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安寧緩和護理札記 | 拾書所
$ 250 元 原價 320

難走的路,因為互相陪伴,似乎就不那麼苦了!

「為什麼跟說好的不一樣?」
這道問題的解答,我也不會。

我只能代替離開的人抱抱你,
讓我們都能夠再次想起彼此的愛。

病人的痛苦、家屬的捨不得、護理人員的感同身受,
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明明走著同一條路,怎麼會越離越遠?
從「背對背」,到「手拉手」,互相陪伴是繼續向前的力量!

安寧緩和療護箴言──
善終,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的決定。

➤我們在意───病人的意向與生活
「我不想再活了,放我走……。」漫長的疾病治療過程,在希望與失望之間擺盪,「無奈」蠶食著病人的身心靈。讓我們陪著你,在黑洞裡梳理困境,找到彼此的手,尋回面對的勇氣。

〈全家福〉
「我要奮戰到底,要為孩子奮鬥,我不可以死!」珊珊每次都這樣說。
她並不接受安寧療護,可是也不排斥我的探訪,我常到病房看她,試著與她建立關係。漸漸地,我感受到她遠嫁異鄉的孤獨……。

〈請讓我,喚妳一聲親愛的!〉
「嗨,親愛的,今天好嗎?我們要來打抗生素囉!」
只見她瞪大眼睛狐疑地看著我:「為什麼叫我親愛的?」
是啊!為什麼喚她親愛的?我自己也愣了一下,或許是同事的陳述讓我覺得:眼前這像刺蝟般防衛的文文心裡,其實躲著一個需要被關注和疼惜的小女孩吧!

〈X!要走就走不要拖!〉
「給我兩針!一針這裡(指左下腹部隆起的腫瘤)、一針這裡(指太陽穴),然後再見!」虎哥帥氣有如《艋舺》電影角色,乾淨俐落地表達「訴求」。
他的太太雙眼承載了許多委屈,流著淚低語:「他要我放他走……。」

➤我們關心───家人的調適與自我照顧
「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面對宛如海嘯般撲面而來的哀慟,允許自己的難以面對,慢慢沉澱這份椎心之痛,提醒還能為至親做的事情,往往內心的愛會迸出力量,給予最圓滿的祝福與力量。

〈我們回家吧!〉
「我覺得他還不能回家,現在還沒到這個的時候……,他在家裡要是喘起來,要怎麼辦……?」
我牽著她來到氛圍稍微輕鬆的會客室,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伏在我的肩上放聲大哭。
「如果爸爸怎麼了,我怕媽媽會怪我……。」鈺欣終於說出她心底最深的害怕。

〈妳是我最棒的女兒〉
「有空嗎?我現在非常需要妳這個垃圾桶!」
電話這頭的我,靜靜地聽著她連珠炮般宣洩,不時「嗯」、「嗯」回應著,讓她知道我在聽。
與其說是垃圾桶,我覺得更像一個避風港,她雖然總是強悍,卻有著不易察覺的委屈與迷惘,讓她稍微「靠」一下,然後更有力量去戰鬥。

〈美惠〉
「天哪!妳辛苦了!」我忍不住上前擁抱三姊,驚覺三姊好瘦。
心疼這弱不禁風的身體要承擔這麼多,不管是照顧阿中還是安撫媽媽,三姊都一力承擔,我的心被狠狠地擰著。
這樣的三姊沒有自己,只有家人。
可能她早就生病了,只是她都忽略了,我們也沒有想到怎麼會這樣子。

➤我們體悟───生命這份禮物
護理,是一份工作,但更多時候是人與人之間更真切的交流。陪伴的過程,我也被陪伴著,在彼此的「心」注入一些平安與勇氣,努力讓離開的與留下的人,都能夠不再有遺憾。

〈回家,有我〉
謝謝妳,雅婷,用自己最後的人生,讓我學習每一次的付出就是得到,讓我有更豐富的內心,再去為需要的人提供協助,也讓我,找到了自己的護理價值。
安寧就是帶著病人與家屬去尋找、去發現那些溫暖的存在,然後將彼此的心連結,把心中的愛串起,才能安穩平靜的一直走下去。

〈舞者.武者〉
哈囉!文叔,最近臉書的動態回顧,不斷提醒我去年的攝影茶會,想和你說,我最近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努力「穩住自己」!
就像攝影對你的力量,我有加油喔!還沒被打敗,我還在安寧的工作崗位上。
只是好想念你。

〈平安的路,怎麼走?〉
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許是看不到哀傷盡頭的急救過程,也許是正氣凜然的生前告別式,每一個病人的故事,都有著不同的啟發。
安寧照顧的目標是善終,但其實善終並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最好」的決定,只有最「適合」的決定。
每一位病人的善終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陪伴病家走過幽谷,是我們不變的心意。

安寧就是帶著病人與家屬去尋找、發現那些溫暖的存在,平安地走下去。

更多護理師臨床現場的暖心故事,都在《伴,安寧緩和護理札記》。

▎本書特色
✿安寧緩和團隊護理師「病房、共照、居家」全方位守護
✿十八個真實案例,照顧「病人」、「家屬」、「醫療團隊」三大面向
✿十八個揪心故事,完整帶入病人醫療抉擇以及陪伴者的情緒關照
✿護理師團隊合作帶領彼此,從哀慟中調整,從淬鍊中成長
✿護理前線最貼近人性的真情記錄,深度直擊護病現場
✿最暖心的生命書寫,最實用的臨終課題
✿深入瞭解安寧緩和積極正面的意義力量

✢ 溫暖推薦 ✢
王  浴  臺大醫院前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陳月枝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名譽教授
楊玉欣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蔡兆勳  臺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蔡致中  燃點公民平台創會理事長
﹙依姓名筆劃排序﹚

本書特色

安寧緩和療護箴言──
病人的痛苦、家屬的捨不得、護理人員的感同身受,
從「背對背」,到「手拉手」,互相陪伴是繼續向前的力量!

▎本書特色
  ✿安寧緩和團隊護理師「病房、共照、居家」全方位守護
  ✿十八個真實案例,照顧「病人」、「家屬」、「醫療團隊」三大面向
  ✿十八個揪心故事,完整帶入病人醫療抉擇以及陪伴者的情緒關照
  ✿護理師團隊合作帶領彼此,從哀慟中調整,從淬鍊中成長
  ✿護理前線最貼近人性的真情記錄,深度直擊護病現場
  ✿最暖心的生命書寫,最實用的臨終課題
  ✿深入瞭解安寧緩和積極正面的意義力量


✢ 溫暖推薦 ✢
王  浴 臺大醫院前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邱泰源 立法委員、臺大醫學院教授
陳月枝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名譽教授
陳石池 臺大醫院院長
陳榮基 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陳慶餘 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名譽教授
楊玉欣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蔡兆勳 臺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蔡致中 燃點公民平台創會理事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