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中佔有不可泯滅的地位,作為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精粹,老子五千言道德經微言大義,老子用「道」(形而上的實在)來論述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二章)」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等觀點。主張「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無形、無敵、無所不在,亦稱之為「無」、「虛無」。「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二章)強調「致虛極,守靜篤」(一六章),進而知常、知足、不爭、無為以落實「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一十章)。儒、道二家思想有其相通、互補處,亟待吾人深刻體認,擇善力行。
本書老子全文以四部備要子部華亭張氏本、文淵閣四庫全書老子抄本為依據,參酌帛書老子乙本,審慎處理。至其篇次、章次,悉從四部備要張氏本,未作更動。本書旨在簡述老子生平與思想大要、古今注釋、研究等概況。注釋部分,凡有所徵引必敘明出處。直譯以符合信、達、雅之原則,盡心處理。書末附錄楚簡老子、帛書老子甲、乙本與今本老子對照表,可供閱者瞭解老子其成書過程。
本書老子全文以四部備要子部華亭張氏本、文淵閣四庫全書老子抄本為依據,參酌帛書老子乙本,審慎處理。至其篇次、章次,悉從四部備要張氏本,未作更動。本書旨在簡述老子生平與思想大要、古今注釋、研究等概況。注釋部分,凡有所徵引必敘明出處。直譯以符合信、達、雅之原則,盡心處理。書末附錄楚簡老子、帛書老子甲、乙本與今本老子對照表,可供閱者瞭解老子其成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