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史 | 拾書所

柬埔寨史

$ 495 元 原價 550
本書特色
東南亞史專家陳鴻瑜,積數十年研究心得撰寫柬埔寨全史。序
柬埔寨是一個古國,從第十八世紀後開始衰落,第十九世紀初成為越南和暹羅的朝貢國,失去主權獨立地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陷入左右派政治鬥爭,導致龍諾發動政變,廢君主制,改行共和制。又遭紅色高棉推翻,因實施極左政策路線,荼毒人民,招引越南軍隊入侵。國家又分裂為四個派系,各自援引國際勢力,彼此纏鬥12 年,才在聯合國及東協集團、中國和越南的協調下,由聯合國監督選舉民主政府,1993 年才恢復獨立地位。
柬埔寨近代人物中,應以施亞努對柬國政局影響最大,他在19 歲獲得法國人青睞,立為國王。他是法國培養的國王人選,擅長於西方人的政治權術,終而以和平手段贏得柬埔寨的獨立,其功闕偉。然而,他過度熱中政治,甚至辭去國王,出任首相,在左右派間周旋,數度擔任首相。在國際政治路線上,除了親近中國外,又暗中與北越勾結,允許越共在柬國東境紮營駐兵,成為南越越共避難地。此舉引發美國不滿,支持龍諾發動政變,推翻君主制。施亞努流亡北京和平壤。1975 年4 月,赤色高棉推翻龍諾政府,施亞努返回金邊,出任傀儡元首。不久遭軟禁在暹粒。1979 年1 月,越南軍隊入侵金邊,施亞努再度流亡北京。直至1993 年在聯合國監督下成立柬埔寨王國,施亞努才再度恢復其王位。施亞努之一生,宦海浮沉,其在任期間,柬國政局動盪,國事凌夷,無豐功偉績可言。
柬國第二個重要政治人物是洪森,出生貧農,投效赤色高棉,赤棉執政後,改投靠越南。1978 年底隨越南軍隊重返金邊,出任外長,1985年出任總理。在其統治下的金邊政府跟隨越南之後,採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與東協集團周旋,在1993 年組成聯合政府,因為其領導的人民黨得票率不及奉辛比克黨,所以他出任第二首相。1997 年發動政變,驅逐第一首相雷納里德,以後一直執掌政權。2018 年大選,他領導的人民黨贏得國會所有125 席。洪森擁有過人的耐性及政治權術,不輸給施亞努,更有超過之處,在其治下柬國經濟欣欣向榮,人民收入增加。世界銀行在2016 年7 月1 日宣布,柬埔寨正式脫離最不發達國家(LDC),晉升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
洪森成為柬國的強人,亦是東南亞國家中執政最久的政府領導人,其將繼續影響柬國未來政局。在其主政下,柬國亦將繼續成為中國在印度支那的重要盟友。

陳鴻瑜 2019 年1 月30 日書籍簡介
柬埔寨,一個禮佛敬王的文明古國,卻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曾經是輝煌霸氣的吳哥王朝,卻也經歷過大屠殺和殖民壓迫。東南亞史學者陳鴻瑜教授積數十年研究心得,以時代為綱,從頭講述其迂迴跌宕的國史:
自第2世紀起,柬埔寨就是中印航線上的重要國家,舉凡種族、典章制度、宗教和習慣,都深受印度文化影響,成為信仰婆羅門教的國家。
9世紀初,賈亞瓦曼二世於柬埔寨開啟吳哥王朝盛世,脫離了爪哇的統治,建立了國王和濕婆神結合的「神君」觀念,在婆羅門教基礎上引進佛教和印度教,吳哥王朝的勢力也於11-12世紀達到頂峰。
然而18世紀後,柬埔寨缺乏現代化的建設,軍力落後,受到泰族和越族雙面夾擊,淪為暹羅和越南的屬國。柬埔寨原欲借法國之力擺脫兩國控制,簽約接受法國的保護,反而落入法國的牢籠,19世紀成為法屬殖民地。
二戰後,國王施亞努透過靈活的外交手腕,使柬埔寨成功脫離法國獨立。然而自後卻陷入左右兩派鬥爭,國事混亂,右派的龍諾推翻君主建立共和政體。旋又遭左派赤棉推翻,親越派引進越南勢力,重演一百五十年前越南佔領柬埔寨歷史。
如今,柬埔寨在聯合國、東協、中國、美國、日本等的協助下,重建民主自由君主立憲國家,其迂迴跌宕興衰之國史,尤足為世人警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