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第八期的台灣新銳作家專題,推薦優秀青年作家張郅忻和她的「聯合國」。透過作家細腻同理的眼光與溫度,打開另一些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底層視野,以及早年台灣人在海外(越南)的紡織廠的歷史與生活,見證大歷史與小歷史交會下的世態、人情、夢想與各式生命的流變。
「青年現場」專欄一歸納與分析了新世紀以來台灣文學中的「少女」書寫現象。「如何勞動,怎樣書寫」藉由分析林立青{做工的人》及魏明毅(靜寂工人) ,我們能夠看見台灣當下的兩種勞動書寫的特質,及階段性的介入與旁觀的各自限制。
「『文學性』的再反思與重構」則為2 0 1 7年歲末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所舉辦的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的論文/發言稿的紀要。在兩岸中生代學者對「文學性」的觀念疏理與相關作品的再解讀與累積下,我們期望能持續擴充對
「文學」理解與想像的力量,並為下一個世代奠定綜合美感、歷史、社會與哲理深度的「文學」視野。
「青年現場」專欄一歸納與分析了新世紀以來台灣文學中的「少女」書寫現象。「如何勞動,怎樣書寫」藉由分析林立青{做工的人》及魏明毅(靜寂工人) ,我們能夠看見台灣當下的兩種勞動書寫的特質,及階段性的介入與旁觀的各自限制。
「『文學性』的再反思與重構」則為2 0 1 7年歲末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所舉辦的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的論文/發言稿的紀要。在兩岸中生代學者對「文學性」的觀念疏理與相關作品的再解讀與累積下,我們期望能持續擴充對
「文學」理解與想像的力量,並為下一個世代奠定綜合美感、歷史、社會與哲理深度的「文學」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