常設欄目,「香港文學開引號」帶大家飛越「意識流」上空,吃一碗「三及第」;「交換飄流」以「門」為題,三位年青作家繼續穿越;「四手聯彈」邀來羅貴祥和沈雙,從氣候變化和劉以鬯切入「世界文學」這話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