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在蘭陽平原 | 拾書所

執手:在蘭陽平原

$ 203 元 原價 260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宜蘭書寫手札:一河、一草、一條蛇皆是主角,展示詩人獨特的靈光。
▲土地孕育作物、作物滋養人,人擁抱土地;觀看自然的往復循環,成就最美麗的文字風景。序
自序

 古,詩有興、觀、群、怨、事父、事君,多誌鳥獸草木之名等等,包括純文學和非文學的作用。孔子更說「一言以蔽之:詩無邪」把詩歌創作的本質為「真」朗現出來。自內心真實感受的原點出發,經由發酵、想像、推引、聯結,諸多感性與理性的發揮,加上形式、手法運用,創作出不同形式的文學。從《詩經》、《楚辭》、古詩、唐詩、宋詞、元曲以來,大抵如是。
  就現代詩而言,除了表現手法有各種主義,如寫實、象徵、現代、後現代……;形式也多元,如分行、截句、散文、圖像……等等。但仍不出「真」的本義。
  多數的文學形式,在真的原點上啟程,走出自己多采多姿的世界;加上現代資訊科技插足的層面很廣,文學天地也因此繁複燦爛。
  但或許作者、讀者看見繁花似錦的盛況,逐漸忘記它原是植根於素樸的土壤,原是簡易而隽永。如,個人向來喜歡的〈擊壤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文字簡單,前四句充滿堅定不移的節奏,寫出具有力道的現實生活(就平仄而言,四句末字都以入聲字為仄),最後一句則是相對較長而語氣舒緩的句子,表達在一日農作之後,閒下來的片刻,理性對生活起了觀照、分析的自我對話;並且說出不受外在束縛,過著也許貧儉但生活自足、也許沒有功名但心志自由的生活。
  另外一首〈箜篌引〉的樂府詩,個人也很喜歡: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
  當奈公何!

  全首詩由每句都是意象組成事件的始末,第四句也是,可以想像敘述者對發生事故的「公」哀嘆不已的樣子。每一句又都是事件的轉折,各代表一種情境:勸戒、執拗、亡故、悲疑。那是非常驚人的成就,短短十六個字完整而跌宕地描述一樁事件;更甚者,以簡潔的敘事文字,建立了讀者可以馳騁想像的空間。勸「公」不要渡河,河水是如何湍急,急切的勸者與公是什麼關係?「公」為何執意渡河,如何渡河?明知不可為而為,是瘋是狂是醉?落水而亡,屍首何處?悲傷疑惑的人,感情究竟是單純的悲嘆,或帶著批判、自責或諷刺?精彩極了,一首純粹敘事短詩,竟有這般引人思緒翻騰不已的內在魅力。
  已故詩人余光中就曾有一首收在《余光中詩選:1949-1981》中改寫的〈公無渡河〉:

  公無渡河,一道鐵絲網在伸手
  公竟渡河,一架望遠鏡在凝眸
  墮河而死,一排子彈嘯過去
  當奈公何,一叢蘆葦在搖頭
  一道探照燈警告說,公無渡海
  一艘巡邏艇咆哮說,公竟渡海
  一群鯊魚撲過去,墮海而死
  一片血水湧上來,歌亦無奈

  余光中寫於一九七六年的〈公無渡河〉,說的是中國大陸人民當時出走香港的偷渡潮,也全用意象添註成不同密度的詩一一變換樂府原詩的位置,並重複之。此外,如果樂府詩〈公無渡河〉中渡河的「公」是為一種理想,雖千萬人仍勇往,則與余光中詩裡人民渡海追求自由,有了另一個為理想而渡的共同點。
  援引這兩首,看似一野一文的樂府詩,除了文字淺暢易懂,最主要想說的是,它們都是用意象寫成的敘事詩,而且都是具體的意象。也是做為個人脾性,和拙於用象徵、隱喻、曲複等的手法寫詩的藉口,而有上面這些引言。但以《執手――在蘭陽平原》的內容而言,寫作當下發酵真誠感受、盡心搜索枯腸,是無疑的。至於文字技巧、意象取裁、手法粗細、境界高低,則受限於才情,就只能讓這本詩集任其在大千書海中載浮載沈了。
  《執手――在蘭陽平原》數年間的詩作,略分四輯,輯中不以內容性質而以寫作時間為序。
  輯一「生養」,借莊子的〈養生主〉篇名一用,專寫陪伴失智老母親的點滴感受,八十多歲老母親是我生命所出,是我生命之主。母親俗名「阿尾」,到了失智重度時,對這個名字比較會有反應,叫她阿母、老媽都不答不應,子女們就以阿尾整天呼叫她,大妹總說我們是最沒禮貌的子女。母親天性溫婉,即使失智也幾乎沒有慍怒,溫和地讓照顧的人感到幸運。但她仍然有一些細微的心緒,尤其因累及別人照護而不捨,想早點離開,她那令人酸疼的心思。
  輯二「噫氣」,也是借莊子書中〈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為風」的詞。大塊,是大地;噫氣,是大地的聲音。這裡縮小為生活所在的蘭陽平原,取平原上的事物,表達對自然的某種傾向。
  輯三「人間」,則略去莊子〈人間世〉一字,大多是生活中的見思,有情有景,也雜進幾首諷諭,似是混亂但還符合人間本來百態的現象。《執手》詩集的副題,應責任編輯乃文的建議,加上「在蘭陽平原」,除了因題材大多在蘭陽平原,也有讓詩集聚焦的意思。其實有少數幾篇是例外。二○一八年的二月,在臺南鹽水溪畔的自行車道,偶遇一位以單車浪跡天涯的街民。那天清晨微寒,他露宿觀景臺一隅醒來,無視早起運動的各色人等,伸伸手腳、乾擦黝黑的臉、面對河水放尿……。與他相處幾十分鐘,我內心的複雜難以言喻,大概有悲憫其遭遇、羨慕其自在、嘆服其勇氣,也不平社會差異的種種情緒。因此印象深刻而有〈流浪者之歌〉,也記下當時自己的心情。
  輯四「無邪」,歸納較以個人感性出發的詩作。不論感性如何,是否泛濫、矯揉,或有點自以為是,卻是無邪的一時情志。
  說來,寫成一首首的詩到想集結為書,過程對個人而言是玄妙的。
  不甘寂寞有之,想留點什麼;
  苦悶有之,每個人總有幽微的角落,別人無法觸及;
  自慰有之,在自覺完成一首詩時,好像卸下腹中積物,有種痛快感;
  歉咎有之,取了許多未經同意的材料,把苦樂建立在別人的經歷上;
  境界也有一點點,完成後付梓,付梓後有多少雙眼睛青睞,說實在,不在意大於在意,等於不太在意(容我戲謔地玩繞舌)。
  當然,如果多些讀者,不至於成為出版社拒絕往來戶;甚至有人得到其中一點觸發,使他的日常或人生因此些微改變,也是樂見。
  常想起徐志摩寫給恩師梁啟超先生書信上的名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雖然徐志摩說的是他追求靈魂伴侶的態度,但擴大用之,凡事抱持這種介於儒道間的哲學,勤懇於過程,淡然於結果,所謂「且問耕耘,莫言收穫」,如是對於結果比較能豁達看待。
  還有個想法。每個作家嘔心瀝血的作品,即使再怎麼私人的創作,看似與別人無關,但追究起來還是與他人不無關係,因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啊;一字句、一詩文的誕生,是我們所處的家庭、社會、自然供給而成,何況是一本書。是以,
  感謝林煥彰老師寫序鼓勵後輩;
  感謝秀威編輯部的許乃文小姐,溫柔敦促,用心編輯;
  感謝秀威願意少慮成本收益出版這本文學書,尤其是讀者相對較少的詩集。
  感謝《九彎十八拐》創辦、發行的黃春明老師,時常督責要多寫出生地的故事小說;但也對老師抱歉,至今還怯於創作小說,只以新詩與散文勉強交代。
  感謝家人,以及蘭陽平原乳我文學,以大塊噫氣,以靈秀山川人物……
  還有讀者們。
                                            二○二○‧二書籍簡介
當陽光探出水平線
老漁夫已在紅霞裡奮槳
舢舨於曉波中來去
龜山島那副陰陰欲語的模樣
宛如倚門老母親
是多少遊子
哀愁或喜悅的所在
──〈龜山朝日〉

在蘭陽平原上,農作與山水皆是養分,
不僅餵飽人民、也長成一畝畝豐盛的詩歌田地。

共分四輯,以《莊子》為靈感出發:「生養」、「噫氣」、「人間」、「無邪」。主題為陪伴失智老母親的點滴、宜蘭生活的自然人文記述,對於社會現象的所思以及回歸自我的個人抒發等。


「他的詩的好,是本質的純真之外,他的語言樸實真摯又處處意象新鮮、自然;除外,他又擅用國臺語(閩南語)成功而準確、巧妙的融合,展現了獨特又純正的生活語言的趣味!」
──詩人林煥彰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