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南大國語文學系教授邱敏捷研究佛學經典多年,修訂舊作再次出版。
▌以後秦釋僧肇所著《肇論》為題,深入了解魏晉南北朝的佛學思想。
序
▌自序
本書是筆者博士論文《印順佛教思想研究》第四章〈印順緣起性空思想〉之「印順對《肇論》的批評」一小節的延伸,也是筆者國科會專題研究《從僧肇到印順―《肇論》研究史的回顧與檢討》(NSC90-2411-H-160-001)研究成果的再修改。本書除更正原作謬誤外,並增添許多新識,以補充原作之不足,且加強其廣度及深度。
從印順的「《肇論》觀」擴充成本書,緣起於江燦騰博士的指正。他認為拙著《印順佛教思想研究》一書中「印順對《肇論》的批評」,僅討論印順與湯用彤《肇論》觀的差別,尚有詳論的空間。此外,江博士也提供筆者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一書,其中牧田諦亮〈肇論の流傳について〉把歷代的《肇論》註疏本羅列下來,有助於《肇論》研究史料的翻檢與搜尋。牧田氏該文先前承蒙依觀法師譯為中文,使筆者在研究上更為順利。
基本上,《肇論》在中國佛教史上及思想史上皆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從陳‧慧達《肇論疏》以降,歷代皆有相關的註疏, 在明末更引起大規模〈物不遷論〉的論戰。此外,近現代學者除了湯用彤是這方面的專家外,呂澂、馮友蘭、侯外廬與唐君毅諸前輩也都有關於《肇論》的研究。從這之中,可發現不同時代的僧眾、學者對於《肇論》各有不同的詮釋立場。
在研究過程中,對於歷代高僧大德,或以註解方式凸顯《肇論》,或以論辯方式臧否《肇論》,甚或近現代學者之盱衡《肇論》,筆者均深感佩服,尤其是印順法師的著作,使筆者在《肇論》的解讀上得一入門蹊徑,從而對該書義理的掌握,更能切中肯綮。
《肇論》研究史,除了義理上的解讀外,《肇論》之〈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也是研究史的一部分。筆者以為,回應湯用彤有關〈涅槃無名論〉的質疑問題,最有貢獻的論文要屬日本學者橫超慧日〈涅槃無名論とその背景〉一文。為了方便研讀日本學者有關《肇論》的研究成果,筆者投下許多心力、時間「補習」日文;感謝元亨佛學院日文講師黃文佳先生的指導,使筆者能正確、明白、順暢的譯出橫超氏〈涅槃無名論とその背景〉(詳見本書附錄)。
此外,本書之所以能完成,還要感謝妙心寺已故住持傳道法師在《肇論》思想理解上,適時的給予我指點;賴鵬舉的〈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給我很多的資訊和啟發;中國學者洪修平教授自上海匯寄而來、罕見的宋‧淨源《肇論集解令模鈔》,更有助於筆者將《肇論》研究史清楚勾勒出來;筆者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楊惠南教授,以及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江燦騰教授、國立臺南大學康雲山副教授與林惠勝副教授、文藻外語大學施忠賢教授、呂勝強先生等都提供不少卓見,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第三章已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之「九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2002年10月;會中,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黃盛雄教授熱心指正,使論述更加精確);第四章刊載於《南師學報》第三十六期(2002年10月);附錄〈〈涅槃無名論〉及其背景〉登於《正觀》第二十三期(2002年12月); 第一、二章則發表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八期(2003年7 月);第五章刊載於《南師學報》第三十七卷第二期(2003年10月);第六章發表於《正觀》第四十一期(2007年6月)。本書勾勒出《肇論》研究衍進的軌跡與開展的方向,並藉以探討《肇論》的義趣。惟侷限於筆者之才學與資料,疏漏與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學者方家不吝指教、斧正。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教授 邱敏捷謹識
2020年元月於高雄
僧肇《肇論》在中國佛教史上及思想史上皆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書是關於《肇論》研究史的討論,旨在探析各時代對於《肇論》之詮釋觀點及其特色。從陳‧慧達以降之歷代《肇論》註疏本,或從「中觀」、「天台」、「華嚴」,或融攝「各宗思想」以詮釋《肇論》;到近現代學者「哲學式」的辯證,都呈顯出不同的研究觀點,其中呂澂與印順回歸「般若」、「中觀」來批判《肇論》思想,最富震撼性、清晰度。
▌南大國語文學系教授邱敏捷研究佛學經典多年,修訂舊作再次出版。
▌以後秦釋僧肇所著《肇論》為題,深入了解魏晉南北朝的佛學思想。
序
▌自序
本書是筆者博士論文《印順佛教思想研究》第四章〈印順緣起性空思想〉之「印順對《肇論》的批評」一小節的延伸,也是筆者國科會專題研究《從僧肇到印順―《肇論》研究史的回顧與檢討》(NSC90-2411-H-160-001)研究成果的再修改。本書除更正原作謬誤外,並增添許多新識,以補充原作之不足,且加強其廣度及深度。
從印順的「《肇論》觀」擴充成本書,緣起於江燦騰博士的指正。他認為拙著《印順佛教思想研究》一書中「印順對《肇論》的批評」,僅討論印順與湯用彤《肇論》觀的差別,尚有詳論的空間。此外,江博士也提供筆者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一書,其中牧田諦亮〈肇論の流傳について〉把歷代的《肇論》註疏本羅列下來,有助於《肇論》研究史料的翻檢與搜尋。牧田氏該文先前承蒙依觀法師譯為中文,使筆者在研究上更為順利。
基本上,《肇論》在中國佛教史上及思想史上皆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從陳‧慧達《肇論疏》以降,歷代皆有相關的註疏, 在明末更引起大規模〈物不遷論〉的論戰。此外,近現代學者除了湯用彤是這方面的專家外,呂澂、馮友蘭、侯外廬與唐君毅諸前輩也都有關於《肇論》的研究。從這之中,可發現不同時代的僧眾、學者對於《肇論》各有不同的詮釋立場。
在研究過程中,對於歷代高僧大德,或以註解方式凸顯《肇論》,或以論辯方式臧否《肇論》,甚或近現代學者之盱衡《肇論》,筆者均深感佩服,尤其是印順法師的著作,使筆者在《肇論》的解讀上得一入門蹊徑,從而對該書義理的掌握,更能切中肯綮。
《肇論》研究史,除了義理上的解讀外,《肇論》之〈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也是研究史的一部分。筆者以為,回應湯用彤有關〈涅槃無名論〉的質疑問題,最有貢獻的論文要屬日本學者橫超慧日〈涅槃無名論とその背景〉一文。為了方便研讀日本學者有關《肇論》的研究成果,筆者投下許多心力、時間「補習」日文;感謝元亨佛學院日文講師黃文佳先生的指導,使筆者能正確、明白、順暢的譯出橫超氏〈涅槃無名論とその背景〉(詳見本書附錄)。
此外,本書之所以能完成,還要感謝妙心寺已故住持傳道法師在《肇論》思想理解上,適時的給予我指點;賴鵬舉的〈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給我很多的資訊和啟發;中國學者洪修平教授自上海匯寄而來、罕見的宋‧淨源《肇論集解令模鈔》,更有助於筆者將《肇論》研究史清楚勾勒出來;筆者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楊惠南教授,以及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江燦騰教授、國立臺南大學康雲山副教授與林惠勝副教授、文藻外語大學施忠賢教授、呂勝強先生等都提供不少卓見,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第三章已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主辦之「九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2002年10月;會中,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黃盛雄教授熱心指正,使論述更加精確);第四章刊載於《南師學報》第三十六期(2002年10月);附錄〈〈涅槃無名論〉及其背景〉登於《正觀》第二十三期(2002年12月); 第一、二章則發表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八期(2003年7 月);第五章刊載於《南師學報》第三十七卷第二期(2003年10月);第六章發表於《正觀》第四十一期(2007年6月)。本書勾勒出《肇論》研究衍進的軌跡與開展的方向,並藉以探討《肇論》的義趣。惟侷限於筆者之才學與資料,疏漏與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學者方家不吝指教、斧正。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教授 邱敏捷謹識
2020年元月於高雄
僧肇《肇論》在中國佛教史上及思想史上皆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書是關於《肇論》研究史的討論,旨在探析各時代對於《肇論》之詮釋觀點及其特色。從陳‧慧達以降之歷代《肇論》註疏本,或從「中觀」、「天台」、「華嚴」,或融攝「各宗思想」以詮釋《肇論》;到近現代學者「哲學式」的辯證,都呈顯出不同的研究觀點,其中呂澂與印順回歸「般若」、「中觀」來批判《肇論》思想,最富震撼性、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