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45期(107/09) | 拾書所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45期(107/09)

$ 176 元 原價 200
本期學刊收錄文章4篇,包含2篇研究論文、2篇研究報告,題材涵蓋豐富,包括《文化資產保存法》有關中央專屬與地方自治權限之分配、公有文化資產概念的探討、金門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以及流體力學在文化資產預防性保存上地應用等多元議題。
 〈論《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央與地方立法權限劃分及立法密度問題〉一文以《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地方制度法》之立法發展,探討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在文化事務上的權責分配,文中主張我國可參考聯邦國家文化資產保存體制從「由下而上的地方治理」方式出發,尊重文化資產於各地區的差異,進而制定適宜的文資保存及利用方式,打造平等參與之多元文化環境。
 〈文化資產預防性保存之環境檢視:以屏東五溝水聚落為例〉一文運用計算流體力學(CFD)數值模擬監測屏東五溝水聚落長年氣候狀況,並根據監測結果提出聚落建築預防性保存策略。硏究發現「溼度」是臺灣聚落建築群保存工作的重點,除了將與「溼度」相關的現代建築、違建及植栽過多等環境因子納入改善之外,文末亦提出曰常管理宜採取預先防範之方案,以減少再次修復的機會。
 〈「公有文化資產」概念的範圍與界限〉一文從《文化資產保存法》、《民法》、《公司法》等多元面向討論我國文資法中「公有文化資產」的範圍與界限,文中首先檢討我國法制中「私有」與「公有」分際,其次辨明「公有文化資產」與「私有文化資產」之概念範圍與區分實益,最後探討實務上相關法律問題,並提出《文化資產保存法》之修法建議。
 〈和平與和解:金門與馬祖戰地歷史及文化景觀保存的核心價值〉一文以人民的記憶及地方的視角討論金門與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的過程,藉此反思應如何彰顯戰地歷史及其文化遺產之普世價值。文中指出,未來金馬戰地文化景觀在申請世界遺產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在地居民的觀點和戰地社會的集體記憶,以及分析該地區文化景觀的類型與特色作為世界遺產的可能性外’也應以「和平與和解」作為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的核心信念,如此方能使金門與馬祖戰地成為化解衝突、促進理解且具有普世價值的珍貴文化遺產。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為目前國內唯一由官方主辦的文化資產專業學刊。本期「文資情報站」單元所報導的內容包括:1.〈首次「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圓滿落幕〉:文資局今年首次辦理「全國文化資產會議」,五至八月間陸續在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辦理12場分區論壇,共同研議未來文化資產治理的各種可能性;2.〈2018全國古蹟日一再造古蹟現場•散步小旅行〉:扣合今年歐洲遺產日主題「分享的藝術」(TheArtofDivision(Sharing)),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將古蹟日主題訂為「文化資產•世代傳承」,除強調青年在地參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國際趨勢,並搭配「再造歷史現場」的文化政策規劃系列活動,讓民眾親身體驗文化資產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廣度;3.〈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揭牌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傳習藝生結業證書頒證典禮〉:因應社會對現行文創園區轉型的期待,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致力讓文化創意與文化資產相輔相成,揭牌當曰並舉辦「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傳習生結業證書頒證典禮」,象徵透過薪火相傳讓文化資產永續傳承:4.〈《梨園戲樂:林吳素霞的南管戲藝人生》新書出版〉:林吳素霞老師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一南管戲曲」文化資產保存者,此部戲藝傳記中除描寫其奉獻於南管藝術的生命歷程,也宏觀地概述了臺灣南管藝術的發展史。
 本學刊以季刊型態出版,提供有關文化資產保存與硏究等相關領域的論文發表空間,舉凡與文化資產保存相關之公共政策、經營管理、硏究、修復、展示、考古、活化再利用、文化資產創意經濟、設施經營、社群組織、社會運動、人才培育和保存倫理等,都是本學刊所重視的議題,歡迎各界先進踴躍賜稿。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