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年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WCED)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明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即“ 既滿足當代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發展”。作為“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載體,建築在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戰略背景下被賦予了多重內涵。“ 在當代需求的驅動下,主動式電子設備大規模應用所帶來的建築能耗增量及環境持續惡化問題”是建築可持續發展亟須解決的技術難題。隨著建築行業的不斷發展,生態建築、低能耗建築、低碳建築、綠色建築等新興建築形式從不同視角為城市建築提供了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
“先城市後農村”是建設部提出的建築可持續發展工作策略,在城市建築可持續發展工作初見成效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 1 ―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出臺,惠及我國70%人口的“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它標誌著建築可持續發展正在迎來農村時刻。
2010 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將長三角地區的範圍確定為江浙滬。
2014 年,《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安徽納入到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2016 年,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將長三角地區城市群明確為上海,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按照《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範》(GB 50176―2016),上述26 市同屬夏熱冬冷地區,建築熱工區劃相同,減少了手冊編制的工作量,也明確了手冊的應用推廣範圍。
長三角地區區域經濟發達,城市的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強,這導致“曾經在城市建築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所經歷且正在緩解的城市病”正在該區域的農村蔓延,“需求的城市化” 與“供給的農村化” 間的矛盾是其主要癥結。一方面,在城市生活習慣的感染下,農戶對“宜居” 的主觀需求正顯著提高;另一方面,當前農房的規劃、設計、建造、管理水平對農戶的主觀需求無法形成有效的技術呼應。“城市病” 導致農房能耗急劇增加、農村環境持續惡化,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宏大格局正在遭受破壞。
我國農村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農房受歷史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農村發展和農房建設道路上的國外經驗很難套用。系統性開展適宜於我國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理論、建設設計標準、施工方法的研究並率先建成一批設施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明顯,社會安定和諧,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模板已成當務之急。
按照國家建築節能三步走的佈局,長三角地區的城市新建建築已基本實現65% 節能率的戰略目標,考慮到城鄉差異,農房的建築節能目標制定應採用“緩一步”的策略。考慮到現有技術條件及長三角地區經濟水平現狀,本手冊將農房節能率設計值定為50%,目標值定為65%。
農房熱工性能提升不能背離“新農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 的宗旨,當城市建築材料介入時,如何避免“建村如城”、減輕城市材料給鄉土特色帶來的“視覺衝突”也是本手冊需要討論的問題。
手冊編制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支持與幫助,在此謹向他們致以最真摯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如有不妥與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先城市後農村”是建設部提出的建築可持續發展工作策略,在城市建築可持續發展工作初見成效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 1 ―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出臺,惠及我國70%人口的“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它標誌著建築可持續發展正在迎來農村時刻。
2010 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將長三角地區的範圍確定為江浙滬。
2014 年,《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安徽納入到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2016 年,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將長三角地區城市群明確為上海,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按照《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範》(GB 50176―2016),上述26 市同屬夏熱冬冷地區,建築熱工區劃相同,減少了手冊編制的工作量,也明確了手冊的應用推廣範圍。
長三角地區區域經濟發達,城市的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強,這導致“曾經在城市建築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所經歷且正在緩解的城市病”正在該區域的農村蔓延,“需求的城市化” 與“供給的農村化” 間的矛盾是其主要癥結。一方面,在城市生活習慣的感染下,農戶對“宜居” 的主觀需求正顯著提高;另一方面,當前農房的規劃、設計、建造、管理水平對農戶的主觀需求無法形成有效的技術呼應。“城市病” 導致農房能耗急劇增加、農村環境持續惡化,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宏大格局正在遭受破壞。
我國農村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農房受歷史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農村發展和農房建設道路上的國外經驗很難套用。系統性開展適宜於我國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理論、建設設計標準、施工方法的研究並率先建成一批設施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明顯,社會安定和諧,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模板已成當務之急。
按照國家建築節能三步走的佈局,長三角地區的城市新建建築已基本實現65% 節能率的戰略目標,考慮到城鄉差異,農房的建築節能目標制定應採用“緩一步”的策略。考慮到現有技術條件及長三角地區經濟水平現狀,本手冊將農房節能率設計值定為50%,目標值定為65%。
農房熱工性能提升不能背離“新農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 的宗旨,當城市建築材料介入時,如何避免“建村如城”、減輕城市材料給鄉土特色帶來的“視覺衝突”也是本手冊需要討論的問題。
手冊編制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支持與幫助,在此謹向他們致以最真摯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如有不妥與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