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國高中要考哲學?:年輕人要學會思考,然後決定自己要怎樣的「幸福」! | 拾書所

為什麼法國高中要考哲學?:年輕人要學會思考,然後決定自己要怎樣的「幸福」!

$ 288 元 原價 320
法國高中會考分為三類,普通類、技術類與職業類,
想進大學?各類組科目不盡相同,但有一科共同必考,就是「哲學」,
最重要的第一天第一堂筆試就考,時間長達4小時。

哲學要考什麼呢?法國高中生們要試著申論以下這些問題:
「我有權利去做的事,是否都是正確的?」
「藝術作品一定是美的嗎?」
「人能用理性思維說明一切嗎?」

根據這20年來的會考題目統計,
關於「自由」的論述排名第一,「幸福」列為十大。

乍看之下你一定會問:這種問題,高中生回答得出來嗎?
當然可以,因為法國高中的最後一個學年是「哲學年」,
孩子天天都沉浸在哲學思考中。

作者?本尚志曾在法國居住10年,之後回到日本任教,
他認為,法國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哲學教育,並不是要培養哲學家,
出題時更不會要學生背誦哲學史,
而是要透過這種知識模型,幫助學生整合所學知識、鍛鍊思考,
最終養成可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哲學會考怎麼培養思考能力?從哲學思考模型來練習。
學生下筆前要先「詰問」題目:這題問了什麼?怎麼問的?
而且要對題目的動詞和副詞等細節非常敏感,
更要找出題目中隱含的矛盾和對立,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撰寫哲學小論文,從文章大綱開始。怎麼寫?書裡實際演練!
寫文章之前,要先寫大綱,下筆前得決定好「骨架」:導入、展開、結論。
然後再從結論回顧論述過程,還有,得正確引用名家名言。

◎年年都會出現的考題:幸福是什麼?
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是「至善」,
斯多噶學派則說幸福是捨棄無益的欲望。
康德認為幸福是個人的事,邊沁卻追求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可是,叔本華認為幸福是幻影,尼采也認為生命的目的不是幸福。
那麼,屬於你自己的幸福,到底是什麼?你得自己做答。

本書的最後並摘錄教授與學生的對話過程,讓你一步步思考:
幸福是應該盡一切努力去實現的目的嗎?
能在孤獨中得到幸福嗎?幸福也是社會的問題?
為了幸福,所以我們必須要工作?
什麼都不想要,算是幸福嗎?

幸福是什麼,你有答案嗎?
你可以先聽聽法國高中生的答案。

幸福是應該盡一切努力去實現的目的嗎?
能在孤獨中得到幸福嗎?幸福也是社會的問題?
為了幸福,所以我們必須要工作?
幸福是什麼,你有答案嗎?
你可以先聽聽法國高中生的答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