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臺灣新士林哲學的發展動態專題 | 拾書所

二十一世紀臺灣新士林哲學的發展動態專題

$ 209 元 原價 220
台灣的哲學研究從二十世紀以來,在眾多學者孜孜不倦的鑽研之下,取得了極為顯著的學術進展。從對中國哲學的國故整理;到西方哲學論理分析,乃至於對二者的貫通與對話等等皆有所成。這不僅在華人文化圈中已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思想巨流,甚至在世界的尺度之下,亦為具有融滙文明的特殊貢獻。然而在這個承繼與創新的架構之下,還有一個將中西文化貫通的關鍵力量是絕對不可被遺漏的,那就是士林哲學在台灣的研究與闡揚。
  士林哲學在台灣的興起當然有其歷史的因緣際會,但在本質上,一個以大公精神出發的哲學信念,即會對不同的文化與價值所代表的真理性懷抱著尊重與謙遜的態度,這不僅體現所有人類文明的共通性,同時亦表明了真理就是真理,不會因時代與人種而有所區別。在這樣信念之下,在台灣的士林哲學研究,就有了更令人欣喜的開展,因此我們看到,從西方的笛卡兒、康德、胡塞爾等,到吾人固有的儒家、道家乃至於佛學等,皆可以是士林哲學家研究與評判的對象。然而,何以士林哲學可以如此大方地汲取並批判其他的哲學呢?這若沒有對自己的哲學真理深具信心恐怕亦無法做到此點。因為士林哲學相信,以第一原理、客觀實在論,以及最重要地,每一個存有可證明地朝向絕對存有為基礎的哲學理念,可以做為並必須成為所有哲學與傳統的根基,更且,所有的哲學或傳統,即便站在反對立場,亦是在證明這一點。也因為這樣的結構性肯定,士林哲學的研究可以在不同的面向,發展出不同面貌的思想體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