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作者一路跟隨袁氏,將親見、親歷與親聞,且外人多半不得而知的袁氏「內幕」盡記述其中,如袁氏善於玩弄權術、食量驚人等,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
★本書收錄左宗棠、張之洞、甲午戰爭、立憲運動等政界名人與要事;郭沫若、梁漱溟等紀念作者的追悼文。喜愛清末民初歷史的讀者們別錯過!序
【導讀 張一麐與《古紅梅閣筆記》】/蔡登山
張一麐(一八六七-一九四三),亦作一麟,字仲仁,別署紅梅閣主、心太平室主人,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幼時有神童之稱。十二歲應童子試,即為秀才。光緒十一年考中舉人。甲午中日海戰,清軍慘敗,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倡言變法圖強,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各地也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麐等在蘇州倡設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張一麐錄取經濟特科,以候補知縣發往直隸擢用,遂得與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結下一生之緣。其時袁世凱開府北洋,力行新政,不遺餘力地擴張幕府,收羅人才。張一麐成了袁世凱的重要幕僚。
宣統即位,載灃當政,袁世凱因勢力過大威脅到清政權,以足疾為由被開缺回籍,張一麐沒有像其他幕僚一樣另投新主,而是舉家南返,退居故里。一九一一年,袁世凱被起用為內閣總理大臣,重建幕府,張一麐被召回京襄助。袁世凱當總統後,張一麐被任命為機要秘書。一九一四年,袁世凱撤銷國務院,設政事堂,政事堂下設機要局,以張一麐為總統府秘書長兼機要局長,成為袁世凱最親密的幕僚之一。
張一麐為人正直,慮事皆以民國大局為重,而不以北洋一系相拘束,自視為「北洋派中的非北洋派」,對袁世凱常以正言相規勸。袁世凱決心要稱帝,作為心腹幕友張一麐曾數次力勸袁「帝制不可強行,必待天與人歸……」,說到動情時幾乎掉下眼淚。見袁世凱不聽,勸諫的話語一次比一次加重,希望袁世凱不要受人蒙蔽,勿操切從事,而至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在袁世凱稱帝的問題上,二人的分歧無法調和,嫌隙越來越深,關係漸行漸遠,終至於分道揚鑣。
眼看帝制即將失敗,在起草取消帝制令的時候,袁世凱首先想到了張一麐,有時一天召張一麐三次談話,實際上並沒什麼重要話談。據說,袁世凱死前感到最對不住的人就是張一麐。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凱憂憤而卒,張一麐感其知遇之恩,痛哭一場,然後辭職南歸。張氏日後喟歎:「對於洪憲前事,曲突徙薪之無效,至焦頭爛額而已遲,認為生平傷心之一事。」
一九一七年八月,張一麐復任馮國璋大總統府秘書長,後隨馮國璋去位解職回籍。一九二一年,創議召開和平會議,會議失敗後,不復問政事,閒居蘇州。在此期間,曾與張謇組織蘇社;與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村改進社,改良農業,興辦教育;與吳蔭培等創設吳中保墓會,保護鄉里文化遺蹟;參與《吳縣誌》總纂;倡議開闢體育場、圖書館、閱報室、植物園、蠶學館、博物館等社會文化教育設施。「九.一八」事變後,張一麐創辦《斗報周刊》,自署「江東阿斗」,撰發刊詞,號召奮起救亡圖存。「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張一麐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支援抗戰。
「八.一三」事變後,組織抗敵後援會,捐募軍需,收容難民,並與李根源著手組織「老子軍」,號召全國,凡六十歲以上者,前來從軍,與侵華日軍決一死戰,各地耆老聞風迴響,轟動全國。由於種種原因,「老子軍」沒有組成,但這愛國行動,對於鼓舞全國軍民同仇敵愾,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從此無人不知蘇州有個張仲老,而「老子軍」之名,也不脛而走,婦幼皆知。
蘇州淪陷後,張一麐扮僧易服匿居於城西穹窿山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處,安置傷兵,組織抗日。經人力勸後,才最後撤離,由上海取道香港,轉赴武漢。被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又隨參政會移住重慶。一九四三年十月,因病逝世於重慶,終年七十六歲。
《古紅梅閣筆記》是張一麐退出北京政壇後所作,定稿於一九三○年。張一麐晚年退居蘇州,在聽楓園西端的吳殿直巷東頭,建宅居之。嚴格意義上講,這裡才是宋代詞人吳感宅院的故址。吳感愛梅花,所作〈折紅梅〉詞曾流傳:
化工別與、一種風情,似勻點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細閱。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別。
相傳吳感有家姬「紅梅」,能歌善舞,與主人之間有「我賦新辭,小紅低唱」的默契,而人們更願意相信吳感是因人愛梅,因愛而賦詞。所以吳感因「紅梅」而命之書房。而張一麐「以所居為宋吳感紅梅閣舊巷,輒以名之。」因此他的齋館稱為「古紅梅閣」,自號「古紅梅閣主人」,甚至把此生的遭際和心情寫成《古紅梅閣筆記》。他在該書的自序中說:「同人以鯫生經歷可補國聞,屬綴簡端,冀留夢影。酒闌燈灺,拉雜書之。昔《東齋記事》、《北夢瑣言》雖隸雜家,無傷大雅,茲所纂輯,意在存真,苟有然疑,寧從蓋闕。」指出該書內容翔實,正可補正史之闕。
在《古紅梅閣筆記》裡張一麐少稱神童,十二歲應童子試,就取中了秀才。跟祖輩在科舉之途上孜孜矻矻仍一無所獲不同,張一麐的登榮榜好像是易如探囊的事。接下來,十六歲(一八八二)赴鄉試,又是因為審題未清,從初定的第六名降為副榜第二名。雖然這是很令人沮喪的事情,但是張一麐卻得到本次考試的監考大人兩江總督左宗棠的賞識。原來,當榜發拆彌封時,發現考生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現場一片譁然。左宗棠即令調出三場墨卷,查看有無槍替痕跡。檢查完畢,實無可疑,乃歎曰:「此小子將來當有出息!」終於,在十九歲順天鄉試時,張一麐以十六名中舉,主考是同鄉潘祖蔭、翁同龢。
張一麐的姐夫夏孫桐,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詞人、學者,也是科考的考官之一,按照清代的考試制度,例當回避。但連續三次回避,這對張一麐來講讓他一度幾乎絕望。科舉不第,父親去世,生活艱窘,張一麐經父親故舊汲引,各處坐館,謀取稻粱。光緒癸卯(一九○三),是張一麐時來運轉的一年。這年他應「經濟特科」廷試。以知縣發往直隸補用。直隸總督袁世凱一見即令入幕,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的因緣際會吧,從此以後,張一麐的人生就糾葛在袁世凱的世界裡。
作為新進幕僚,張一麐牢記「少說話,多幹事」的古訓,惴惴於公事。入幕一年,張一麐謹守:一不私謁府主;二不汲汲求進官階;三不求加薪一文;四不推諉工作。他步入了袁世凱的核心層。張一麐辦理文牘既工致又敏捷,「往往他人以數百言不能盡者,己以數十言了之而無不盡之義。嘗飯餘治官書,世凱對坐,且談且起草,一炊傾而十稿就,人誇為枚皋」。這一時期袁世凱與人書信,基本上都是由張一麐捉刀。當時北洋舉辦新政的許多章程條款,如警政、地方自治、外交、法律等,凡舊幕友不能辦者,袁世凱都一一託付於張一麐,張一麐自己也說「新政無役不從」。正是由於彼此感情的水乳交融,心理的互相信任,二人的關係很快進入「蜜月期」,也才有了「親如張一麐」之語。此時,張一麐也對袁世凱評價極高:「其不用私人,不有私財,非當世貴人所能望其項背。使遇承平之世,豈非卓卓賢長官哉?」
袁世凱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心思又密,所以他欣賞張一麐的單純坦直。從小站練兵時一直到袁世凱當大總統時期,張一麐隨著袁世凱一道起起落落,從一個普通幕僚一直做到專任政事堂的機要局長、總統府秘書長,成為袁世凱倚重的心腹。袁世凱曾對張一麐說過幾次絕不稱帝的話,張一麐信以為真,甚至對外宣稱,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袁無稱帝思想。但到了一九一五年八月籌安會的發起,醞釀已久的帝制運動終於公開化了,張一麐幡然醒悟,自始至終反對最強烈的,就數他。他反對帝制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一是直接勸諫袁世凱勿為帝制,二則發動他人勸諫袁世凱,三則為勸阻以袁克定為中心的帝制派。張一麐的行為令帝制派極為嫉恨,必欲除之而後快。他們想方設法把張一麐調離機要局,改任教育總長,不復與聞機要。帝制派還以種種威逼手段,迫張附和帝制。張一麐後來回憶說:「僕自籌安會起,至帝制取消,此半年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處境岌岌可危如此。袁世凱稱帝時,不知出於什麼心理,他又極想讓張一麐來寫昭告天下的詔書,張一麐的「書生」氣頓時發作:「我歷來對橫行霸道者恨之入骨。袁詭譎竊政,我決不屈從。若要殺我,我是因不做幫兇而死的,有何懼哉」!有人在袁世凱面前挑唆說:「大總統命令,他竟敢違抗,真不識抬舉,把他殺掉算了!」袁世凱苦笑道:「我原諒他是個懦怯怕事的蘇州人、無用之輩,我大事未成,先開殺戒,恐失民心,暫且饒了他。」
袁世凱稱帝畢竟不得人心,引起西南地方實力派的起兵反抗,八十三天的皇帝夢,終告失敗。袁世凱想要發一個官方的撤銷帝制電令,竟又想起了早辭職回老家的張一麐。張一麐道:「此事為小人蒙蔽。」袁世凱道:「此是予自己不好,不能咎人。」張一麐起草好撤銷帝制令,交袁世凱審閱,袁世凱將譴責帝制派的語句削去,改稱自己:「誠不足以感人,明不足以燭物,予實不德,於人何尤?」張一麐原曾警告過楊度,若袁世凱稱帝不成,會把他當作晁錯殺掉以謝天下。結果出乎意料,袁世凱沒把帝制派視為替罪羊,而是把責任歸於自己,張一麐此時感到袁世凱「猶是英雄氣概也」。
袁世凱在取消帝制這段時期,與張一麐關係由疏遠重歸親近,有時一天召張三次談話。一次袁世凱說:「吾今日始知淡於功名、富貴、官爵、利祿者,乃真國士也。仲仁在予幕數十年,未嘗有一字要求官階俸給,嚴範孫(嚴修)與我交數十年,亦未嘗言及官階升遷,二人皆苦口阻止帝制,有國士在前,而不能聽從其諫勸,吾甚恥之。咎由自取,不必怨人。」袁世凱稱帝失敗,方感張一麐乃真國士,但為時已晚,禍國殃民之局已成。袁世凱臨死前對張一麐說:「你對得起我,我對不起你。」
《古紅梅閣筆記》的史料價值言,正是張一麐入參袁世凱幕府後,這些「內幕」的披露,構成了該書最稱精華的部分,是親見、親歷、親聞的一手資料,也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例如一日早晨,袁世凱和張一麐談論公事,忽然問張一麐吃了沒,張一麐答已吃過,袁世凱就讓侍者上早餐。袁世凱邊談邊吃,先吃了二十個雞蛋,接著又吃了一蒸籠蛋糕,事未談完,早餐已盡。在一邊的張一麐看得目瞪口呆。《古紅梅閣筆記》中有記載:「先食雞子(雞蛋)二十枚,繼而進蛋糕一蒸籠,剖食皆盡。余私意此二十雞蛋一盤蛋糕,余食之可供十日。無怪其精力過人也……」都是張一麐親見之場景,而外人不得而知之事。
袁世凱善於玩弄權術,張一麐在《古紅梅閣筆記》中,也說了這麼一個故事:「南皮張文襄督兩湖時,值七十生辰(按為光緒三十年丙午),項城送壽屏十六幅,命余為文,而使官報局總辦張遜之(孝謙)書之。遜之書名本重,若幕府能文之士,多如過江之鯽,何以徵及下走?偶與同事謝仲琴先生談及,謝君謂余曰:府主以南皮為文章泰斗,善罵人,汝與遜之皆出南皮門下,若以為寫作不佳,則是自罵其門生也。余恍然項城雖此等交際小事,尚鉤心鬥角,亦見其精力過人也。」這些事都可看出袁世凱玩弄權術的例證,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也。書籍簡介
本書作者張一麐,自號「古紅梅閣主人」,為袁世凱重要幕僚之一,其將此生的遭際寫成《古紅梅閣筆記》,完成於一九三○年。光緒29年(1903)作者入袁世凱幕府後,一路跟隨袁氏,從普通幕僚做到政事堂的機要局長、總統府秘書長,他憑其官職之利,將親見、親歷與親聞,且外人多半不得而知之事盡記述《古紅梅閣筆記》中。如:袁氏善於玩弄權術、袁氏食量驚人等,這些「內幕」披露,是本書堪稱最精華之處,不僅是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
本書亦收錄其時之政界名人與要事:左宗棠、張之洞、譚嗣同、甲午戰爭、立憲運動、日俄戰爭等。另特別收錄民國初年各界名人如郭沫若、梁漱溟、黃炎培等紀念作者的追悼文,足見其當時之重要地位。本書內容翔實,可補正史之闕,並特邀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喜愛清朝歷史的讀者們千萬別錯過!
★作者一路跟隨袁氏,將親見、親歷與親聞,且外人多半不得而知的袁氏「內幕」盡記述其中,如袁氏善於玩弄權術、食量驚人等,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
★本書收錄左宗棠、張之洞、甲午戰爭、立憲運動等政界名人與要事;郭沫若、梁漱溟等紀念作者的追悼文。喜愛清末民初歷史的讀者們別錯過!序
【導讀 張一麐與《古紅梅閣筆記》】/蔡登山
張一麐(一八六七-一九四三),亦作一麟,字仲仁,別署紅梅閣主、心太平室主人,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幼時有神童之稱。十二歲應童子試,即為秀才。光緒十一年考中舉人。甲午中日海戰,清軍慘敗,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倡言變法圖強,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各地也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麐等在蘇州倡設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張一麐錄取經濟特科,以候補知縣發往直隸擢用,遂得與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結下一生之緣。其時袁世凱開府北洋,力行新政,不遺餘力地擴張幕府,收羅人才。張一麐成了袁世凱的重要幕僚。
宣統即位,載灃當政,袁世凱因勢力過大威脅到清政權,以足疾為由被開缺回籍,張一麐沒有像其他幕僚一樣另投新主,而是舉家南返,退居故里。一九一一年,袁世凱被起用為內閣總理大臣,重建幕府,張一麐被召回京襄助。袁世凱當總統後,張一麐被任命為機要秘書。一九一四年,袁世凱撤銷國務院,設政事堂,政事堂下設機要局,以張一麐為總統府秘書長兼機要局長,成為袁世凱最親密的幕僚之一。
張一麐為人正直,慮事皆以民國大局為重,而不以北洋一系相拘束,自視為「北洋派中的非北洋派」,對袁世凱常以正言相規勸。袁世凱決心要稱帝,作為心腹幕友張一麐曾數次力勸袁「帝制不可強行,必待天與人歸……」,說到動情時幾乎掉下眼淚。見袁世凱不聽,勸諫的話語一次比一次加重,希望袁世凱不要受人蒙蔽,勿操切從事,而至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在袁世凱稱帝的問題上,二人的分歧無法調和,嫌隙越來越深,關係漸行漸遠,終至於分道揚鑣。
眼看帝制即將失敗,在起草取消帝制令的時候,袁世凱首先想到了張一麐,有時一天召張一麐三次談話,實際上並沒什麼重要話談。據說,袁世凱死前感到最對不住的人就是張一麐。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凱憂憤而卒,張一麐感其知遇之恩,痛哭一場,然後辭職南歸。張氏日後喟歎:「對於洪憲前事,曲突徙薪之無效,至焦頭爛額而已遲,認為生平傷心之一事。」
一九一七年八月,張一麐復任馮國璋大總統府秘書長,後隨馮國璋去位解職回籍。一九二一年,創議召開和平會議,會議失敗後,不復問政事,閒居蘇州。在此期間,曾與張謇組織蘇社;與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村改進社,改良農業,興辦教育;與吳蔭培等創設吳中保墓會,保護鄉里文化遺蹟;參與《吳縣誌》總纂;倡議開闢體育場、圖書館、閱報室、植物園、蠶學館、博物館等社會文化教育設施。「九.一八」事變後,張一麐創辦《斗報周刊》,自署「江東阿斗」,撰發刊詞,號召奮起救亡圖存。「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張一麐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支援抗戰。
「八.一三」事變後,組織抗敵後援會,捐募軍需,收容難民,並與李根源著手組織「老子軍」,號召全國,凡六十歲以上者,前來從軍,與侵華日軍決一死戰,各地耆老聞風迴響,轟動全國。由於種種原因,「老子軍」沒有組成,但這愛國行動,對於鼓舞全國軍民同仇敵愾,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從此無人不知蘇州有個張仲老,而「老子軍」之名,也不脛而走,婦幼皆知。
蘇州淪陷後,張一麐扮僧易服匿居於城西穹窿山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處,安置傷兵,組織抗日。經人力勸後,才最後撤離,由上海取道香港,轉赴武漢。被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又隨參政會移住重慶。一九四三年十月,因病逝世於重慶,終年七十六歲。
《古紅梅閣筆記》是張一麐退出北京政壇後所作,定稿於一九三○年。張一麐晚年退居蘇州,在聽楓園西端的吳殿直巷東頭,建宅居之。嚴格意義上講,這裡才是宋代詞人吳感宅院的故址。吳感愛梅花,所作〈折紅梅〉詞曾流傳:
化工別與、一種風情,似勻點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細閱。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別。
相傳吳感有家姬「紅梅」,能歌善舞,與主人之間有「我賦新辭,小紅低唱」的默契,而人們更願意相信吳感是因人愛梅,因愛而賦詞。所以吳感因「紅梅」而命之書房。而張一麐「以所居為宋吳感紅梅閣舊巷,輒以名之。」因此他的齋館稱為「古紅梅閣」,自號「古紅梅閣主人」,甚至把此生的遭際和心情寫成《古紅梅閣筆記》。他在該書的自序中說:「同人以鯫生經歷可補國聞,屬綴簡端,冀留夢影。酒闌燈灺,拉雜書之。昔《東齋記事》、《北夢瑣言》雖隸雜家,無傷大雅,茲所纂輯,意在存真,苟有然疑,寧從蓋闕。」指出該書內容翔實,正可補正史之闕。
在《古紅梅閣筆記》裡張一麐少稱神童,十二歲應童子試,就取中了秀才。跟祖輩在科舉之途上孜孜矻矻仍一無所獲不同,張一麐的登榮榜好像是易如探囊的事。接下來,十六歲(一八八二)赴鄉試,又是因為審題未清,從初定的第六名降為副榜第二名。雖然這是很令人沮喪的事情,但是張一麐卻得到本次考試的監考大人兩江總督左宗棠的賞識。原來,當榜發拆彌封時,發現考生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現場一片譁然。左宗棠即令調出三場墨卷,查看有無槍替痕跡。檢查完畢,實無可疑,乃歎曰:「此小子將來當有出息!」終於,在十九歲順天鄉試時,張一麐以十六名中舉,主考是同鄉潘祖蔭、翁同龢。
張一麐的姐夫夏孫桐,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詞人、學者,也是科考的考官之一,按照清代的考試制度,例當回避。但連續三次回避,這對張一麐來講讓他一度幾乎絕望。科舉不第,父親去世,生活艱窘,張一麐經父親故舊汲引,各處坐館,謀取稻粱。光緒癸卯(一九○三),是張一麐時來運轉的一年。這年他應「經濟特科」廷試。以知縣發往直隸補用。直隸總督袁世凱一見即令入幕,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的因緣際會吧,從此以後,張一麐的人生就糾葛在袁世凱的世界裡。
作為新進幕僚,張一麐牢記「少說話,多幹事」的古訓,惴惴於公事。入幕一年,張一麐謹守:一不私謁府主;二不汲汲求進官階;三不求加薪一文;四不推諉工作。他步入了袁世凱的核心層。張一麐辦理文牘既工致又敏捷,「往往他人以數百言不能盡者,己以數十言了之而無不盡之義。嘗飯餘治官書,世凱對坐,且談且起草,一炊傾而十稿就,人誇為枚皋」。這一時期袁世凱與人書信,基本上都是由張一麐捉刀。當時北洋舉辦新政的許多章程條款,如警政、地方自治、外交、法律等,凡舊幕友不能辦者,袁世凱都一一託付於張一麐,張一麐自己也說「新政無役不從」。正是由於彼此感情的水乳交融,心理的互相信任,二人的關係很快進入「蜜月期」,也才有了「親如張一麐」之語。此時,張一麐也對袁世凱評價極高:「其不用私人,不有私財,非當世貴人所能望其項背。使遇承平之世,豈非卓卓賢長官哉?」
袁世凱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心思又密,所以他欣賞張一麐的單純坦直。從小站練兵時一直到袁世凱當大總統時期,張一麐隨著袁世凱一道起起落落,從一個普通幕僚一直做到專任政事堂的機要局長、總統府秘書長,成為袁世凱倚重的心腹。袁世凱曾對張一麐說過幾次絕不稱帝的話,張一麐信以為真,甚至對外宣稱,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袁無稱帝思想。但到了一九一五年八月籌安會的發起,醞釀已久的帝制運動終於公開化了,張一麐幡然醒悟,自始至終反對最強烈的,就數他。他反對帝制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一是直接勸諫袁世凱勿為帝制,二則發動他人勸諫袁世凱,三則為勸阻以袁克定為中心的帝制派。張一麐的行為令帝制派極為嫉恨,必欲除之而後快。他們想方設法把張一麐調離機要局,改任教育總長,不復與聞機要。帝制派還以種種威逼手段,迫張附和帝制。張一麐後來回憶說:「僕自籌安會起,至帝制取消,此半年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處境岌岌可危如此。袁世凱稱帝時,不知出於什麼心理,他又極想讓張一麐來寫昭告天下的詔書,張一麐的「書生」氣頓時發作:「我歷來對橫行霸道者恨之入骨。袁詭譎竊政,我決不屈從。若要殺我,我是因不做幫兇而死的,有何懼哉」!有人在袁世凱面前挑唆說:「大總統命令,他竟敢違抗,真不識抬舉,把他殺掉算了!」袁世凱苦笑道:「我原諒他是個懦怯怕事的蘇州人、無用之輩,我大事未成,先開殺戒,恐失民心,暫且饒了他。」
袁世凱稱帝畢竟不得人心,引起西南地方實力派的起兵反抗,八十三天的皇帝夢,終告失敗。袁世凱想要發一個官方的撤銷帝制電令,竟又想起了早辭職回老家的張一麐。張一麐道:「此事為小人蒙蔽。」袁世凱道:「此是予自己不好,不能咎人。」張一麐起草好撤銷帝制令,交袁世凱審閱,袁世凱將譴責帝制派的語句削去,改稱自己:「誠不足以感人,明不足以燭物,予實不德,於人何尤?」張一麐原曾警告過楊度,若袁世凱稱帝不成,會把他當作晁錯殺掉以謝天下。結果出乎意料,袁世凱沒把帝制派視為替罪羊,而是把責任歸於自己,張一麐此時感到袁世凱「猶是英雄氣概也」。
袁世凱在取消帝制這段時期,與張一麐關係由疏遠重歸親近,有時一天召張三次談話。一次袁世凱說:「吾今日始知淡於功名、富貴、官爵、利祿者,乃真國士也。仲仁在予幕數十年,未嘗有一字要求官階俸給,嚴範孫(嚴修)與我交數十年,亦未嘗言及官階升遷,二人皆苦口阻止帝制,有國士在前,而不能聽從其諫勸,吾甚恥之。咎由自取,不必怨人。」袁世凱稱帝失敗,方感張一麐乃真國士,但為時已晚,禍國殃民之局已成。袁世凱臨死前對張一麐說:「你對得起我,我對不起你。」
《古紅梅閣筆記》的史料價值言,正是張一麐入參袁世凱幕府後,這些「內幕」的披露,構成了該書最稱精華的部分,是親見、親歷、親聞的一手資料,也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例如一日早晨,袁世凱和張一麐談論公事,忽然問張一麐吃了沒,張一麐答已吃過,袁世凱就讓侍者上早餐。袁世凱邊談邊吃,先吃了二十個雞蛋,接著又吃了一蒸籠蛋糕,事未談完,早餐已盡。在一邊的張一麐看得目瞪口呆。《古紅梅閣筆記》中有記載:「先食雞子(雞蛋)二十枚,繼而進蛋糕一蒸籠,剖食皆盡。余私意此二十雞蛋一盤蛋糕,余食之可供十日。無怪其精力過人也……」都是張一麐親見之場景,而外人不得而知之事。
袁世凱善於玩弄權術,張一麐在《古紅梅閣筆記》中,也說了這麼一個故事:「南皮張文襄督兩湖時,值七十生辰(按為光緒三十年丙午),項城送壽屏十六幅,命余為文,而使官報局總辦張遜之(孝謙)書之。遜之書名本重,若幕府能文之士,多如過江之鯽,何以徵及下走?偶與同事謝仲琴先生談及,謝君謂余曰:府主以南皮為文章泰斗,善罵人,汝與遜之皆出南皮門下,若以為寫作不佳,則是自罵其門生也。余恍然項城雖此等交際小事,尚鉤心鬥角,亦見其精力過人也。」這些事都可看出袁世凱玩弄權術的例證,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也。書籍簡介
本書作者張一麐,自號「古紅梅閣主人」,為袁世凱重要幕僚之一,其將此生的遭際寫成《古紅梅閣筆記》,完成於一九三○年。光緒29年(1903)作者入袁世凱幕府後,一路跟隨袁氏,從普通幕僚做到政事堂的機要局長、總統府秘書長,他憑其官職之利,將親見、親歷與親聞,且外人多半不得而知之事盡記述《古紅梅閣筆記》中。如:袁氏善於玩弄權術、袁氏食量驚人等,這些「內幕」披露,是本書堪稱最精華之處,不僅是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
本書亦收錄其時之政界名人與要事:左宗棠、張之洞、譚嗣同、甲午戰爭、立憲運動、日俄戰爭等。另特別收錄民國初年各界名人如郭沫若、梁漱溟、黃炎培等紀念作者的追悼文,足見其當時之重要地位。本書內容翔實,可補正史之闕,並特邀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喜愛清朝歷史的讀者們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