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到無的心靈環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于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常想著過去、想著未來,能夠想到“現在”的已經不錯了。我們通常會記掛著過去的對錯毀譽,以及幻想著未來的期許:下一次的好運,是不是輪得到我?如果只想到過去、未來,“現在”又如何做得好呢?
成功的人不能沉醉在過去,也不可幻想著未來,唯有努力於現在,才是最可靠的。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狀況――住於現在的活動
學佛修行的人不要老是擔心:“我如果犯了戒,就要下地獄了!”也不要老是渴望:“阿彌陀佛!你什麼時候拿金台、銀台來接引我?什麼時候才會來呢?我死的時候你來不來?”這樣空想是沒有用的,現在趕快精進念佛才是最要緊的。
這就好像有人看到一顆蘋果快要熟了,他便站在樹下想:“這顆蘋果是我的。”於是,就站在樹下張著嘴巴等,他老是在等,而不去摘蘋果,結果蘋果尚未掉下來之前,可能就來了幾隻鳥把蘋果吃掉了。這就像是只幻想著美好的未來,卻不把握現在及時動作,這是沒有用的。
我們常常就像是那位在樹下等蘋果吃的人,以為等著、等著一定能等到。等待是不會有結果的,只有努力才會有成果,有時候可能努力了都不一定能夠得到,但是,還是一定要努力,才會有機會;如果努力過後仍得不到,也可以問心無愧了。以摘蘋果的例子來說,也許當你還沒爬上樹去,它就被鳥吃了,或掉下來跌壞在地上了。但是,在爬樹的時候不能擔心:“反正蘋果一定會被鳥吃去,算了!我不爬樹了。”而是要重視現在的努力,大修行的人、成功的人都是這樣,不會老是怨天尤人,不會因為別人的得意失敗,而在一旁空歡喜、徒悲哀。
(三)解脫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過去、未來、現在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解脫者已經心無所住,不住於現在,也不住于過去、未來的一切相,這叫作“無相”、“無我”,也叫作“解脫”,就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了。
我們大家都還是凡夫,雖然還做不到,但知道有這麼一個境界,希望有一天能夠做到這個程度,所以要修行。至少要能做到“住於現在的活動”,不要停留在第一種“住于過去和未來”的狀況。
【從現實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現實的生命雖然是假的,但仍是非常可貴的。因為,若沒有假的現實,我們不可能知道真的究竟。真的究竟是什麼?真的究竟就是“空”。“空”是什麼?空是絕對地存在。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會被破壞,只有一樣東西不會被破壞,那就是“空”。
空的意思有二:一是空間,一是什麼也沒有,即“空無”。佛法裏所講的空,不是“空無”的空,而是“空間”的空。
“空間”存在於什麼地方?存在於“我”與“我”之間――你、我之間有空間,細胞與細胞之間有空間,原子與質子,乃至最小的物質與物質之間都有空間。空間本身能形成“有”的存在。如果沒有空間的活動餘地,世間的現象就會變成一片死寂、暮氣沉沉,因為有空間,所以有迴旋的餘地。
因此,佛法講的“空”,不是空無的空,而是空間的空,也才是《心經》所講的“色不異空”。色的意思就是“物質”,物質現象的存在皆在空間之中,世間的現象就是幻起幻滅,從現實的生命,從你、我、他的活動,我們可以認知到究竟的存在是什麼。
究竟的存在,就是無我的解脫。解脫以後的無我,必須給它一個假的名字,還是叫“我”,那是一個沒有執著的我,但其功德、智慧、悲願仍是存在的。存在於哪里呢?哪個地方有佛法的功能,就是佛的慈悲、佛的法身的存在。
【《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二)“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當我們行佈施、做好事、發起慈悲心的時候,不要有一定的物件。“色”就是一定的物件,紅的、綠的、方的、圓的、長的、短的、親的、疏的等一定的物件;“聲”就是各種聲音;“香”就是諸般氣味;“味”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觸”是感觸、身體官能的接觸;“法”是自己心裏的想法或觀念,一切屬於心理或精神部分的,宗教或哲學上的最高原則或“神”。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合稱為六塵,都應該全部擺脫,這樣心靈才能得到清淨,這樣行佈施才不會生煩惱心。
(三)“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意思是說,如果心仍然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非住”,就是“不住於菩提心”。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該以“無住心”佈施,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