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詩社截句選 | 拾書所

放肆詩社截句選

$ 351 元 原價 390
本書特色
1.臺灣詩學.2019年截句詩系。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放肆詩社」── 一群不問年齡、不問閱歷的男女老少,在白靈老師指導下,每個人努力在日常尋找蛛絲馬跡,用想像力穿梭虛與實,再用虔敬的態度裁剪出四行以內的截句。序
【總序】不忘初心/李瑞騰

  詩社是一些寫詩的人集結成為一個團體。「一些」是多少?沒有一個地方有規範;寫詩的人簡稱「詩人」,沒有證照,當然更不是一種職業;集結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通常是有人起心動念,時機成熟就發起了,找一些朋友來參加,他們之間或有情誼,也可能理念相近,可以互相切磋詩藝,有時聚會聊天,東家長西家短的,然後他們可能會想辦一份詩刊,作為公共平台,發表詩或者關於詩的意見,也開放給非社員投稿;看不順眼,或聽不下去,就可能論爭,有單挑,有打群架,總之熱鬧滾滾。
  作為一個團體,詩社可能會有組織章程、同仁公約等,但也可能什麼都沒有,很多事說說也就決定了。因此就有人說,這是剛性的,那是柔性的;依我看,詩人的團體,都是柔性的,當然程度是會有所差別的。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看起來是「雜誌社」,但其實是「詩社」,一開始辦了一個詩刊《台灣詩學季刊》(出了四十期),後來多發展出《吹鼓吹詩論壇》,原來的那個季刊就轉型成《台灣詩學學刊》。我曾說,這一社兩刊的形態,在台灣是沒有過的;這幾年,又致力於圖書出版,包括吹鼓吹詩叢、同仁詩集、選集、截句系列、詩論叢等,迄今已出版超過一百本了。
根據彙整的資料,2019年共有12本書(未含蘇紹連主編的3本吹鼓吹詩叢)出版:

一、截句詩系
 王仲煌主编/《千島詩社截句選》
 於淑雯主編/《放肆詩社截句選》
 卡夫、寧靜海主編/《淘氣書寫與帥氣閱讀:截句解讀一百篇》
 白靈主編/《不枯萎的鐘聲:2019臉書截句選》

二、台灣詩學同仁詩叢
 離畢華詩集/《春泥半分花半分》(台灣新俳壹百句)
 朱天詩集/《沼澤風》
 王婷詩集/《帶著線條旅行》
 曾美玲詩集/《未來狂想曲》

三、台灣詩學詩論叢
 林秀赫/《巨靈:百年新詩形式的生成與建構》
 余境熹/《卡夫城堡──「誤讀」的詩學》
 蕭蕭、曾秀鳳主編/《截句課》(明道博士班生集稿)
 白靈/《水過無痕詩知道》

  截句推行幾年,已往境外擴展,往更年輕的世代扎根了,選本增多,解讀、論述不斷加強,去年和東吳大學中文系合辦的「現代截句詩學研討會」(發表兩場主題演講、十六篇論文),其中有四篇論文以「截句專輯」刊於《台灣詩學學刊》33期(2019年5月)。它本不被看好,但從創作到論述,已累積豐厚的成果,「截句學」已是台灣現代詩學的顯學,殆無可疑慮。
  「台灣詩學詩論叢」前面二輯皆同仁之作,今年四本,除白靈《水過無痕詩知道》外,蕭蕭《截句課》是編的,作者群是他在明道大學教的博士生們,余境熹和林秀赫(許舜傑/2017年臺灣詩學研究獎得主)都非同仁。
  至於這一次新企劃的「同仁詩叢」,主要是想取代以前的書系,讓同仁更有歸屬感;值得一提的是,白靈建議我各以十問來讓作者回答,以幫助讀者更清楚更深刻認識詩人,我覺得頗有意義,就試著做了,希望真能有所助益。
  詩之為藝,語言是關鍵,從里巷歌謠之俚俗與迴環復沓,到講究聲律的「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宋書‧謝靈運傳論》),這是寫詩人自己的素養和能力;一旦集結成社,團隊的力量就必須出來,至於把力量放在哪裡?怎麼去運作?共識很重要,那正是集體的智慧。
  台灣詩學季刊社將不忘初心,在應行可行之事上面,全力以赴。

================================

【代序】女力「放肆」剪影/白靈

  詩有時是生活經驗的篩撿、反思,有時是想像的悠遊、放縱,隨時準備任性地潛入茫茫如大海的字詞中,尋找符合規則但經常不符規則而得予以重組的隻言片語。內心那種四處奔突的狀態很類似受困,卻又有以至小搏至大的期待,所謂「一蜂至微,亦能遊觀乎天地;一蝦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關尹子》),指世間再微小生物也有其「能動性」,何況人更具有短暫不受拘束、竄天入地思索乃至想入非非的能力?於是進入詩創作的狀態時,遂有了既困頓又能「內在自我放肆」的兩極感受。
  「放肆」二字常是一個貶義詞,指言語和舉動的輕率任意。但古代「肆」字的本義是擺設及陳列,如《周禮》說「王崩,大肆以秬鬯渳(秬,音巨/黑黍;鬯,音暢/香酒;渳,音彌/清洗屍身)」,意思是王駕崩之後,祭師要「大肆」,將其屍身陳列出來,以黑黍和鬱金香釀的香酒清洗君王之屍身。此後「肆」即有陳屍示眾於市之意,如犯人「肆之三日」,即曝屍示眾三天,於是「放肆」二字遂有棄市的衍義。到後來,對長輩過分囂張,即直指「放肆」,有如欲殺之棄市的斥責、威脅之意。
  而詩既是生活沉潛所得,以「放肆」二字視之或無不可。對內而言,是將各種經驗、想像、思索的,在內心縱之任之,不受約束地「遊觀乎天地,放肆乎大海」,自由任性馳騁。對外來說,一旦以有限的詩的文字發表,即有將部份之我、昨日之我、不堪之我「曝晒示眾」的味道。前者相當於「放」字,後者堪比古義的「肆」(有意味的擺設或陳列)字了。
  放肆詩社正是由2005年出版的《放肆集》而來,此《放肆集》收入新店崇光社區大學的「生活寫作班」白靈等師生的詩作品,由許春風主編。此後此非公開社團又陸續出版了《記憶微潤的山城:金瓜石‧詩的幻燈片》(2007)、《被黑潮撞響的島嶼:綠島詩‧畫‧攝影集》(2011)、《記憶微潤的山城2:九份‧詩‧攝影集》(2013)等三本詩攝影集。
  由於起初出版者掛的是許春風私人工作坊的「放肆工作室」,此後連出的三書由收稿到編纂到美工設計和出版,也都由她一人操刀和操心,故於這兩年在fb上成立非公開的「放肆詩社」,也就順理成章承繼此「放肆」二字而來了。
  此詩社由年資一年到二十年不等的輕齡和熟齡學員組成,流動性不是太大,基本上都維持在二十餘人,百分之九十皆為女性。時隔六年,2019年底才再出版的這本《放肆詩社截句選》(於淑雯主編),收23人詩作品及其攝影,有21位是女性。
  此回男性仍是少數,這已是今日各地成長性社團極普遍的現象,似也預見了女力的「放肆」,已是未來文化界最顯而易見的大趨勢了。但這些龐大的「女力」卻又是隱而未顯的,寫了純是樂趣,有寫就好,不熱衷發表,無視於名、漠然於利,幾乎男性所追逐的她們都一笑置之,視如無物。而仍能成書,同樂互動的情誼要占很大的成分。
  然而女力們是自成王國的,世界只是被放縱的雲朵在地面暫時的投影。文學是她們奔跑時手中把玩的風箏,偶然擦撞到天際的什麼,發出什麼悅耳聲響,那就是詩了。而截句是她們近年裙襬掃過心之湖邊,暫映身影之處,從不以為其中有什麼永恆的剪影。而這就是這本詩攝影集,偶能成型出版的原因了。

================================

【主編序】蟬鳴之後/於淑雯

  爆裂的蟬鳴剛炸翻整個夏季,不過才稍稍歇息,沒想涼風竟帶著秋意來做蠢動的試探。就是這樣,光陰不會理睬我們生活中遭遇何種悲歡苦樂,便自顧自地往前推去。
  時光確實無法折返,攜著大家在一成不變裡老去,因此,任何周圍與你相干的人事物,便可能是賦予「時光」意義的依據。
  可是,發現要面對的這個時代充斥無助、荒誕、可笑與悲悽;或是辛苦和艱難不斷來叩門,於是練習用閱讀來抵抗挫折,用寫作來堅持微笑,將日子過得盡心、盡興、盡性,再以各方滋味調配成獨家料理,緩緩端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詩。
  那就把寫詩當做冒險犯難或是尋幽探險的旅程,你在某個瞬間,想要坐實心裡的感受,於是找出當下遇見的那個字,然後將它們挪一挪、靠一靠,甲字挨著乙字,兩個字貼著做了鄰居,再多幾個字養成句子,便拉出一串巷弄,繁衍下去,造出家園,建成鄉里,慢慢築起自己的文字天地了。
  3年、5年或10年之後,我們會在何處望向同一個星空,已然不是此刻重點,因為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尋常小日子,雖無法預測未來走向,無法掌握任何結果,但文字已含情脈脈記下眼裡所見,內心所映,在生命刮痕處,畫出別有況味的風景,堆疊一生的厚度。
  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在《空間詩學》的〈微型〉篇章中說:「如果為了進入想像裡的地域,我們必然要跨越荒謬世界的門檻。」又說「極小的事物,無異於狹窄的大門,開啟整個世界。一件事物的細節可以是一個新世界的信號,這個世界就像所有的世界一樣,含著巨大感的質素。」
  是的,這本「截句選」便是在白靈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對「微」與「小」的初初體驗與創作。大家窮盡想像力,打破慣常思考模式,在生活處處摸索觀察,隨時抓緊「乍現」的靈光,從腦海補撈得來不易的一字一句,再祈禱自己是功夫高強的馴獸師,能把每個字馴服在最適切的位置。
  現在,大家或恭謹或愉悅或惶恐地寫出心中可能已演過一次又一次幸福滿足、孤單寂寞,悲憤氣餒的情緒,最終將詩集攤出千姿百態,且靜待你坐進詩的懷裡,找一找屬於自己的那首詩。書籍簡介
當科技一寸寸介入現代人的生活,大家便在不知不覺間緩緩棄守自己專有的眼耳鼻舌身意,讓駑鈍或無感霸佔身心靈,失去了清明與觀照。
於是,在白靈老師指導下,每個人努力在日常尋找蛛絲馬跡,蒐集不受控制的線索,將之藏入心的行囊,慢慢咀嚼、醞釀、發酵。
然後謹慎地取出來,用想像力穿梭虛與實,再用虔敬的態度裁剪出四行以內的截句。
這些截句或許不夠成熟、不夠完美、但細看其中,已然布置了獨有的幸福空間,架構了獨享的宇宙,以及單純的情緒鋪陳。
現在,呈現的不僅是截句選集,而是大家共同完成生命的一段難忘經驗與驚喜。

放肆詩社簡介:
一群不問年齡、不問閱歷的男女老少因緣聚合,在不受拘束的氛圍下,與寫作及閱讀,結伴同行。
雖然生命已翻山越嶺多重,已披荊斬棘多時,卻仍喜歡在文字中跋山涉水,在生活中摸索前進,在閱讀中尋找桃花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