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八十餘年的艱辛歲月,八萬多里的坎坷路,從中國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從「不志願兵」變成「職業軍官」,是參加過金門島兩次戰役的倖存者,是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的參與者。人生遭遇,堪稱舉世罕見。序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華民國。此後,中國大陸內戰再起,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25日一場金門古寧頭戰爭,中華民國軍隊獲得連年戰敗的首次勝利,從此之後兩岸分治。
廣東省興寧縣水口鎮石塘村,名實相符的窮鄉僻壤,八年對日抗戰沒有遭受到災難,卻在1949年9月,突然發生了一個幸福家庭,被戰敗的國軍違法亂紀毀滅的悲慘故事,17歲的少年劉錫光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他的父親劉展文,時年41歲的公教人員,被搶奪糧食的敗軍槍殺,他自己被抓當兵,未穿軍服即被趕赴金門島古寧頭戰場,兩岸從此分治,老家突然變成「匪區」,音訊不通,生活在兩個互相敵對的環境之下。
劉錫光自此之後為求生存,就讀陸軍軍官學校二十五期,以全期總成績第一名畢業,變成職業軍官,被改名為劉錫輝,參與金門八二三砲戰,立下戰功,在砲戰中幾乎殉職,幸運的逃脫劫難,但返回台灣的承平時期,卻遭受到軍中暴行,身受重傷,住院療養一年。棄武就文,就讀民間大學及研究所,變換職業從事高科技工作,參與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成效傑出,獲得國家頒發等同作戰有功的雲麾勳章。開放大陸探親,卻受到公職人員的管制,飽受煎熬,童年的美好回憶反而變成痛苦的負擔。為探親而急流勇退,舉家移居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隨著國家的發展所給予的機會,讓他能夠逆流而上,在人生旅途中,以不平凡的人生遭遇,歷經滄桑,從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堪稱不枉此生。
個人與國家密不可分,時代不能分割,從1949年到2019年整70年,劉錫輝的人生旅途中,從大陸到台灣,象徵了兩岸關係不能分割。中華民國國軍缺糧缺兵,掠奪糧食殘殺了中華民國平民,強迫被害人的兒子當兵,一個月後在金門島打了勝仗,保住了中華民國。可是,這個中華民國卻在1999年頒布《國軍軍事勤務致人民傷亡損害補償條例》,該條例第2條規定本法適用之時間及地點之範圍:認為「本案事發地點為廣東省,不在條例範圍內」,這是法律的錯亂。民主進步黨執政把1945年到1992年定義為「威權時期」,是歷史的錯亂。制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行政院設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平復白色恐怖受害者時,竟將經過軍法審判的「共諜」一起「除罪」,這是歷史和法律的雙重錯亂。
本書最後四章是筆者在媒體刊出的有關文章,對所謂「轉型正義」的不公不義,發出「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感嘆!
出版回憶錄是偶然,再將療癒文字彙集出版是必然,今出版《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作為紀念先父劉展文受難70周年獻禮,期盼先父的無辜犧牲能化作對民族的大愛長留人間世。
本書內容部分取自《大變動時代的滄海一粟 劉錫輝回憶錄》及《錫輝文集 滄海一粟的餘波盪漾》,因此,再將馬忠良教授,曾建元教授,陳定中將軍以前惠賜序文,加入本書以示一以貫之。本書多篇已經媒體刊登的文章,各篇單獨敘述,為保留原貌,未加刪改,彙集成冊後,部分內容顯現重複,敬請讀者寬恕及指教。書籍簡介
1949年胡璉部隊從江西成軍,一路敗退經廣東省,17歲的少年劉錫光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他的父親劉展文,時年41歲的公教人員,被搶奪糧食的敗軍槍殺,他被抓當兵,未穿軍服即被趕赴古寧頭戰場,一場戰爭勝利,兩岸從此分治。劉錫光自此之後為求生存,就讀陸軍軍官學校,以全期總成績第一名畢業,變成職業軍官,被改名為劉錫輝,參與八二三砲戰,立下戰功,在砲戰中幾乎殉職,幸運的逃脫劫難,但返回台灣的承平時期,卻遭受到軍中暴行,身受重傷,住院療養一年。棄武就文,就讀民間大學及研究所,變換職業從事高科技工作,參與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成效傑出,獲颁等同作戰有功的雲麾勳章。開放大陸探親,卻受到公職人員的管制,飽受煎熬,童年的美好回憶反而變成痛苦的負擔。為探親而急流勇退,舉家移居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隨著國家的發展所給予的機會,讓他能夠逆流而上,在人生旅途中,以不平凡的人生遭遇,歷經滄桑,從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堪稱不枉此生。今出版《從荒謬的年代到吊詭的年代》,作為紀念先父劉展文受難70周年獻禮,並為歷史作見證。
八十餘年的艱辛歲月,八萬多里的坎坷路,從中國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從「不志願兵」變成「職業軍官」,是參加過金門島兩次戰役的倖存者,是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的參與者。人生遭遇,堪稱舉世罕見。序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華民國。此後,中國大陸內戰再起,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25日一場金門古寧頭戰爭,中華民國軍隊獲得連年戰敗的首次勝利,從此之後兩岸分治。
廣東省興寧縣水口鎮石塘村,名實相符的窮鄉僻壤,八年對日抗戰沒有遭受到災難,卻在1949年9月,突然發生了一個幸福家庭,被戰敗的國軍違法亂紀毀滅的悲慘故事,17歲的少年劉錫光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他的父親劉展文,時年41歲的公教人員,被搶奪糧食的敗軍槍殺,他自己被抓當兵,未穿軍服即被趕赴金門島古寧頭戰場,兩岸從此分治,老家突然變成「匪區」,音訊不通,生活在兩個互相敵對的環境之下。
劉錫光自此之後為求生存,就讀陸軍軍官學校二十五期,以全期總成績第一名畢業,變成職業軍官,被改名為劉錫輝,參與金門八二三砲戰,立下戰功,在砲戰中幾乎殉職,幸運的逃脫劫難,但返回台灣的承平時期,卻遭受到軍中暴行,身受重傷,住院療養一年。棄武就文,就讀民間大學及研究所,變換職業從事高科技工作,參與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成效傑出,獲得國家頒發等同作戰有功的雲麾勳章。開放大陸探親,卻受到公職人員的管制,飽受煎熬,童年的美好回憶反而變成痛苦的負擔。為探親而急流勇退,舉家移居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隨著國家的發展所給予的機會,讓他能夠逆流而上,在人生旅途中,以不平凡的人生遭遇,歷經滄桑,從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堪稱不枉此生。
個人與國家密不可分,時代不能分割,從1949年到2019年整70年,劉錫輝的人生旅途中,從大陸到台灣,象徵了兩岸關係不能分割。中華民國國軍缺糧缺兵,掠奪糧食殘殺了中華民國平民,強迫被害人的兒子當兵,一個月後在金門島打了勝仗,保住了中華民國。可是,這個中華民國卻在1999年頒布《國軍軍事勤務致人民傷亡損害補償條例》,該條例第2條規定本法適用之時間及地點之範圍:認為「本案事發地點為廣東省,不在條例範圍內」,這是法律的錯亂。民主進步黨執政把1945年到1992年定義為「威權時期」,是歷史的錯亂。制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行政院設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平復白色恐怖受害者時,竟將經過軍法審判的「共諜」一起「除罪」,這是歷史和法律的雙重錯亂。
本書最後四章是筆者在媒體刊出的有關文章,對所謂「轉型正義」的不公不義,發出「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感嘆!
出版回憶錄是偶然,再將療癒文字彙集出版是必然,今出版《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作為紀念先父劉展文受難70周年獻禮,期盼先父的無辜犧牲能化作對民族的大愛長留人間世。
本書內容部分取自《大變動時代的滄海一粟 劉錫輝回憶錄》及《錫輝文集 滄海一粟的餘波盪漾》,因此,再將馬忠良教授,曾建元教授,陳定中將軍以前惠賜序文,加入本書以示一以貫之。本書多篇已經媒體刊登的文章,各篇單獨敘述,為保留原貌,未加刪改,彙集成冊後,部分內容顯現重複,敬請讀者寬恕及指教。書籍簡介
1949年胡璉部隊從江西成軍,一路敗退經廣東省,17歲的少年劉錫光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他的父親劉展文,時年41歲的公教人員,被搶奪糧食的敗軍槍殺,他被抓當兵,未穿軍服即被趕赴古寧頭戰場,一場戰爭勝利,兩岸從此分治。劉錫光自此之後為求生存,就讀陸軍軍官學校,以全期總成績第一名畢業,變成職業軍官,被改名為劉錫輝,參與八二三砲戰,立下戰功,在砲戰中幾乎殉職,幸運的逃脫劫難,但返回台灣的承平時期,卻遭受到軍中暴行,身受重傷,住院療養一年。棄武就文,就讀民間大學及研究所,變換職業從事高科技工作,參與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成效傑出,獲颁等同作戰有功的雲麾勳章。開放大陸探親,卻受到公職人員的管制,飽受煎熬,童年的美好回憶反而變成痛苦的負擔。為探親而急流勇退,舉家移居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隨著國家的發展所給予的機會,讓他能夠逆流而上,在人生旅途中,以不平凡的人生遭遇,歷經滄桑,從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堪稱不枉此生。今出版《從荒謬的年代到吊詭的年代》,作為紀念先父劉展文受難70周年獻禮,並為歷史作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