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源自中國南方,並且很早就進入到了北方,但北方的稻作一直處在時斷時續的不穩定狀態。10世紀以後,受到北方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南方稻作技術,在有識之士倡導和國家政策鼓勵之下,經過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種方式和路徑傳入北方,然而受到自然、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進入北方的南方水稻技術,雖然先天帶有北方的基因,但卻未能在北方得到廣泛的認同和接受,未能獲得對於北方來說也同屬外來作物小麥一樣的成功。土著化和流動性成技術本地化的障礙。然而,我們也看到,10至19世紀,中國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晉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發展,它們分別代表中國北方稻作發展的三種模式,即傳統文化模式,皇家政治模式和軍事屯田模式。這三種模式雖各有特點,又都受到中國南方稻作技術的影響,或是在“法式”南方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