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一) | 拾書所

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一)

$ 456 元 原價 480

《 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 》
導 讀

清宮文物,主要是我國歷代宮廷的舊藏,北平故宮博物院即由清宮遞嬗而來。北平故宮博物院原藏清宮檔案,從民國三十八年(1949)以後,分存海峽兩岸。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現藏清宮檔案,按照清宮當年存放的地點,大致分為《宮中檔》、《軍機處檔》、《內閣部院檔》、《國史館暨清史館檔》及各項雜檔等五大類。
檔案是一種直接史料,發掘檔案,掌握直接史料,就是重建信史的正確途逕。近數十年來,由於清宮檔案的不斷發現及積極整理,充分帶動了清史的研究。
臺灣與閩粤內地一衣帶水,明朝末年,內地漢人大量渡海來臺。鄭芝龍等人入臺後,獎勵拓墾,泉、漳等府民人相繼東渡,篳路藍縷,墾殖荒陬,經過先民的慘澹經營,於是提供內地漢人一個適宜安居和落地生根的海外樂土。清聖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繼續保存臺灣的郡縣行政制度,設府治於臺南府城,領臺灣、鳳山、諸羅三縣,並劃歸廈門為一區,設臺廈道,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開科取士,實施和福建內地一致的行政制度,就是將臺灣作為清朝內地看待,清廷的治臺政策確實有其積極性,對臺灣日後的歷史發展,影響深遠。清代臺灣史是清史的一部分,清宮檔案的整理不僅帶動了清史研究,同時也帶動了臺灣史的研究。
人口的流動,主要是人口因壓力差而產生流動規律。已開發人口密集地區,形成了人口高壓地區,開發中地曠人稀地區,則為人口低壓地區,於是人口大量從高壓地區快速流向低壓地區。臺灣地土膏腴,四時多暄,物產豐富。明朝末葉,內地漢人因避戰亂,而紛紛渡海入臺。荷蘭人佔據臺灣後,由於勞力的需要,而獎勵漢人的移殖,以增加蔗糖的生產。鄭成功實施寓兵於農的政策,更奠定了漢族在臺灣經營的基礎。康熙年間(1662-1722),閩粤地區的流動人口,相繼冒險渡海來臺,發展農業,內地兵糧與民食,多取給於臺灣所產的米穀,臺灣遂成為內地的穀倉。
在內地漢人大量移殖臺灣之前,島上雖有原住民分社散處,但因土曠人稀,可以容納閩粤沿海的流動人口。閩粤民人移殖臺灣,對臺灣的開發與經營,具有重大的意義。閩粤內地渡臺民人,起初多春時往耕,秋成回籍,隻身去來,習以為常。其後由於海禁漸嚴,一歸不能復往,其在臺立有產業者,不願棄其田園,遂就地住居,漸成聚落。閩粤移民渡海入臺之初,缺乏以血緣紐帶作為聚落組成的條件,通常是同一條船,或相同一批渡海來臺的同鄉聚居一處,或採取祖籍居地的關係,依附於來自祖籍同姓或異姓村落,而形成了以地緣關係為紐帶的地緣村落。同鄉的移民遷到同鄉所居住的地方,與同鄉的移民共同組成地緣村落。基於祖籍的不同地緣,益以習俗、語言等文化價值取向的差異,大致形成泉州庄、漳州庄及廣東客家庄,以地緣為分界,於是形成了早期的移墾社會。
早期臺灣移墾社會裡的地方社會共同體,是以地緣、血緣和共同利益關係等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維繫起來的,這種地方社會共同體是屬於一種鄉族組織的共同體,它可以反映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組織特徵。其同姓不同宗者,則以泛家族主義的概念合同組成一種宗族式的鄉族組織。至於不同宗又不同姓的異姓結拜組織,也是以泛家族主義的概念結盟拜會,形成一種虛擬宗族的地方社會共同體,可以稱為秘密會黨。在早期臺灣移墾社會裡,秘密會黨的活動,頗為頻繁,結盟拜會,分類械鬥,蔚為風氣,可以反映臺灣移墾社會的特徵。
人口的變遷,移墾社會的發展與行政區的調整,關係極為密切。早期渡海來臺的閩粤漢人,主要是從福建沿海對渡臺灣西部海岸,其拓墾方向,主要分佈於臺灣前山平地。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後,設立臺灣府,府治在臺南府城,領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雍正元年(1723),將諸羅縣北分設一縣為彰化縣,建縣治於半線,淡水增設捕盜同知一員。新設立的彰化縣,荒地甚廣,可以開墾,徵收賦稅。鳳山縣所轄瑯 ,地勢險峻,移巡檢於崑麓,開墾生界原住民鹿場。雍正九年(1731),割大甲以北至三貂嶺下遠望坑刑名錢穀諸務,歸淡水同知管轄。乾隆末年,南路鳳山縣城移建埤頭街,將東港下淡水巡檢移駐鳳山舊城。北路斗六門添設縣丞一員,原設巡檢一員移駐大武壠。
嘉慶十五年(1810),以遠望坑迤北而東至蘇澳止,計地一百三十里,增設噶瑪蘭通判,並經閩浙總督方維甸奏准開墾。同治十三年(1874),沈葆楨為防列強窺伺而奏請於南路鳳山縣瑯 猴洞築城設官,增設恆春縣。隨著移墾重心的向北轉移,以及八里坌、滬尾的開港通商,臺灣北路的行政區劃,亦多調整。光緒元年(1875),沈葆楨設立臺北府。自彰化大甲溪起至頭重溪止,改設新竹縣,裁去淡水同知;自頭重溪起至中壢,北劃遠望坑為界,改設淡水縣;噶瑪蘭廳改設宜蘭縣,原設通判,移駐雞籠。臺北府治設於大加蚋保的艋舺庄。光緒十一年(1885),中法戰役後,為鞏固臺灣防務,臺灣正式建省。
設立行政中心,是臺灣經營過程中的重要措施。臺灣孤懸外海,缺乏籓籬之蔽,為加強防衛,亟需修築城垣。清初領有臺灣以後,府廳各縣,僅以莿竹木柵環插為城,難以防守。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軍平定林爽文之役以後,福康安等奏請將臺南府城改築土城。雍正元年(1723),諸羅縣城修築土城。林爽文之役以後,諸羅縣改名嘉義縣,縣城按照舊規,加高培厚。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彰化縣城,改建磚城。鳳山縣城,移回興隆里舊城,改建石城。臺灣建省後,以臺北府城為省會,一方面說明臺灣發展史由南向北的過程,一方面說明臺北地利條件的優越。
臺灣與閩粤內地,一衣帶水,先民絡繹渡臺,篳路藍縷,墾殖荒陬,由於臺灣的自然環境,較為特殊,它孤懸外海,宛如海上孤舟,較易產生同舟共濟的共識。臺灣建省後,正經界,籌軍防,興文教,社會漸趨整合,族群加速融合,地域觀念日益淡化,臺灣終於成為閩粤等內地民人落地生根的海外樂土。劉銘傳等人慘澹經營臺灣的貢獻,確實值得肯定。
歷史學並非單純史料的堆砌,也不僅是史事的整理。史學研究者和檔案工作者,都應當儘可能重視理論研究,但不能以論代史,無視原始檔案資料的存在,不尊重客觀的歷史事實。
庭院深深,清宮檔案可以走出庫房,近年以來,因整理清宮臺灣檔案,出席學術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多涉及清代臺灣史研究,雖然只是臺灣史的片羽鱗爪,缺乏系統,不能成一家之言。然而每篇都充分利用第一手史料,不作空論,嘗試整理出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