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雲端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 | 拾書所

走向雲端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

$ 630 元 原價 700
本書特色
醫療團隊必須合作才能有效率地解決患者病痛,就像手術房內的場景能充分展現有默契的醫療行為!此刻,落實分級醫療及向民眾推動社區厝邊好醫師的觀念,更是台灣醫療改革的里程碑。
全民健保是台灣的亮點,它是所有醫界夥伴們付出心力提供民眾優質醫療服務所營造出的成就,我們在這土地的人民要共同珍惜這資源!
健保署以病人最大利益為價值理念,為了減少病人的重複檢驗檢查、避免重複用藥,規劃「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以加速醫療改革。期待能為所有的醫療人員重塑快樂友善的醫療工作環境,遠離一再惡化的醫療糾紛夢魘!
健保改革日記勾勒了健保署近三年來的各項業務精進改革內容,就像駕駛破冰船來開闢安全的健保航道,祈願民眾、醫療人員與健保署能相互信任、不畏艱難,共同克服各種挑戰!!



陳時中部長 序
時中在接任衛生福利部長時,就以國家發展、傾聽民意、實證基礎、人盡其才為施政理念,盼能在任內追求行政效率、提升施政品質和關懷弱勢族群,而且做到守法、守分、誠實、盡責、無愧。而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所帶領的健保團隊也確確實實將時中的施政理念,發揮到淋漓盡致。從「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這本書的內容就能瞭解近期健保改革的一步一腳印,還有健保未來要永續發展值得思考的議題。
時中和全民健保有很深的淵源,當年親手建構「總額支付制度」作為健保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讓醫療及財務取得平衡點,並在1998年由牙醫率先施行;另外,時中一直秉持健保各項支付標準,必須引導正確的醫療行為而非成本考量的原則,而且隨時要與時俱進修訂,畢竟健保的公共政策深深影響全體國民及醫療生態發展,也是時中從政以來的人生志業。
伯璋兄是國內非常知名的腎臟移植專家,自2011年10月兼任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迄今,推動國內器官捐贈不遺餘力,2016年5月開始接任健保署長,在過去近三年期間,以同理心領導的風格,願意與各界溝通各項施政,其中尤以推動衛生福利部「分級醫療」的國家政策,成績有目共賭,他更帶領同仁突破萬難,積極建構「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的基礎建設,讓民眾在各醫療院所做過各項檢驗檢查,如今都可以跨院分享,其影響可謂無遠弗屆。這套系統獲獎無數,時中也與有榮焉。
這本書記載了健保重要政策的發展軌跡,包括利用健保大數據分析做為健保收入面與支出面管理的實證基礎,也有健保對弱勢族群及病患的照顧,以及有對未來健全健保財務提出一些分析,還有對某些不公不義的醫療行為,提出檢討及建議改進方向,同時也掌握時代科技潮流的脈動,健保即將走向「精準醫療」及「人工智慧(AI)」的領域。
醫師誓詞中第一條為「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秉持專業替人民服務最重要,時中從年輕時習醫、行醫,參與公眾事務,到轉換跑道擔任公職多年,對健保有一份濃濃的感情,從健保開辦以來,一直隨時關注全民健保走向,也經常與李署長討論健保改革方向。從書中內容也看到健保團隊的許多建樹,時中每次接見外賓之際,也都會談到我們引以為榮的「台灣之光―全民健保」,它也是全民的驕傲。
時中願誠心推薦本書給醫療從業人員、健康保險學者專家、法界人員及關心健保議題的朋友們閱讀與參考,對於台灣的全民健保必定有一番深刻的認識,也將有助於健保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陳時中
衛生福利部部長

邱泰源立法委員/理事長 序
非常榮幸能為《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一書撰寫推薦序文並表達推崇之意,泰源十分敬佩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李署長伯璋兄所帶領的健保署團隊,不但致力於健保制度的改善,也配合積極改革的政府及衛福部的相關政策,讓台灣引以自傲的全民健康保險有再次發揚光大的基石。更敬佩團隊把健保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論述進行記錄、收集,讓未來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的改革,有更完整的思考研議基礎。
每位民眾與醫療人員都與健保息息相關,而健保制度與醫療體系的改革更有密切關係。泰源數十年致力於家庭醫學及社區醫學推展,其目標即致力台灣民眾擁有最好醫療照護品質。1999 年921 震災後,台大醫學院致力於以社區為基礎的醫療體系,泰源承蒙謝前院長博生指派,帶著醫學院師生,在災區與各級醫院及許多診所發展社區醫療群制度,希望重建後的台灣,民眾能夠在社區得到更好的急慢性病的醫療照顧。而後泰源擔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及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期間,從教學研究及政策建議的角度協助台大醫學院及政府推動「全人全家全社區之三全照護模式」,希望除了致力專科及次專科醫療的發展外,也能夠以人為中心提供三全照護。當時已感受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將來更會面對許多困境需要大力改革,因此特別建議三全照護應是重要的困境解決策略。
十幾年前泰源進入醫師公會體系,參與醫療公共事務後,特別著重營造更好的醫療環境,希望民眾得到更好的照護、醫師更有尊嚴地發揮專業、國家財政能支撐醫療費用需求。其中也體會醫師及醫事人員的尊嚴專業深受健保制度影響,因此這些年來泰源與醫師公會幹部日以繼夜思考如何與政府共同改善健保的給付相關制度。三年前擔任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後,更積極致力上述目標。在此特別感謝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與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這三年來與醫師公會全力合作,改善不少健保相關制度。包括:契約的重新修正、管制制度的改善、急重症給付及分級醫療的落實等,成效也相當具體。其中健保署在雲端醫療方面發展相當積極,希望能夠有效率地提供醫療照護並節省醫療資源,醫師公會深感其重要性也全力配合。在協助推展中,泰源也時常提醒公會幹部仍然要會員們堅定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特別是基層醫療特有的核心價值。也一再要求資訊操作一定要力求便利,不能影響醫師與病人互動關懷的時間與心力,如此會是最妥善的雲端醫療。
目前世界各國都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全民均健(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為國家追求目標,台灣也以此目標持續努力。台灣要稱為健康大國最強的優勢即是擁有全民健康保險,另外其他優勢則包括:醫事人員品質高、堅強的社區醫療人員、國家政策支持、安寧善終的良好發展等。但也有待努力之處也包括:健保總額制的框架、核刪制度及點值偏低可能影響專業發揮、就醫太過自由並缺乏完善的家庭醫師制度、健保預算不足新藥新科技發展受限、國際醫療地位受到打壓…等。我們相信健保制度若能繼續改善,不但提高全民醫療品質,也可重拾醫事人員的尊嚴及專業,對台灣永續及國家未來發展相當重要。
這本書收集了許多健保改革的智慧,是非常值得各界詳讀的重要書籍。再度敬佩泰源的恩師李伯皇教授的弟弟李伯璋署長,他除了擁有令人尊敬的仁心仁術外,也有一顆關愛國家的心,更具有解決困境的魄力,李署長團隊這三年的健保制度改革已為未來醫療環境改善墊下更好基礎。
邱泰源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立法院立法委員

務實改革,卓越健保(代序)
2016年5月20日,個人承蒙蔡總統英文、陳副總統建仁、李資政明亮、衛生福利部林前部長奏延及當時擔任台南市長賴清德的鼎力支持,背後還有家兄李伯皇教授的鼓勵,得以擔任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一職,在上任前我先在成大辦理教職退休,全心全意要接下這個神聖的工作。時光荏苒,一轉眼已近三年,其間經歷兩次內閣改組,感謝衛福部陳時中部長願意讓我留任,讓我得以持續進行健保改革的工程,而且不要辜負醫界及全體民眾的託付。
個人來自醫界,從過去從事38 年的臨床工作及衛福部台南醫院擔任院長四年半的行政管理經驗,對於接任署長要管理每年六千多億的健保預算,在我心中並沒有一絲畏懼,也絕非是眾人眼中是個「跳火坑」的工作。畢竟全民健保已經實施廿多年,在歷任總經理、局長及署長的擘劃下,不論是收入面或支出面的制度設計早已上軌道,加上健保署近三千位同仁都非常優秀,而且具有高度的忠誠度,只要一聲令下,就能朝向共同的目標邁進。
因此,在我甫上任之際,即著手落實蔡總統的醫療政策主張「凡符合健保資格者,皆可憑證就醫」,健保署於2016 年6 月7 日宣布全面解卡,把欠繳健保費與就醫權益脫鉤,藉此保障全民就醫權益的宗旨,實現醫療人權的普世價值。事實上,本署在實施全面解卡政策後,為了防杜蓄意積欠健保費,後續仍積極執行各項催繳作業及移送行政執行,長期保險費的收繳率仍維持99% 的水準,顯示這項政策既可除去弱勢民眾因欠費無法就醫的恐懼枷鎖,又能落實蔡政府關懷弱勢的美意。
另外,針對長期以來大型醫院總是人滿為患、但基層社區院所逐漸萎縮的問題,如果長期以往,不僅危及正常的醫療生態,也徒增健保醫療支出,因此在林前部長奏延的指示下,由健保署擬定「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六大策略廿四項配套,並於2016年底逐項展開,並進行滾動式檢討。過去不論政府或民間對於推動分級醫療難免有心無力,對民眾而言,本已習慣自由選擇就醫院所,分級醫療對他們是無感;對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開始減少輕症的門診量,會擔心收入減少;基層社區醫院與診所是否真正能得到民眾信任,這些不同背景的思維下的反應與反彈,只能靠溝通與信任,大家才可能一起為台灣醫療改革努力。因此,健保署規劃多個執行策略及配套措施,加上大型醫院帶頭與鄰近基層院所進行垂直整合的策略聯盟,紛紛推出「雁行計畫」、「共好聯盟」、「星月計畫」等合作模式,截至2018年11月止,全台有75個垂直整合聯盟體系、逾6千家醫院與醫療服務機構建立病人上、下轉診的合作管道,讓喊了許多年的分級醫療能夠真正看到一線曙光。
從健保開辦迄今,給付制度除了一直在檢討外,也常被醫界抱怨給付不敷成本,造成醫護人員這麼血汗。健保從開辦之初的2,200億元到現在已突破7,000億元,廿年間支出費用成長了三倍,確實非常嚇人,我和健保署同仁從健保大數據的資料分析,發現這些年來醫療支出的趨勢,不論在就醫人數、就醫人次及平均就醫次數,都維持在一定數值,但每年整體醫療費用卻持續攀升,尤以藥費及診療費(含檢驗檢查)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診療費(含檢驗檢查)支出從1998年的501億點增加到2017年的1,622億點,藥費支出也由546億點增加到1,485億點,上述費用的支出在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成長幅度更達2~3倍;但相對的,健保支付醫師診察費則由501億點增加到889億點,僅有微幅上升,顯示過去這些年醫療人員的勞務收入並沒有大幅增加,才令他們有「血汗」之嘆。
不過,健保要開源其實並不易,因為以現今的社會環境要想調高費率有其現實上的困難,因此在我上任後,便積極從各項節流措施著手。鑑於過去幾年檢查費與藥費劇增,但背後究竟有多少是重複或不必要的檢查及用藥,以致形成浪費?感謝署內同仁透過各種大數據的分析其中的問題所在,於是我們積極不斷提升「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的功能,讓病患過往接受哪些檢查、用藥及處置,都透過醫療院所上傳到雲端,去年元月起,更擴及影像檢查可以跨院分享及調閱,讓醫師可以直接從診間的電腦看到患者過去所做的檢查結果或影像資料,也節省病人申請病歷摘要或拷貝燒錄光碟的費用及時間。我們更進一步設計「主動提醒」功能,當醫療院所要開立檢驗檢查項目時,電腦視窗就會提醒該病人近期已做過哪些檢驗檢查,提醒醫師注意。
我們利用資訊科技的幫助,目的在建構友善的管理架構,由於每位醫師的治療經驗跟患者背景不同,我們很難判斷哪些是不必要的醫療,在尊重醫療行為的前提之下,我們要以病人的利益為最大考量出發,如果重複檢驗檢查的個案過多,日後也將列為立意抽審的重點項目。個人認為,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在總額制度之下,大多數的醫院都採取自主管理,因此在某些醫務管理或醫療申報案件,健保署多半會尊重醫院端的醫療自主,但長久以來也可能會產生一些弊端,何況醫界執行的醫療行為愈多,健保實際支付的點值(金額)就會被稀釋。換言之,全民如果能減少或降低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則健保給付的點值就會上升了。
個人在過去的行醫生涯中,可以感受到「病人最好的老師就是醫師」,醫師講一句話勝過旁人十句話,在此呼籲醫界在為病人診療時能適當給予病人衛教及用藥指導。過去一年多來,我們積極推動將健保理念納入國小國語教材,把珍惜健保資源的觀念往下扎根,終於獲得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通過,從108 學年度起包括翰林版及南一版的國小五年級學童國語教科書,都會介紹「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與所帶來的便利,以及「健康存摺」的功能與優點,可以加強自我健康照護的能力。
此外,隨著「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 下載人數已突破百萬,其中的「健康存摺」功能再升級,包括開放民眾自行上網登錄自費健康檢查結果,醫院經患者同意也可代為上傳,不只本人能查詢自己就醫、用藥、檢驗檢查結果等資訊,從2019 年5 月起也開放查詢父母、兒女的用藥狀況或疫苗接種情形,藉此可以彼此關心全家人的健康情形。
總之,過去三年來,我們念茲在茲的是在全民健保既有良好的基礎下,針對應興應革之事,秉持「溝通、溝通、再溝通」的理念,積極與醫界同儕討論與意見交流,如有任何進展或成績,都要歸功於各界亦無私奉獻給健保的團體與個人。為留下歷史紀錄,我和健保署的同仁把這些年所做的各項工作與分析,一一寫成文章,感謝健保署各位組長的支持及同仁的協助,才能完成這本改革日記,還有署本部禹斌副組長、建富簡任秘書協助文稿的彙整與潤飾、資訊組孜瑜副研究員的校稿、企劃組惠婷專員的聯繫,更感謝翰堂設計公司與翰林出版社協助編印與發行,期待各醫療人員、民眾能和健保署共同攜手合作,讓全民健保可以永續經營,造福所有國民。
李伯璋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署長


目錄
陳時中部長序 22
邱泰源立法委員/理事長序 24
李伯皇教授序 26
李伯璋署長序 28
第一章 如何思考台灣全民健保
1 全民健保歷史軌跡 since1995 34
2 24年的全民健保,還要繼續穩健的走下去!|劉建國(立法委員) 66
3 全民健保的新視界|紀駿輝(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教授) 69
4 美國醫療保險改革及啟示|紀駿輝(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教授) 76
5 從健保大數據分析,邁向健保改革之路|1060602《台灣醫界》 80
6 善用資訊科技管理,健保節流勢在必行|1060902《台灣醫界》 96
7 跨越實體藩籬的健保雲端醫療影像分享與調閱 108
8 以數據驅動追求卓越創新的健保醫療資訊系統 112
9 醫療資源分配與健保永續經營~健保署的定位、挑戰與展望|「第三波健保改革―醫療分配正義再探討」研討會 115
10 精準醫療與資料治理三代健保之醫療展望|10709《月旦醫事法報告》 122
11 正確申報健保,杜絕虛報,點值提升 131
12 醫療詐騙(medical fraud)―從美國與英國經驗看台灣問題 138
13 「如何落實台灣健保的改善」|王慰祖(醫藥新聞週刊社長) 153
14 全民為本落實成效健保改革腳步不停歇|魏怡嘉(中國時報教科文組副主任) 158
15 健保改革成功跨出第一步醫界、民眾需求不可輕忽|林惠琴(自由時報記者) 161
16 「厝邊好醫師」照顧你我健康|劉嘉韻(聯合報記者) 163
17 厝邊好醫師更懂你的心|張茗喧(中央社記者) 166
18 投入60億調整急重症醫療,促進各專科均衡發展 168
19 今年短絀260億健保急需減少浪費|1071015《自由時報》星期專訪 170
20 驚人的健保大數據|1071027《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178
21 健保費用精準審查揪出不必要醫療行為|1070423《聯合報》健康名人堂 180
22 凝聚專審共識持續精進審查注意事項 182
第二章 務實面對健保議題
1 落實台灣的健保改善|林靜儀(立法委員) 186
2 健保收支設算及費率調整機制 192
3 「家戶總所得制」能改變健保財務現況嗎? 195
4 部分負擔採「定率」?「定額」? 199
5 資源用於刀口健保責無旁貸|1061219《蘋果日報》 202
6 健保不是吃到飽節流才能凍漲|1060418《聯合報》健康名人堂 204
7 洗刷血汗醫護之名健保將端出「有感」政策|1060512《蘋果日報》 206
8 醫院為何反對診察費為固定點值 208
9 「牙醫急症」病患就醫更方便 211
10 健保民眾滿意度八成六,但醫界只有三成四 213
11 回應楊志良:健保改革永不嫌晚|1070701《蘋果日報》 216
12 簡表存廢?從美國仙丹(類固醇)及抗生素來探討 219
13 要不要推下階段的DRGs? 223
14 已失衡的各層級健保支付標準? 225
15 各層級醫院支付標準差異研析 227
16 該是翻轉住診及門診比率的時候? 230
17 總額制度改為門診及住診總額,可行嗎? 233
18 哪個醫療專科申報健保費用最多? 236
19 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可以限量嗎? 239
20 新成立醫院對鄰近地區西醫院所之影響? 242
21 全國首家急性後期照護醫院成立:員郭醫院 245
22 診所病人不足嗎?醫學中心門診比較多嗎? 248
23 精神疾病用了多少健保資源? 250
24 「復健科」醫療資源供給與有效使用? 253
25 從「年齡別」醫療利用,洞悉健保一生的保障 256<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