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月刊-第558期(108/06) | 拾書所

科學發展月刊-第558期(108/06)

$ 106 元 原價 120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到博物館參觀、學習的經驗。隨著物聯網等新興科技的發展,像博物館這類社教機構的服務內容、方式面臨到必須與時俱進並有所改變的壓力,從傳統的資訊化朝智慧化演變,以創新的服務模式提供民眾不同於以往的體驗。
 在物聯網的世界中,藉由網路服務讓物件溝通,透過感測元件蒐集的資料得以進行分析與決策,進而預測。博物館等社教機構順應這個潮流把智慧科技融入服務中,能帶來全新的展示與教育模式。
 機器人這個名詞讓人覺得它的外型像人類,事實上,應用在產業中的機器人完全顛覆了你我的印象。產業機器人的導入是因應自動化產線的需求,用來取代人力進行高危險性、複雜或枯燥的工作。聯網、感測技術的進展讓機器人智慧化,使資訊可在機器人之間傳遞,藉由生產過程中的數據蒐集、分析,預測生產狀況的變化並即時決策,形成了工業4.0架構下的智慧製造模式。
 隨著穿著的需求不同,衣服的功能也隨之演變。機能性纖維的開發加上物聯網的趨勢,把數位元件或電子元件結合在布料上,紡織品與穿戴者的互動因而變成可能,如擷取生理訊號以監控健康狀況。這類的智慧型紡織品賦予衣服新的功能,為穿戴者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台灣經常受到天然災害的侵襲,雖是宿命,卻可以利用新興的災防科技避免重大損失。資通訊物聯網技術的進步讓災害預警能夠實現,把重大災害訊息利用手機傳遞給民眾的「災防吿警系統」就是一例。
 無人空拍機從高空以俯視的角度觀察,在某些領域已是重要的研究方法,與人工智慧、電腦視覺技術結合,更擴展了其應用範疇。整合空拍機及地面攝影機的資源,針對人、車進行辨識與數量估算,以調控管理人力提升服務品質,就是個嶄新的嘗試。
 網路的普及與影音科技的進展,逐漸改變了民眾閲聽收視的習慣。導入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能創造出典藏節目的新價值。結合網路科技,透過即時傳輸連結野外海下環境的即時展演,則可豐富展場內容。
 由於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3位得主的研究,得以開創演化在應用化學領域的全新舞台,他們開發的技術及提出的概念有助於解決能源危機、空汙、癌症等人類面臨的重大議題。
 海洋孕育著許多生命,接近豐富神祕又迷人的海底世界,讓我們更明白該如何善待我們的環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