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恐慌與崩盤:一部投資人必讀的金融崩潰史 | 拾書所

瘋狂、恐慌與崩盤:一部投資人必讀的金融崩潰史

$ 585 元 原價 650
★★★ 40年 經典之作★★★
★長據亞馬遜書店金融危機類別第一名★
★商業周刊1702期書摘選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 研究「金融泡沫」的重要參考書!
在投資人陷入瘋狂、股市一片樂觀的時候,
小心金融危機說來就來!

「不管是注重總經或個經的投資人,這都是一本有益的書!」──InvestingByTheBooks

每個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投資的報酬獲利,因此汲汲營營於尋找新方法、新投資目標,為的就是「創造最大獲利」,卻忽略了一件事:「影響你獲利最大的因素,不是你的方法,而是全球金融環境!」在美股跟台股走了10多年多頭的現在,聰明的投資人除了大膽行動外,更會注意金融危機是否已產生跡象。

本書剖析從古至今的每一場重要的金融危機,幫助投資人整理出這些危機的共同特性,是所有投資人必讀的一本金融崩潰史!

 金融市場的激情與瘋狂,讓金融危機永不會中斷
作者透過解析歷史上的金融危機與模式,爬梳一套對金融危機的解讀,他提到,模式通常包含三個階段:瘋狂、恐慌與崩盤。

瘋狂是指過度投機、恐慌是對突如其來的資產價格下跌的恐懼,而崩盤則是資產價格崩跌,並解釋這樣的模式下,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包含貨幣政策與監管。

他企圖回答幾個問題:金融危機如何出現?為何金融危機難以預告?市場出現激情或瘋狂時,政府為何不加以干預?銀行監管的困難性在哪?最終貸款人設置的必要性?

 全球頂級金融學家聯手,打造金融危機史鉅著
全美最頂尖的經濟學家和經濟歷史學家查爾斯•金德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從歷史觀念闡釋西方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過程及整治之道,對1987年10月紐約股市崩盤及美國揮之不去債務危機,更有詳細的解說。

本書第一版於1978年出版,迄今已經40年,更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指作,「研究金融泡沫的重要參考書」!

另一位作者羅伯特•艾利柏(Robert Z. Aliber)在之後修訂的版中,探討了自1980年代初以來涉及四十多個國家的四次危機浪潮的情況,並表明其銀行體系的內爆並非來自「不良行為者」的決定,而是國際貨幣安排功能失調的表現。


金融市場常常偏離理性運行軌道。本書在梳理分析400年來全球金融危機史實的基礎上,闡述了金融危機的模式、規律、起因和影響,以及金融危機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金融危機中金融機構和金融行為的相互作用,指出投機瘋狂、市場恐慌和崩潰的不期而遇,及其最終的規模與當時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機構不無關係,總結了歷次金融危機的教訓。本書記載了金融業的興衰、金融危機的輪回,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得到重要啟示。


本書特色:
1. 詳細整理超過400年的金融危機史,資料詳盡豐富。
2. 透過理解瘋狂、恐慌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帶給現代投資人重要的啟示。
3. 版本最新修訂,符合當前現況,並具有對未來的警示作用。

Brand Slider