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醫都被認為在代謝綜合征的論治中具有優勢,但是翻閱現已出版的書籍和論文,對於代謝綜合征各個組分的治療,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往往分而治之,有只治其標、不治其本的弊病,如高血糖就降血糖、高血脂就降血脂、高尿酸就降尿酸……治療與認識上往往忽略了它們是代謝綜合征下的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這種治療方法還是很難體現中醫的優勢所在,使人們對於代謝綜合征的認識有如空中樓閣,而無實際意義。縱觀中醫發展史,歷代醫家對脾癉的病因病機、證候演變及整體辨治規律缺乏系統全面的認識。脾癉除進展為消渴(2型糖尿病)外,還可引起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痛風等疾病,若進一步發展會導致一系列引發嚴重後果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可見,脾癉的整個病程與西醫代謝綜合征極為相似。目前,西醫認識到胰島素抵抗、氧化應激、低炎症狀態是孳生代謝異常的“共同土壤”; 然而對代謝綜合征的治療,也只能針對其單獨發生的症候群(治標),缺少整體治療方案和早期干預措施,代謝綜合征的臨床意義之一就是引起了疾病防治思想的革命化,以代謝綜合征各成分為防治靶點的多危險因素綜合防治新策略思想的形成與確立經歷了幾十年的反復認識過程,而中藥方劑所具有的“多靶點、整體綜合調節”的優勢以及中醫學既往對於整體功能性失調病證的有效治療經驗表明中醫藥在該領域中將大有作為。中醫藥的治療是從整體觀念著手,針對發病個體臨床特徵,從病因病機、辨證分型論治,具有一定的優勢。研究證實中醫為主多學科綜合防治體系在降壓、降糖、調節血脂,減輕體質量等方面均優於單純的西醫治療,認為中藥能多靶點綜合系統地改善胰島素抵抗、調節血脂、保護受損的內皮細胞、治療炎症狀態和抑制高凝狀態等。因此,從脾癉角度認識代謝綜合征,不僅恰當,而且十分必要。仝小林教授針對現代醫學尚無法使代謝綜合征“整體瓦解”的難題,以中醫整體觀為指導,系統提出代謝綜合征“脾癉”理論,實現對肥胖及血糖、血脂、血壓、尿酸異常多代謝紊亂的整體治療。脾癉理論明確了肥胖是代謝綜合征複雜症候群的共同源頭,為從源頭上治療代謝綜合征提供了理論依據,即從肥胖入手、早期干預(治本)代謝綜合征,未病先防,突出“治未病”思想;既病防變,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等疾病及併發症的發生;治病求本,充分認識到脾癉的病理特點以及病機轉化規律,彰顯中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