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杭士基(Noam Chomsky),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思想家
全球化吹響二十一世紀勞動悲歌,孕育極化分裂社會的溫床
兼職工作者、約聘雇員、自由接案者、實習生、年長勞工、移工……
當生存不穩定、沒有保障而只能「活在當下」的「不穩定無產階級」逐漸成為主流
這樣的「非典型勞動型態」將為我們帶來什麼代價,
我們又該如何在惡果爆發前夕力挽狂瀾?
▍各界推薦
專文導讀──呂建德|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朱雲漢|中央研究院院士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吳承紘|記者、自由撰稿人、《厭世代》作者
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李健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房慧真|記者、作家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推薦
▍活在當代社會,你很可能也是「不穩定無產階級」
□ 你的收入金額和來源不穩定,生活時常覺得吃緊,難以對未來生活做規畫。
□ 你的工作性質是「暫時的」。
□ 你會擔心自己的職位消失、被取代,會被雇主任意資遣。
□ 你的工時、工作內容或地點變動性高,且時常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 你覺得自己升遷可能性很低,也不預期自己的收入在未來能夠穩定成長甚至持平。
□ 就算你對工作或雇主不滿,在職場或社會上也很難找到發聲的管道。
□ 你覺得自己很難在工作之餘,從社會或職場獲取資源,來培養或維持特定工作技能。
□ 你會擔心自己若遭遇意外或疾病,家庭、職場或社會沒有辦法給你補償或支持。
□ 你對自己現在的職業並沒有認同感,對未來職涯也沒有(或者沒辦法有)什麼想像。
□ 你認為自己即使明天就失業也不意外,只要有下一份工作或臨時工可做就好。
□ 你覺得自己現在做的工作水準,低於你所受的教育程度或自己擁有的能力。
只要符合越多以上描述,你就越可能屬於這群生活總是充滿著不安全、不確定感、債務與屈辱的「不穩定無產階級」。
▍生活不穩定、不安全、沒有未來,占了大半人口卻在社會上難以被看見的邊緣勞動者──「不穩定無產階級」
兼職工作者、約聘雇員、自由接案者、實習生、年長勞工、移工……隨著全球化發展,政府與企業競相增加勞動市場的彈性,也就讓雇主能夠「很有彈性」的操作員工的工時、工資、薪資、工作地點甚至是工作內容,因此造就了這群職稱、工作結構扁平化與臨時化、身兼多職且時常陷於多工作業的勞動者,也就是本書所說的「不穩定無產階級」(precariat)。
這些人對生活沒有安全感,不斷受結構壓迫,且沒有共同的明確目標,因此在社會上無法集體為自己發聲;長工時讓他們沒有時間精力查證思考,很輕易會彼此仇視,是容易受政客操弄的沃土;此外,他們沒有長期合同、沒有公司契約與社會安全網的保障,也缺乏工作安全、技能發展性,更沒有能力組成工會。除了不穩定的工資之外,幾乎一無所有。
根據作者猜想,目前許多國家的不穩定無產階級至少都占了該國成人人口的四分之一。
▍不穩定無產階級已然成為社會崩解的隱憂、極端主義的溫床
二十一世紀來到今天,世界各地原本崇尚民主的地區,已經逐漸變成極右派溫床。諷刺的是,極右派的支持者中,許多人正是不穩定無產階級。他們既焦慮又缺乏安全感,很容易被引導支持獨裁行動,攻擊所有可能的「威脅」(這些威脅其實都是與他們一樣弱勢的人)。社會控制越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越低,憤怒無路可出,就很容易操弄,也可能演變為弱弱相殘。不穩定無產階級數量如果繼續增長,同時勞工收入又繼續下降,這種怒火一定會引爆政治災難。
▍「不穩定無產階級」理論建立者,帶我們全面剖析及理解不穩定無產階級的專書
本書作者英國經濟學家蓋伊.史坦丁鑽研「不穩定無產階級」議題已久,他彙集研究精華所寫成的這本書,就是讓一般人也能夠深入理解此議題的指南。
本書首先帶我們理解當代的全球化如何造成了這個新興階級的崛起,深入剖析不穩定無產階級增加的原因,再帶我們看見這個階級中的組成角色,包含年輕世代、女性、年長者、少數民族、身心障礙者、移民等。接著,作者帶我們反思當代勞動及工作的形式,為何促使不穩定無產階級成為社會極端弱勢,使其失去對知識、職業道德、時間的掌控。
最後兩章,作者從政治面切入,探討當前的政治體制如何促使不穩定無產者成為偏差者或高風險人士,輕易聽信民粹政客與煽動者的讒言,政治又可以如何改變,讓不穩定無產階級獲得應有的自由與基本安全,進而將人們從困境中解放。
不穩定無產階級已是當代國際社會的重要問題,而我們正處於尚能力挽狂瀾的十字路口,能否成功轉變劣勢,需要的不只是執政者的正視,更迫切需要社會中每位公民的理解與關注。《不穩定無產階級》,正是我們當前需要的公民必讀之書。
▍各界讚譽
《不穩定無產階級》一書切中時弊,該書認為,在新自由主義式的經濟全球化影響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傳統產業外移、高失業率與低技術服務業膨脹,製造出一群承擔非典型工作的不穩定無產階級,他們承受不穩定雇用、低薪、高風險、甚至可能仍需長工時與輪班工作,這些工作又要與新移民競爭,點燃了歐美各國反移民的民粹政治火苗。
在台灣,產業外移的元兇就是全球化下的兩岸經貿擴張,創造出更多不穩定無產階級,主要進入批發、零售、旅遊、餐飲等低技術與低薪服務業,卻有政客不思改善,要求兩岸更開放『賺大錢』來飲鴆止渴,卻可能會讓台灣的不穩定無產階級比例持續擴大。本書提供另一種解決方案,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例如基本所得(台灣可承受較小範圍的兒童生活津貼)、或是提供青年創業的金融資本重分配。《不穩定無產階級》一書出版,確實為台灣社會敲醒警鐘。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國的政府與企業競相增加勞動關係的彈性,致使一種人數快速增加的新興階級--「不穩定無產階級」形成,他們面臨了失業、低薪、欠缺社會安全保護等各種彈性剝削的風險,成為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大挑戰。當越來越多的「不穩定無產階級」走上街頭,針對各種社會不平等的剝削問題發出怒吼時,將會對於各國的政治結構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又會對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體制產生何種影響?這是英國學者蓋伊.史坦丁,在本書中提出的核心問題,相信也是關心資本主義國家命運的人們必須思索的重要議題。
──李健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
從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運動、到台灣的太陽花運動,晚近青年佔領運動是由這一群不穩定無產階級運動所推動。同樣地,從英國脫歐、美國川普當選,到歐洲各地的極右民粹主義興起,勞工階級陷入絕望的經濟困頓也是主要推因。要理解形塑當代政治的經濟力量,Standing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導引。
──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
──杭士基(Noam Chomsky),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思想家
這本重要且具獨創性的著作,帶出了當今世界由於無法處理不穩定無產階級的不安全感而生的政治危機。它也對未來的路提出了建議:對「工作」這個概念的重新建構。
──艾琳•阿佩爾鮑姆(Eileen Appelbaum),美國經濟學家
蓋伊.史坦丁在本書中深刻地解釋了經濟不穩定已經變成了全球勞動市場中的常態,並為我們要如何打造一個更公平的社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指引。
──理查德.海曼(Richard Hyman),倫敦經濟學院產業關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