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 作者鍾喬身兼詩人、小說家、劇場工作者、社會運動者等多重身分,文學創作與社會同步脈動。
○ 本書結集詩人近年來創作,有族群、歷史、環境、傳統文化等多元關懷,視角犀利、視野宏大。序
【作者序】
一本詩集的誕生:「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
「這裡就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吧」這兩句詩,出自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文論中,卻源於希臘時代《伊索寓言》的一席比喻。經常被拿來將革命思想與詩連結的經典。我每次重讀,都深深感受已並非「經典」兩個字得以形容,而是對未來行動的一種想像。同時,這行動的想像,有深刻的物質驅動力。
現在,它被置換成我的詩集的名稱。除了是紀念馬克思誕生兩百週年的一分獻禮之外,也多少有對於詩歌和文化行動如何被賦予連結意涵的想像。所以,我說:
詩作為一種思想武器,進而引發文化行動的事情,正在加速的消失,並且蒸發無形。當我這樣說時,必然引發很多對詩情有獨鍾者的爭議。「詩,真的有必要披上思想的外衣,並形成行動嗎?」有人帶著質疑地問。
而我暫時並不熱衷於回應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將我帶到不久以前,一個酷熱夏日的午後,在濁水溪出海口的一個小村庄──台西村。就像多數濱海的農村一般,當炙烈的日頭臨照的每一個午後,孤寂陪伴的,通常只是一隻落單在荒廢豬寮旁的黑狗。曾經,便是在這樣的孤寂中,幾位村子裡的農民和我排起一齣稱作《證言劇場》的戲碼來。在戲中,其實他們沒演甚麼戲;就只是專心報告村子受石化工廠空汙荼毒的見證。三百九十八支煙囪排出的PM 2.5,吹南風的夏日,苛刻地折磨風頭水尾上,勤耕以換口飯吃的農民。每回,他們站在自己家鄉土地上的形象,都不禁令我想起,馬克思在文章中引述「羅陀斯」──無產階級工人家鄉──的情景,是一種歷經不斷落敗後的重新站起。
關於這個場景,馬克思形容得貼切、動人且像一首革命詩篇。他說:「把敵人打倒在地上,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土地裡吸取新的力量……一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情況時為止,那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躍吧!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為了這樣一齣戲碼,在演出後,仍能在社會引發環境問題就是階級問題的關切。我回到村庄來,在熟悉的古厝所重建起的攝影記憶中,和已經熟識多年的小女孩──里美重逢,並留下一張日常中交織著多重視線的合照。這麼說,因為里美和她媽媽、阿公、阿嬤都參加了那場戲劇演出,就在這合照現場的古厝所搭起的簡易舞台上。另有,我和她有了相約,一起來為這備受魔煙所害的村子──「家鄉羅陀斯」,寫相互回應的詩篇。因此,我寫了「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這首詩。詩的幾行,我這樣寫:
用稻穗般的歌聲
召喚離鄉未歸的男男女女
用沉入田土的身體
引領回返祖厝的老病殘魂
讓生者與死者
一起在共生的餐桌上
因為 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
傾圮的將是一支支 僅剩著
廢墟般殘破的煙囪
向世界詛咒著自身的罪行
很久以後,我一直尚未收到里美寫來回應家鄉情境的詩篇。到底是詩篇不易書寫呢?又或家鄉的情境沒改變前,她並無心動筆呢?我沒刻意去尋求解答。但,我只是猜測:應該在空汙沒有徹底從家鄉的天空撤離前,我是不會收到她任何詩作的。我這樣想,時間就這樣過去。詩,仍然留在詩頁中,作為我們彼此對於她的家鄉的一種允諾。這樣的很多日子裡,我時不時,便會想起智利詩人帕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的名言:「我是寫詩很久以後,才知道我寫的是詩。」這兩句話,表面平白易懂,卻語意甚深,多所潛藏。讓我對於一心將詩歌視作文字美感操作的事情,有了更深的批判,進一步理解埋藏於詩歌底下,如礦岩般黑而晶亮的賦、比、興。我想,詩和歌都因渴望解放而找到文字與韻律,恰與被壓迫的人們一般。
二○一六年,我所尊敬的長者陳映真老師過世,在為他舉辦的紀念晚會上,我又有機會聆聽好友朗讀他唯一翻譯過的一首聶魯達的詩:〈獻給黨〉。其中,這幾行詩,令人難忘。
您教我認識
人的共性和差異。
您讓我明白:
個人的痛苦
如何在全民的勝利中消失。
您教我
在咱窮苦兄弟的硬板床酣睡。
您把我打造於現實的根基,
在堅實的磐石之上。
──〈獻給黨〉聶魯達詩,陳映真譯
這便是如礦岩般黑而晶亮的詩篇,在我們的生活中,形成一種朝向底層、弱勢……更擴大說,朝向第三世界場域的動能。
聶魯達詩風蔚為當今全球左翼的文化象徵,其來有自。因它不僅僅是天上的旋律,更是地上的氣息。永遠在受苦人的門板上,扣下結實的問句後,不忘留住對這不平等世界的吶喊。如果,我們有機會閱讀到馬克思的詩篇,並不難發現類似的痕跡。「我們被綑綁、支離破碎、空虛、害怕/永遠被鏈鎖在大理石般冷冽的存在上」年輕的馬克思寫道:「……我們是冷酷上帝豢養的人猿。」他還說:「我將吶喊出對人類巨大的咒詛。」這就是馬克思的詩篇。
「毀滅」與「愛」成了馬克思詩篇的兩項重點;這同時,革命與愛,更成為馬克思與聶魯達詩風的永恆。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借用了前人的吶喊:「這裡就是羅陀斯」,寫成了這本詩集。
是的。「這裡就是羅陀斯」。書籍簡介
○ 不作蒼白謳歌,只為奮起吶喊的「接地氣」之作 ○ 馬克思在其名作〈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中,以《伊索寓言》的詩行:「這裡就是羅陀斯,在這裡跳吧!」形容屢經敗仗,卻深有自我批判的無產階級革命,唯有就地站起作戰,才能走出革命敗北的陰霾。 這裡是廣場,這裡是巷弄 這裡埋有共同的魂 在這新世紀的宣言 始終未宣告誕生的日子裡 你說:在革命的旌旗下 曾經倒下的敵人,好似在土裡 吸取更多擊垮我們的力量 所以,這裡就是羅陀斯,在這裡跳吧 所以,這裡就有玫瑰花,在這裡舞吧 集結的臉孔,穿越水晶屏幕 從這個街角朝向那個街角 迅雷不及掩耳,佔領及抗爭 築起左翼聯盟的街壘 來吧!你必須從這裡出發 因為,這裡就是羅陀斯 因為,這裡就有玫瑰花 ──節錄自〈這裡就是羅陀斯──寫給馬克思誕辰二○○週年〉
○ 作者鍾喬身兼詩人、小說家、劇場工作者、社會運動者等多重身分,文學創作與社會同步脈動。
○ 本書結集詩人近年來創作,有族群、歷史、環境、傳統文化等多元關懷,視角犀利、視野宏大。序
【作者序】
一本詩集的誕生:「這裡就是羅陀斯」/鍾喬
「這裡就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吧」這兩句詩,出自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文論中,卻源於希臘時代《伊索寓言》的一席比喻。經常被拿來將革命思想與詩連結的經典。我每次重讀,都深深感受已並非「經典」兩個字得以形容,而是對未來行動的一種想像。同時,這行動的想像,有深刻的物質驅動力。
現在,它被置換成我的詩集的名稱。除了是紀念馬克思誕生兩百週年的一分獻禮之外,也多少有對於詩歌和文化行動如何被賦予連結意涵的想像。所以,我說:
詩作為一種思想武器,進而引發文化行動的事情,正在加速的消失,並且蒸發無形。當我這樣說時,必然引發很多對詩情有獨鍾者的爭議。「詩,真的有必要披上思想的外衣,並形成行動嗎?」有人帶著質疑地問。
而我暫時並不熱衷於回應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將我帶到不久以前,一個酷熱夏日的午後,在濁水溪出海口的一個小村庄──台西村。就像多數濱海的農村一般,當炙烈的日頭臨照的每一個午後,孤寂陪伴的,通常只是一隻落單在荒廢豬寮旁的黑狗。曾經,便是在這樣的孤寂中,幾位村子裡的農民和我排起一齣稱作《證言劇場》的戲碼來。在戲中,其實他們沒演甚麼戲;就只是專心報告村子受石化工廠空汙荼毒的見證。三百九十八支煙囪排出的PM 2.5,吹南風的夏日,苛刻地折磨風頭水尾上,勤耕以換口飯吃的農民。每回,他們站在自己家鄉土地上的形象,都不禁令我想起,馬克思在文章中引述「羅陀斯」──無產階級工人家鄉──的情景,是一種歷經不斷落敗後的重新站起。
關於這個場景,馬克思形容得貼切、動人且像一首革命詩篇。他說:「把敵人打倒在地上,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土地裡吸取新的力量……一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情況時為止,那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躍吧!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為了這樣一齣戲碼,在演出後,仍能在社會引發環境問題就是階級問題的關切。我回到村庄來,在熟悉的古厝所重建起的攝影記憶中,和已經熟識多年的小女孩──里美重逢,並留下一張日常中交織著多重視線的合照。這麼說,因為里美和她媽媽、阿公、阿嬤都參加了那場戲劇演出,就在這合照現場的古厝所搭起的簡易舞台上。另有,我和她有了相約,一起來為這備受魔煙所害的村子──「家鄉羅陀斯」,寫相互回應的詩篇。因此,我寫了「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這首詩。詩的幾行,我這樣寫:
用稻穗般的歌聲
召喚離鄉未歸的男男女女
用沉入田土的身體
引領回返祖厝的老病殘魂
讓生者與死者
一起在共生的餐桌上
因為 當時間屬於我們的時候
傾圮的將是一支支 僅剩著
廢墟般殘破的煙囪
向世界詛咒著自身的罪行
很久以後,我一直尚未收到里美寫來回應家鄉情境的詩篇。到底是詩篇不易書寫呢?又或家鄉的情境沒改變前,她並無心動筆呢?我沒刻意去尋求解答。但,我只是猜測:應該在空汙沒有徹底從家鄉的天空撤離前,我是不會收到她任何詩作的。我這樣想,時間就這樣過去。詩,仍然留在詩頁中,作為我們彼此對於她的家鄉的一種允諾。這樣的很多日子裡,我時不時,便會想起智利詩人帕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的名言:「我是寫詩很久以後,才知道我寫的是詩。」這兩句話,表面平白易懂,卻語意甚深,多所潛藏。讓我對於一心將詩歌視作文字美感操作的事情,有了更深的批判,進一步理解埋藏於詩歌底下,如礦岩般黑而晶亮的賦、比、興。我想,詩和歌都因渴望解放而找到文字與韻律,恰與被壓迫的人們一般。
二○一六年,我所尊敬的長者陳映真老師過世,在為他舉辦的紀念晚會上,我又有機會聆聽好友朗讀他唯一翻譯過的一首聶魯達的詩:〈獻給黨〉。其中,這幾行詩,令人難忘。
您教我認識
人的共性和差異。
您讓我明白:
個人的痛苦
如何在全民的勝利中消失。
您教我
在咱窮苦兄弟的硬板床酣睡。
您把我打造於現實的根基,
在堅實的磐石之上。
──〈獻給黨〉聶魯達詩,陳映真譯
這便是如礦岩般黑而晶亮的詩篇,在我們的生活中,形成一種朝向底層、弱勢……更擴大說,朝向第三世界場域的動能。
聶魯達詩風蔚為當今全球左翼的文化象徵,其來有自。因它不僅僅是天上的旋律,更是地上的氣息。永遠在受苦人的門板上,扣下結實的問句後,不忘留住對這不平等世界的吶喊。如果,我們有機會閱讀到馬克思的詩篇,並不難發現類似的痕跡。「我們被綑綁、支離破碎、空虛、害怕/永遠被鏈鎖在大理石般冷冽的存在上」年輕的馬克思寫道:「……我們是冷酷上帝豢養的人猿。」他還說:「我將吶喊出對人類巨大的咒詛。」這就是馬克思的詩篇。
「毀滅」與「愛」成了馬克思詩篇的兩項重點;這同時,革命與愛,更成為馬克思與聶魯達詩風的永恆。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借用了前人的吶喊:「這裡就是羅陀斯」,寫成了這本詩集。
是的。「這裡就是羅陀斯」。書籍簡介
○ 不作蒼白謳歌,只為奮起吶喊的「接地氣」之作 ○ 馬克思在其名作〈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中,以《伊索寓言》的詩行:「這裡就是羅陀斯,在這裡跳吧!」形容屢經敗仗,卻深有自我批判的無產階級革命,唯有就地站起作戰,才能走出革命敗北的陰霾。 這裡是廣場,這裡是巷弄 這裡埋有共同的魂 在這新世紀的宣言 始終未宣告誕生的日子裡 你說:在革命的旌旗下 曾經倒下的敵人,好似在土裡 吸取更多擊垮我們的力量 所以,這裡就是羅陀斯,在這裡跳吧 所以,這裡就有玫瑰花,在這裡舞吧 集結的臉孔,穿越水晶屏幕 從這個街角朝向那個街角 迅雷不及掩耳,佔領及抗爭 築起左翼聯盟的街壘 來吧!你必須從這裡出發 因為,這裡就是羅陀斯 因為,這裡就有玫瑰花 ──節錄自〈這裡就是羅陀斯──寫給馬克思誕辰二○○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