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男孩 | 拾書所

美麗男孩

$ 360 元 原價 400

「我一直以為保持警覺和付出愛就可以確保我的孩子擁有像樣的人生,
但我已經學到,這並不足夠。」

當愛不足以保護家人,我們還能怎麼辦?
一部坦承到讓人心痛的真實回憶錄。一段父親陪伴孩子走過戒毒的旅程。

電影「美麗男孩」原著——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提摩西‧夏勒梅、奧斯卡提名史提夫‧卡爾 攜手主演

※電影另一改編原著、兒子尼克‧薛夫的回憶錄《無處安放》,同步出版。

2005年知名記者大衛‧薛夫將自己身為上癮者父親的心境,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我的嗑藥兒子〉一文引發熱烈迴響,打動無數讀者。「經歷尼克吸毒後,我體悟到身為父母幾乎任何事都可以忍受。」曾採訪過無數名人的他,以約翰‧藍儂的歌曲當作書名,寫下兒子尼克自出生到嗑藥成癮,幾乎影響整個家庭的心路歷程。本書2008年出版後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隔年大衛‧薛夫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這部回憶錄不僅是一個有上癮者家庭的真實寫照,記者出身的他更涉入用藥文化及毒品泛濫等議題;揭露一名人父的筋疲力盡之餘,也從創傷與心理層面,尋求堪稱被上癮者摧毀的家庭復原的可能性。2018年更因同名改編電影上映,本書重回《紐約時報》暢銷榜,銷售僅次於《人類大歷史》,足見本書在當代美國深具影響力。


「我美麗的男孩發生了什麼事?」「我的家發生了什麼事?」
大衛.薛夫沉痛地度過兒子尼克染上毒癮與嘗試戒毒的艱辛旅程,而在旅程中的每一刻,這些折磨人的問題始終縈繞不去。面對嗑藥兒子,作者寫下:「重要的是療傷,而非責怪。我們有可能超越責怪的層次嗎?」真切地刻畫出父母愛著似乎無藥可救的子女時,雲霄飛車般的劇烈情感起伏。

2005年,全美有36,000人死於吸毒過量;2013年這個數字大約是40,000;到了2017年卻將近有64,000人。換句話說,平均每日每小時有8人死於吸毒過量。青少年用藥實為當前社會最關切的議題,本書見證了上癮者與其陪伴者共同走過的旅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