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 | 拾書所

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

$ 234 元 原價 260
本書特色
1.這是一部以詩論詩的詩集,採用「後設」書寫技法,試圖與原始文本(詩人詩集)進行對話、辯詰,翻陳、出新,呈現作者的詩想與美學。

2.詩集所展現的,不僅是個人對詩的熱切投注,也是對詩強烈的企圖心與自我要求。【自序】
詩人與他們的詩人夢/王厚森

《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是我的第三部詩集,也是一本暗自潛伏了十多年,才終於大功告成的勉力之作。所謂的「論詩詩」,根據嚴忠政兄在《臺灣當代「論詩詩」的後設書寫》中的說法,指的「是一種以詩歌本身為陳述對象,透過詩人現身說法,指陳其詩、其人、其事,表現為一種『以詩歌來指涉詩歌』的書寫形態,因此它的出現特別具有語言的『後設』功能,同時也在後設的層面上,有更多的自我意識。」「後設」(meta)的概念,點出了這種書寫型態自我指涉的特性;而所謂的「以詩歌來指涉詩歌」,不僅限於「以詩論詩」的「論詩」之作,凡是「詩寫詩人」,或在內涵上有關詩人的(自我)再現、評述他人、追悼已故詩人、感懷詩人等作品,都其範圍與界定中。
在我長年的觀察中,詩人們多半偏好書寫論詩之作。有時談的是詩創作的原理、原則,有的是描摹寫詩的過程與想法,有的則是借詩來談論自己欣賞、喜愛的詩人或詩作。至於我自己,從十多歲開始寫詩以來,就相當喜歡書寫這類的作品。記憶中最早寫下的一首「論詩詩」,應該是第一本詩集《搭訕主義》中所收錄的這首〈思索〉:

明明是,某些我敲打的文字
暗自構築了意義
意義卻是黑夜突來的
殺手
而我必然驚愕,舉劍
在針縫的思索空間裡
拙劣躲閃一再的凌厲攻勢
摩西般的設想出
神奇、靈巧、完美
然而,我亦是一切的母親
亦是每個午夜編織著
毛衣的那雙巧手
啊,在我殘忍的刺向
親愛的我的孩子
我便明瞭 所有的愛
所有的愛都是一種無藥可救的
耽溺

這首作品最早寫於剛開始琢磨詩藝的大學二年級,後經多次修訂而成稿,寫的是寫詩時的矛盾情緒,以及苦思不得最終卻柳暗花明的心情。在那之後,我又陸續寫下不少論詩詩,在出版於2011年的《搭訕主義》中,最起碼就有〈詩人〉、〈血的可能〉、〈太平洋詩歌節聽鯨向海談詩有感〉、〈我無以名狀的疼痛─記一首壞詩後的悲傷〉、〈冬午〉、〈。〉、〈《銀碗盛雪》讀罷〉、〈懷林燿德〉、〈《流浪玫瑰》讀後〉、〈讀詩記事〉、〈一尾超現實的魚─詩誌「風車詩社」楊熾昌〉等作是在論詩、論詩人與詩作。只是這個時期的這些作品,大多是興致來時偶一為之,並沒有創作上的自覺或企圖。
到了2014年《隔夜有雨》出版時,我已經開始有意且大量的替自己閱讀過的詩作撰寫讀後詩。這部詩集的名稱,就來自於集子的首作〈隔夜有雨─《向陽詩選》讀後〉;而裡頭的82首詩作中,就有27首論詩之作,其數量不可謂之不多。其中,六行詩〈詩的誕生〉,最能代表當時夜半寫詩的心情:

夜在窗口徹夜打呼
揚起海的輕浪
震碎一地
光的寂靜
你在夢裡走來
預言如詩

在《隔夜有雨》完成出版後,我開始有了創作一本「論詩詩」集的想法。可惜的是,在學院裡諸事繁雜,能夠寫作的時間被壓縮不少,加之以自己的疏懶,花了快五年的時間才陸續完成集子裡的作品。這本詩集分為五卷,共收錄詩作67首,其中「卷五 已讀」的13首是前兩部詩集中的舊作,另外的54首是這幾年所寫且一再修訂的新作。
這詩集中五卷的命名,代表的是我這幾年一直關注在心的一些關鍵詞,諸如「青春」、「詩人夢」、「島嶼」、「時光」、「年代」等等。所寫的這些詩人與詩集,顯現的也是我這幾年的閱讀興趣與經驗。想要說的,大概就是每個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詩人夢,能夠與眾多築夢者一起同行,實在是一件幸福不過的事。按照慣例,這本詩集要獻給最親愛的,以及還不親愛卻也可愛的朋友們,願詩都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存在。

【推薦序】
讀《讀後》之後/向陽

《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是一部很獨特的詩集。獨特之一,是這部詩集從頭到尾均以詩人詩集為書寫標的,是一部以詩論詩的詩集,開創了台灣新詩集出版的首例;獨特之二,是這部詩集以詩論詩的同時,也採用「後設」書寫技法,試圖與原始文本(詩人詩集)進行對話、辯詰,翻陳、出新,呈現作者的詩想與美學。因此,這是一部兼具詩論詩、後設詩特色的詩集。
......

【推薦序】
讀後X獨厚―王厚森及其「論詩詩」/李桂媚

從第一本詩集《搭訕主義》開始,王厚森就展現了「詩寫閱讀」的創作特色,展讀詩集、小說或電影,詩人不只是一名觀看者,更是一位觀察家,因此,他在閱讀之後寫下詩作,以詩向世界發聲。第二本詩集《隔夜有雨》延續著這樣的特色,大量收錄讀詩系列詩作,到了第三部詩集,更是直接以《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為書名,整本集子都是「論詩詩」,顯見詩人「以詩論詩」的企圖。
......

【推薦序】
意象的重塑與創造/陳謙

《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是本名王文仁的第三部詩集,作品以「論詩詩」為基礎寫就。比起杜國清曾以詩論、詩評、詩論詩三個部分合輯出版的《詩論.詩評.詩論詩》(2010)更具挑戰且篇幅完整。《台灣詩學季刊》三十五期曾由李瑞騰老師策劃了「以詩論詩」專輯(2001.06),觀其內容最多有人寫到陳黎的單篇作品〈戰爭交響曲〉外,其他皆是詩人對一己詩作詩觀的感懷或功能主題等展開,而王厚森的企圖,以一首詩談論一部詩集,更是創造了一款新穎的創作型態,其以一部詩集的方式來隆重呈現,更見其對詩藝的追求與恆心。
......

【推薦序】
如果在冬夜,一個詩人:已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姚時晴

2014年,我在王厚森的第二本詩集《隔夜有雨》的推薦文中寫道:《隔夜有雨》中的輯二「見與不見」泰半是詩人的讀詩/書筆記。此輯總共匯集了十八本詩人閱讀過的書籍和詩集,用「以詩論詩」的方式對這些閱讀過的文字進行再創作的可能性。文學史裡向來有「以詩論詩」、「以詩答詩」的古例,現代詩中也不乏「以詩涉詩」、「以詩誌詩」的詩作。但是像這樣集中火力,將十八本書籍的閱讀發想統合在一個章輯中卻是少見。王厚森試圖以自己的語言擷取閱讀過程的所有靈光乍現,重新創造出屬於個人文字的獨特視界。這些再創作後的詩文,一方面是詩人(讀者)與原作者間靈思接合或意識扞格的奇異甬道;另方面,也是詩人再創作後新開闢的獨立幽曲蹊徑。
......書籍簡介
《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是詩人學者王厚森的第三部詩集,收入以詩論詩的「論詩詩」共67首。名為「讀後」,既指這些作品來自於讀詩之後的心得與反饋,也反映了詩人對生命和創作議題的深度思考。

全書五卷。卷一「青春詩人夢」是對年輕詩人及同齡作者的關注;卷二「島的日常與非常」,是向詩壇前行者致敬之作;卷三「獨立時光年代記」從時間、空間的思維切入,思辨人文與地景的相互關係;卷四「岸與案」書寫對象涵括海外作家與作者本人,既與外界對話,亦向內反思;卷五「已讀」則為前兩部詩集中的舊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